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长平之战(四)

22. 长平之战(四)

00:00
18:55

长平之战(四)

 

秦王的妙计不仅仅是让赵国换将,他自己也要换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赵军出击,与秦军战略决战。

 

《资治通鉴》记载道: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 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hàn]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秦昭王听说赵括已经担任赵军主将,于是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以王龁为副将,命令军中:“有谁敢泄露白起为主将,斩首!”赵括到赵军后,完全推翻了原来的军令,调换了原来的军官,下令全线出击攻打秦军。白起佯装败退,预先埋伏两支奇兵以伺机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壁垒,因秦军坚守而无法攻入。此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经切断赵军的后路,另外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切断赵军营垒间的通道。于是赵军被切割成两部分,粮道也被断绝。武安君下令派精锐轻军袭击赵军,赵军迎战失利,只好修筑营垒坚守以等待救援。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被断,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全部调往长平,以阻断赵国的救兵和粮草。

齐国和楚国救援赵国。赵国因缺粮而向齐国请求救济,齐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相对于齐、楚而言是一道屏障,就好像牙齿的外面必须有嘴唇遮挡,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到齐、楚头上。对于救赵之事,应该当成捧着漏水的瓦罐去泼烧焦了的铁锅那样刻不容缓。更何况,援救赵国,可以弘扬道义;抵御秦军,可以彰显威名。以道义来援救即将灭亡的赵国,以兵威来抵御强大的秦国,现在我们不致力于此事,却只顾爱惜粮食,这样的国家战略是错误的!”齐王不听。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军中士兵都在内部暗中互相残杀以吞吃。赵括情急之下下令进攻秦军壁垒,将军队分成四支轮番进攻,这样直至第五次时仍然无法突围。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上阵肉搏,被秦兵射死。赵军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白起说:“当初秦军已经攻占上党,可是上党百姓却不愿意归附秦国而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将他们全部杀掉,日后恐怕会作乱。”于是用诈将赵国士兵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放回赵国。秦军前后斩杀赵军四十五万人,令赵国大为震惊。

 

【姚论】

秦昭王在得知赵括替代廉颇担任赵军主将后,立刻将白起派往前线担任秦军主将,因为他知道,这次赵军易帅后,必定会更改此前坚壁不出的作战方略,必定会主动出击。那么,赵括有可能延续廉颇坚壁不出的打法,不予主动出击吗?答案是绝无可能。

这与赵括本人的军事水平无关。首先,赵括很有理想,否则他不可能饱读兵书。其次,赵括很有水平,否则不可能包括赵奢在内的所有人都辩不过他。可是,却没人看好这样一位既有理想又有水平的年轻人,包括他父亲。他们不看好赵括的理由是赵括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可惜没有实战经验,把事情考虑得太简单。可是,赵括对此会服气吗?他当然不服气!他心里想的可能是:你们从来都不看好我,从来不给我带兵打仗的锻炼机会,那我能有实战经验吗?辩不过我,就拿经验说事!就在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决定重用他,而且是力排众议重用他,更是要把整个国家的命运都交给他。如果你是赵括,你会怎么想?这可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知遇之恩啊!赵括会想:我的父亲不看好我,我的母亲不看好我,朝廷重臣们都不看好我,可是大王却如此看好我,我怎能不粉身碎骨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我怎能不听他的话、不按照他的指令办事?既然大王想要主动进攻,我怎能不主动进攻?

不仅如此,赵孝成王还给赵括增兵了。廉颇驻守长平时是二十五万人,但赵孝成王又给赵括增加了二十万。如果赵孝成王不是让赵括进攻,又何必给他增加这二十万?廉颇以二十五万人就能守住长平,现在赵孝成王让赵括统领四十五万大军,难道只为死守?因此,根本就不是赵括轻敌骄兵才进攻,而是赵孝成王在赵括出发前就已经制定好战略,让他去就是为了主动进攻的。

今天的听众,可能对赵括统领四十五万赵军没什么概念。我们来大致算笔账:当时赵国的总人口最多只有三百万,打个对折可以得出男性的人数约为一百五十万。假设当时的人均寿命约60岁,又假设适合耕战的青壮年男子年龄在18岁到48岁之间,也就是30年,这样又打个对折,可以大致推算出青壮年男子的人数约为七十五万。李牧还要率领二十万赵军在北方抵御匈奴,扣除之后只有约五十五万。再去除跟随赵括驻守长平的四十五万大军,那么就只剩下十万青壮年男子,如果再去除与其他国家边境线上的驻防,赵国国内还能剩下多少青壮年男子?换句话说,赵孝成王为了打赢长平这一战,已经把整个国家全部押在赌桌上了。更关键的,赵括领兵出征的时间已经是农历七月,大军从邯郸到长平往返怎么也得一个月。换句话说,赵括所面临的处境比廉颇还要艰难得多,虽然人数比廉颇当时多出近一倍,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打持久战的资本, 因为赵国国内已经没有男人了。要是再拖下去,秋天的庄稼根本就没有人去收,收了也没有人能运到长平来。赵孝成王将本来可以留在国内收粮食的二十万军队送到长平前线吃粮食,这就逼迫赵括必须速战速决打败秦军,然后把军队带回国内。因此,这根本就不是中不中计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赵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秦军主力决战,时间比什么都重要,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否则,即便赵括不是在白起的包围圈里饿死,四十五万大军也得在长平饿死。有个成语叫作饮鸩止渴,事实上,不会有人真的喜欢喝毒酒,关键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不喝毒酒就肯定会渴死,所以只好喝毒酒碰碰运气,万一毒不死呢?

因此,赵括自接受赵孝成王任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是个悲剧。也许赵括真的是一个军事天才,可是历史没有给他展现天才的机会。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伟大的英雄,无论天赋多么出类拔萃,都是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挫折后才最终走向辉煌的。赵括的悲剧在于,他第一次获得机会就注定了失败,而第一次失败就注定了没有从头再来的可能,只能在历史上留下被人嘲讽鄙视的骂名。

《资治通鉴》这段记载源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战国策·齐策二》的记载也基本上相同,只有《史记》说“齐、楚救赵”“赵之于齐、楚,扞(hàn)蔽也”,而《战国策》说“齐、燕救赵”“赵之于燕、齐,隐蔽也”。《资治通鉴》采纳《史记》的说法,然而姚尧却认为《战国策》的说法比较可信,这是因为楚国与秦国接壤,而且已被秦国蚕食大量领土,又哪里轮得到赵国作屏障?东方六国中只有齐、燕不与秦国接壤,赵国则成为了他们的枢纽,所以说“赵之于燕、齐,隐蔽也”。《资治通鉴》在转载时还删除了非常关键的一句:“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意思是:“齐、燕前来救赵,如果他们团结一致,我们就退兵;假如他们一盘散沙,则乘势攻打”。可见当时秦国也是强弩之末,都已经做好退兵的准备,可惜所谓的“齐、燕救赵”始终停留在口头阶段,既没有派出军队,也没有支援粮草,于是使得赵括全军覆没。齐、燕没有援助赵国,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战略短视,另一方面应该也与此前赵孝成王派郑朱赴秦媾和时秦昭王的大肆宣传有关。而赵括在兵困粮绝的不利局面下,仍然坚持固守四十六天,足见赵军战斗力之骁勇,也可见赵括带兵是有能力的。试想,当初虞卿建议合纵楚、魏以伐秦,结果被赵孝成王否决,否决的理由可能是不愿拖延太久。可是,赵括在兵困粮绝的局面下还能够坚持四十六天,如果当初仍然是由廉颇驻守长平,则坚持三个月以上毫无问题,也足以支撑到诸侯援军赶到。可惜啊!正是由于赵孝成王的急躁少智,使得四十五万赵国精锐命丧长平,彻底葬送了赵国的前途。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虽然偶有几次合纵伐秦,但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秦灭六国的历史车轮。长平之战三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韩,这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长平之战三十九年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这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灭的。天下于是归于一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eader221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