007未来简史|如何思考未来?

007未来简史|如何思考未来?

00:00
20:16


自从《人类简史》流行起来以后,《未来简史》随之走入了我国大众的视野,各种媒体上对这部书的讨论不断出现。尽管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赞誉有加。众所周知,历史是基于过去的,未来尚未到来,如何给未来写史呢?从逻辑上来看,“未来简史”一词岂不是个矛盾体?并非如此!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过,历史是现代人与过去的一场对话。说白了,关于过去的历史,都是现代人构建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人也可以与未来进行对话,也可以构建关于未来的历史。所以,“未来简史”并非矛盾,只要关于未来的构建有助于人们看清当下的状态,有利于人们解决当前的问题,“未来简史”就有意义。



读罢本书,我发自肺腑地认为,这是一部好书,带给我的不仅有新知识,更多的是关于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好书的意义不正是如此么?


第一章在简要介绍了人类历史上三个主要问题之后,开门见山地抛出了未来人类的新议题。从历史上看,饥饿、瘟疫和战争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时至今日,虽然不能说人类完全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但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摆脱了这三个问题的控制,而且已经做好准备向新目标进发了。在基本解决这三个问题之后,人类的新议题是健康长寿、幸福快乐与化身为神。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人类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通过科技实现更长的寿命、更多的快乐、更大的力量这三个目标。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现代人都会为这三个目标的实现而欢呼,都愿意为实现这三个目标做出努力,甚至做出自我牺牲。


第二章简单回顾了人类历史。《人类简史》有助于理解第二章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正在进行的科技革命,使得人类与其他动物明确地区分开来。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驯化了其他动物,不仅如此,还使用现代技术对诸如猪、牛和鸡等动物进行大规模养殖。人类可以使用现代科技让这些被养殖的动物在狭小的空间里健康成长,但这些动物长时间进化而来的天性被抛到九霄云外。虽然也许这就是“适者生存”的结果,作者还是形象地把人类历史称为“人类世”,对其他被养殖的动物表达了物种平等意义上的同情。


第三章讲述了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作者认为,这种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有效合作。从蚁类到猿类的其他动物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但这些合作都是以亲缘关系或彼此熟悉为基础的,陌生的个体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合作,这就决定了合作的程度十分有限。人类与它们不同,陌生的两个人之间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人类凭什么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有效合作呢?凭的是被作者称为“互为主体”的现实。我觉得,把这个“互为主体的现实”称为集体想象更为合适。说白了,就是人类编造出来的意义之网。这种意义之网是由一系列令人振奋或令人向往的故事构成,这些故事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作为个体的人类也未必感受得到,但人类通过沟通、仪式等一系列方式可以至少令一部分人相信,并赋予其现实意义。比方说,宗教就是一种集体想象,任何宗教都有教规,不管两个人是否认识,只要认同同一种宗教,就意味着认同教规,两人之间的合作就可以进行了。法律也是一种集体想象,认同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一张意义之网,束缚着大家的行为。


现代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其他动物的意识包括两个层面:自我感受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人类的意识超越了这两个层面,多出来一个想象出来的感知。这种感知可以通过沟通在彼此之间传播。这正是人类可以兴旺发达的认知基础。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集体想象。文字、宗教、货币、政治、金融等等都是集体想象。人类社会就是通过这种集体想象互相链接,不断整合,不断进步的。少数先知通过个人想象创造了这种想象的现实,经过传播,得到了一部分人类的认同,于是集体想象就形成了。时至今日,很多我们认为具有意义的事物也可能是一种集体想象罢了,比如ATM取款机上的数字。但是,正是因为大家都认同这种想象出来的事物,这种集体想象真的很管用,而且给我们带来了生存的意义。


第五章对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即使在科学独步天下的当今,宗教仍有其意义。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宗教教义由三部分构成:伦理判断、事实声明与具体指示。科学的宗旨在于解释客观世界,科学的方法也让科学只能解释客观世界,因此,科学只能对宗教教义中的事实声明部分进行判断,也能对与事实声明相关的具体指示部分进行判断,但科学永远无法对宗教教义中的伦理判断部分进行判断。因此,即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需要集体想象作为大规模高效合作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共同体也是通过集体想象得以维持的,比如,大部分科学家都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对现代社会中意义之网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在作者看来,人类与“现代”的契约就是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宗教教义的事实声明部分被科学证明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虽然仍有人信奉宗教,但宗教这张意义之网早已被科学戳出了千疮百孔。毋庸置疑,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扰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饥荒问题已基本解决。与此同时,人类的价值观更加多元,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信仰缺失的真空区。这正是人类“放弃意义、换取力量”的明证。


第七章阐述了人文主义革命。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其他宗教的衰落,人文主义这种宗教逐渐发展起来。人文主义强调注重个人体验与感觉。在政治上,以投票体现选民意志;在经济上,顾客就是上帝;在伦理上,感觉对了,就做吧。人文主义自身又分为三个派别:自由人文主义、集体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体验与感觉,当代美国就是例子。集体人文主义不仅强调个人的体验与感觉,更强调某一团体的体验与感觉,前苏联就是例子。进化人文主义是与进化论纠缠在一起的,强调精英群体的个人体验与感觉,纳粹德国就是例子。因此,站在不同的角度,所谓的“体验与感受”也是不同的。


第八章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当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反应一种是“有意识”的反应,这种反应大多是理性分析的结果,还有一种反应是“无意识”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还表明,人类的“自我”并不是不可分的,所谓意识不过是诸多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的涌现现象。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在脑海中浮现出多种想法,现在是一种想法占主导地位,过一会可能就是另一种想法占主导地位了。因此,并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更没有所谓不变的灵魂和心灵,个人的决策也不过是当下身体内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导致的一种结果而已。由于受到身体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个人做出的决策并不一定是他(她)最想要的。我们也都有过后悔的经历。因此,尊重个人的体验和感觉,并不一定是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这个人。这就是人文主义的局限所在。


第九章提出了一个新命题:智能与意识分离。在20163月份,谷歌开发的AlphaGo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这表明,在智能方面,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是,尚未有任何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具有意识。因此,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与意识分离似乎成了一个趋势。在专业化分工明显的今天,人工智能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人类无法具有的优势,替代人类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第十章对科技人文主义的未来进行了预测性描绘。科技人文主义仍然强调个人的体验与感觉,只不过主张通过科技来增长自身的机能与力量,通过改变基因、人工智能设备与肉身的结合等方式使得自身寿命更长、更加快乐、更有力量。但是,带来的问题在于:这种向“神人”的升级需要大笔费用,只有少数的富人才能负担得起,那负担不起这笔费用的人们呢?毋庸置疑,这种人类自身的升级势必造成人与人之间更大的差别,正如作者所言,升级后的神人与未升级的智人之间的差别,很可能会大于当初认知革命发生之时智人与作为其近亲的其他人类之间的差别。也许,智人的历史到此告一段落,神人的历史即将开启。当然,这只是一种预测而已。


第十一章谈论了人文主义衰落之后的意义之网。作者认为,在未来,很有可能发展壮大的宗教是数据主义。在以往的科学中,由于学科林立,不同学科之间差别甚大,没有一种统一的范式受到各种学科的共同认可。在当今,这一局面有所改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同属于科学的各个不同的学科都在接受依靠数据说话的观点,换言之,都在接受数据主义。因此,数据主义有可能一统天下。数据主义的主宰不是某位政治精英,也不是某位宗教领袖,而是超级算法。这种超级算法是由不同的精英个人逐渐开发出来、逐渐完善而成的,因此,没有人真正懂得这种超级算法。一旦这种超级算法修炼成功,很难预言智人将如何与之相处。


可见,作者从科学的视角,基于主宰人类社会的意义之网的历史变化,对未来社会进行了适度构建,并提出令人吃惊的预言,比如,数据主义有可能取代人文主义,智人的历史有可能结束而神人的历史即将开启。无论作者的预言能否实现,这些预言对今天的我们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在信仰缺失、价值观多元的今天,思考一个历史学家基于科学发展所做的判断,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带来额外的收获。带给我的收获至少有四点:


第一,如果说作者所谓的“超级算法”还仅存在于想象中,那么与之构建过程类似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工具了。当今独步天下的互联网就是少数科技精英在无人监督、没有征求大众意见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现在炙手可热的微信也是开发团队根据自身体验、在没有大规模调研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精英分子能够“擅自做主”为大众设计产品,并取得了极大成功。这表明,在推动人类进步的科技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并不需要大众参与,精英分子的自我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并引领着大众的自我体验。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大规模的数据调研并不像以前那般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知识积累、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分子的体验和意见。这似乎意味着,大众的体验并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至少意味着,自由人文主义就要终结了。


第二,意义与力量是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在从西汉到清末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国都是处在儒家思想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虽然时有改朝换代,但社会发展总体稳定,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十分有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令世界瞠目结舌,但付出的代价就是中国人共同价值观的丧失,共同信仰的丧失,以至于出现了现在的信仰缺失、价值观多元的局面。可见,集体想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人类进行合作的基础,也是对人类创新力量的一种限制。说白了,意义之网需要集体想象来构建,但进步的力量又需要不断突破对现有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的限制,如果集体想象编制出来的意义之网过密过紧,就会束缚人类的进步。


第三,作者关于数据主义的预言并非危言耸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数据主义时代的影子了。作者预言,在数据主义时代,人们将个人信息共享到互联网上,人们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感知彼此,彼此据此进行识别和判断,这将成为存在的意义。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意义将远大于现实中的存在意义。这看似不好理解,其实不然。看看每天被刷爆的微信朋友圈就可以理解“共享信息就是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句话了。看到美景,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看到美食,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开心了,发个朋友圈;不开心了,还是要发个朋友圈……当然,我写的这篇文章马上也会发在朋友圈上。我们既可以通过点赞和评价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可以从朋友们的点赞和评价中得到一种满足感。随着同一地点的人们之间距离的疏远与不同地点之间人们距离的拉近,这种网络上的满足感有可能发展成为存在的意义。也可以说,这种满足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存在的意义。


第四,一旦数据主义成为主宰,或者升级后的神人们主宰了世界,由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已经不需要普通老百姓上战场,也不需要他们在流水线上不停工作,那么,没有升级的普通人存在的意义何在呢?到时候,这些主宰者们还会允许这些普通人存在吗?现代政治之所以关注社会保障制度和司法公平,这是因为当代掌权的政治精英仍然需要普通大众的支持。一旦有一天,作为最先进算法的智能主体成为主宰,它不再需要大众支持,因为它的地位无可撼动。到那时,普通大众是否还会存在呢?如果普通大众不存在了,智能群体内部会不会进一步分化出层次呢?高层次会不会消灭低层次呢?这些问题虽然难免让人不寒而栗,但终有一天会浮现在人们面前。


这本书早已读完,带给我的思考仍在继续。


未来是美好的,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最后,我以李白的一首《行路难》结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书要趁早,下期已备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小夏日筱萸

    有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听后很受启发,会持续关注!

    观蒙斋主人 回复 @小小夏日筱萸: 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