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人类简史|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006人类简史|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00:00
20:43



不得不承认,我对历史学情有独钟。


这大概是由于在小时候就和父亲一起听历史评书的缘故吧。在我12岁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可以把清朝12个皇帝倒背如流。


参加工作以后,只要有闲暇时间,我就找历史著作来读。读过之后,大部分著作不能让我满意,因为这些著作偏执于历史的某个方面或者迷失于历史诸多细节之中,既不能阐释历史发展的动因,又不能描述特定时期的系统形态。在我多个写作计划之中,有一个计划就是写一本自己满意的历史书,要综合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生物学,甚至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面貌,并归纳总结历史发展的动因。


到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历史著作中,与我理想中的历史著作最为接近的就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先生为牛津大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学教授,生于1976年,长我七岁,也算是我的同时代人了。在《人类简史》中,作者综合利用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金融学、科学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人类短暂而又漫长的进化历史进行了长镜头描绘,不过分关注任何被认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因与大趋势。


在《人类简史》中,作者以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这三次革命来划分整个人类历史,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想象理论。作者认为,政治秩序、文化规范、司法程序、交易规则等社会准则只不过是人类的集体想象而已。在作者看来,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美国的《独立宣言》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被大众接受了的想象物而已,这两者内容上的不同归根于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想象物。作者还冒着被拍砖的风险,大胆地论证了“民主”与“自由”在本质上是矛盾的,不可以并存。诸如此类原创性的想法散落于整本书中,犹如夏夜深蓝的天空中的点点繁星。


读罢该书,我不自觉地把该书与其他历史著作相比较,很清晰地发现,该书至少具有四个我认可的优点:


第一,在内容设计上,以鸟瞰的视角,按照不同主题对各种素材分门别类并整合提炼,而不是沉浸于瀚如烟海的历史细节当中。作者以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作为历史划分点,但作者清楚地说明了,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历史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之间,作者增加了一个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探讨了能够将不同地区的人类连接起来的文化、货币、国家和宗教。在传统的历史著作中,作者大都以时间为线索,描述各种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与之相反,《时间简史》试图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探讨,解析历史发展的动因,并阐明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可以说,《时间简史》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书写框架。仅此一点,这本书就可以载入史册。


第二,在分析方法上,作者融合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生物学、文化学、宗教学、经济学、金融学、科学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历史形态与历史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所谓不同学科,就是从不同的视角研究这个世界,以探求真理。然而,历史上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是一个同时存在多种特征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所谓关于历史的客观记录,都会受到记录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对所谓的历史记录进行分析。不管单单以哪种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历史事实,都是只能看到这个学科关注的部分,而忽视了这个学科不关注或者不擅长的部分,因此,需要综合使用多个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历史事实,以求尽可能弄清真相。为什么以前几乎没有人综合这么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历史分析呢?我认为,一是这些学科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其基本理论尚未形成定论,二是之前要充分学习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学科不断发展成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方便,因此,出现像作者这样贯通多个学科知识的历史学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我以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身份做一个大胆的预言:以后历史学的研究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聚焦于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朝着细节研究的方向发展;二是通过对通史的研究探讨历史发展动因与历史趋势,朝着宏观研究的方向推进。无论哪个方向,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第三,在专业程度上,虽然作者综合使用了多个学科的知识,但是作者对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并不是一知半解,而是极为精通。比如,在第十八章《资本主义教条》中,作者以建筑商、面包店和银行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货币金融学中“银行的货币派生机制”这一原理。我阅读过不少金融学方面的书籍,在我看来,一般的金融学书籍只是通过密密麻麻的图表来讲述货币派生机制,往往使读者感到一头雾水,反而《人类简史》中的这个例子更适合放到金融学教材中去。由此可见,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先生的金融学水平非同一般。除此之外,作者在宗教学、文化学、生物学和科学学等其他学科上也功力颇深。身为同龄人,面对作者对多个学科丰富的知识积累,我不禁感到羞愧难当,同时也为出现了这样的学贯古今、精通多个学科的学者而由衷高兴。


第四,在涵盖范围上,作者关注了被其他历史学家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历史进步与人类快乐之间的关系。作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快乐的来源,又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快乐的成因,最后依据佛教思想解释了如何得到快乐。心理学认为,人们之所以存在痛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与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即便是现实条件提升了,人们就有可能将目标随之提高,只要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存在,痛苦就会存在。生物学认为,多巴胺、催产素等物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体验,只要体内的这些物质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人们的幸福感就会存在。那么,能不能通过注射多巴胺等物质提升人们的快乐水平呢?实验表明,注射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注射者的快乐程度确实提升了,可是这种提升了的快乐感不可持续。佛教认为,人们之所以存在痛苦,就是因为存在欲望,所以提高幸福感的方式之一就是破除欲望。可是,对于凡夫俗子而言,破除欲望,又谈何容易?基于这些分析,作者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现代人就比狩猎采集时代的人更快乐。作者指出,历史进步与人类快乐之间的关系问题,只刚刚被提起,仍待深入研究。


读罢该书,我收获良多。这些收获来自多个方面,有的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有的强化了我原来弱不禁风的思想观念,有的改变了我的原有观点,有的改变了我观察问题的视角。


增加我知识积累的收获主要有十条:(1)想象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政治制度、司法程序、经济制度等都是人们的集体想象;(2)所谓的“公平”和“正义”只不过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更好而想象出来的理想状态,历史上从来不存在公平和正义;(3)生态灾难并不是新鲜事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历史上就造成过生态灾难;(4)从狩猎采集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的食谱被简化了,传染病增加了,人们的工作时间增长了,社会分工增加了,社会的脆弱性也随之增加了;(5)人类宗教的进化历程为:从泛神论到多神论,再到一神论,再到客观真理论,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的特征;(6)人类文化的进化历程为:从多元文化到少数影响力较大的文化,再到一元文化;文化趋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7)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与以往的宗教相比,科学家勇于承认自己无知,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存在天花板效应;(8)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的发展,如果没有蒸汽革命,就很难产生资本主义,时至今日资本主义仍然需要不断从科技进步中汲取力量;(9)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政治扯上了关系,科学以应用为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就是用来给政治服务的。(10)快乐源自对自我的认知与对世界的认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水平越高,就越快乐。


强化我思想观念的收获主要有四条:(1)我本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存在突变,历史上的重大变革都是由一系列相关事件累计而成的,本书强化了这一观点;(2)我本认为,历史在前进过程中存在迂回的情形,并非直线式推进的,本书强化了这一观点;(3)我本认为,知识积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都与知识积累紧密相关,本书强化了这一观点。(4)我本认为,现代人的外貌和智商与一万年前的狩猎采集人应该几乎没有差别,毕竟一万年对于长达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本书强化了这一观点。


改变我原有观点的收获也有四条:(1)我原来认为,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比重应该不低;这本书告诉我,在2000年后,每年丧命于战争中的人数远低于车祸人数和自杀人数。据此,仅从降低死亡人数的角度看,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比遏制战争还重要。(2)我原来认为,在2001年“9·11”事件后,世界动荡不安,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该书以详实的数据告诉我,目前是一个非常和平的年代,这样的时代在历史上并不多见。(3)我原来认为,农业时代的人们要比狩猎采集时代的人们生活幸福得多;该书告诉我,并非如此。哪怕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也未必比狩猎采集时代的人们幸福感更强。(4)我原来认为,罪恶的黑奴贸易是由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该书告诉我,情况并非如此,这是由于市场机制带来的。


改变我观察视角的收获主要有两个方面:(1)该书讲到,在评价这个世界的幸福程度时,不能仅考虑社会精英分子,还应考虑广大疾苦民众,除此之外,养鸡场皮带上的雏鸡和被关在封闭空间里的小牛也要考虑在内。这充分显示了作者万物平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与强烈的自然主义取向。是啊,我们智人只是众多生物中的一种,我们不能仅从自身的视角看到这个世界。(2)该书无论对远古的尼安德特人还是对工业革命以后的智人,都是以一种近乎中立的视角来描述,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为现代人中的一员,而对现代人大加赞赏,仍旧依照一贯的笔法分析现代人的功与罪。这与不少历史书不同,有些历史书对近现代的成就大加赞赏而忽视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远古的人类则以贬低、刻薄的笔法加以阐述。我们不仅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远古的人类,也不应该带上眼镜看待其他生物。


一本好书应该给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都带来启发和思考,我相信《人类简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到该书第二章中标致汽车公司例子的启发,我深入思考了企业的本质。标志汽车公司的例子说明,人们的集体想象是公司合法性的来源。虽然早在1937年科斯就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这篇文章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我从想象力与技术积累两个角度解释了公司为什么存在。简单来说,公司的本质在于核心技术与人们的集体想象的结合。这里的“人们”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基层员工、供应商、销售商、用户和其他社会成员。人们的集体想象使得企业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提供了核心技术发挥作用、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核心技术进一步为人们进行合理想象提供了基础。在公司的存续过程中,核心技术与人们的集体想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在未来,我能以此为基础,写出一篇完整的阐述公司性质的文章,那么《人类简史》这本书功不可没。


第二,受到书中宏观叙述手法以及想象理论的启示,我深入思考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因。结合之前长期思考的结果,我认为可以从集体想象、知识积累与行为互动三个层面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因。人们为什么可以进行集体想象并产生集体认同?人们为什么不断发现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积累?人们为什么永不休止地进行各式各样的行为互动?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归结于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人类为什么存在欲望?按照佛教思想,欲望与看见、听到、闻到、触摸到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这个解释过于平淡,我不太喜欢。也许斯蒂芬·平克的《心智探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答案。如果找到了我自己满意的欲望的来源,那么我也可以以自己独特的框架和视角写出自己满意的历史著作。


第三,受到书中第十五章的启发,我深入思考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资本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被誉为“创新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信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条件。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以信任为基础的金融系统可以保障企业家得到所需资金,但是这样就可以创造经济奇迹吗?还需要科学技术。因此,企业家精神、科学技术与信任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重要因素及其他相关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经济发展机制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完美回答值得我花费时间和精力苦心钻研,也许会给我带来应有的报酬和补偿。


一本好书一定是一本可以引发读者思考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简史》是一部特点鲜明、带给我收获、促使我思考的好书。无论你学习或从事哪个专业,只要用心品读,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因为这是一部让人脑洞大开的历史书。


最后,我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结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书要趁早,下期已备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