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不懂历史成本不是成本,炒股就会犯大错

04不懂历史成本不是成本,炒股就会犯大错

00:00
15:15

您好,欢迎收听我的经济学课,上一次课开始讲解经济学的成本、也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将成本分为什么显成本、隐成本完全是胡说八道。成本没有什么隐和显的区别,一律都要从放弃的收入这个角度来看。学费是学生上大学的成本,是因为这笔钱如果不是用于交学费,本来可以购买别的产品或服务,是放弃了这些本来可以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消费享受的非货币收入才能上大学,所以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除了学费是成本之外,还有时间也是成本。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上大学,人可以把时间花在比如出来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放弃了出来工作本来能获得工资收入的机会。如果一个月的工资是1000元,一年就是12000元,所以上大学不仅要放弃5000元用于交学费,还要放弃12000元的工作收入。这两个收入是要加起来的。因为这两个收入是互相兼容的,必须两个收入都放弃了才能达成在大学里读书的选择。想象一下,如果光是交学费,不放弃出来工作的收入,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现在有些大学生说是上大学读书,其实经常逃课跑去兼职,那不就是相当于出来工作了吗?他等于是并没有放弃出来工作的收入,所以如果光是交学费不放弃出来工作的收入的话,这个人只是名义上在读大学,其实天天翘课做兼职,并没有真的在读大学。另外一种情况是放弃了出来工作,但是不放弃学费,那就属于欠交学费,时间一长学校当然会以欠费的理由将他开除了。所以上大学的成本并不是表面看只有学费的5000元,而是一年总共17000元。

 

那么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在高中毕业之后都是选择继续读大学呢?那肯定是考虑到读完四年本科之后,出来工作的收入即使刚一开始未必能比得上已经出来工作了四年的高中生,但读过四年本科的大学生理应素质更高,未来的工资会上涨得更快,起码是做决策的父母是这样预期的,认为这会比不读四年大学、直接就高中毕业出来工作的那个人的一生总收入更高,所以才选择了读大学。

 

显然,一个人不需要专门学过经济学才懂得在上一次课的数字例子举的ABC三个机会中怎么进行选择,肯定都是选C嘛。因为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成本来看,它都是最优的,收入是最高,成本则是最低。这种事情不用经济学来教,但没学过经济学的人可能不知道成本是机会成本,不知道选择的依据并不是日常生活所说的会计成本。

 

这里也有一个日常生活普遍可见的小现象,但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怎样解释,那就是:理发店为什么在周末的生意会特别好?学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就能正确地解释这个日常小现象。理发店在一周七天里价格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在周末周日就涨价。既然价格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周末周日才去理发呢?因为理发价格就相当于刚才说的上大学的学费,仅仅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而已。人们还要考虑另一部分的机会成本:为了去理发就要放弃去上班的收入。工作日的时候是有工作收入的,周末周日是没有工作的,所以如果在工作日去理发,其实机会成本是比较高的,还要加上放弃了工作的收入。当然也可以选择上着班偷偷溜出去理发,但这就要考虑被老板发现之后会被炒鱿鱼的风险。为了理个发就丢了饭碗,这个成本可就太高了,所以人们不会选择。您看,这其实是需求定律在发挥作用,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这里的价格是什么?不仅仅是指理发的价格,还要包含放弃的工作收入,所以这里的价格是指机会成本。第一季的课程说过了,需求定律的价格变量可以作广泛的理解,不要只是狭隘地理解为标示出来的价格,它其实是指人们做一件事情的代价。从代价的角度来考虑,就能很容易地看到机会成本。周末周日跟工作日相比,理发的机会成本下降,所以需求量就增加了。这个生活小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如果不懂机会成本的概念,实际上是没法作出正确的解释的。

 

根据机会成本就是指放弃了的最高收入这个概念,可以逻辑地推导出两个并不简单的要点。第一个要点是: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既然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最高收入,那么如果没有其它选择,只有一个选择的话,那就谈不上放弃了什么,也就没有成本可言。很多人经常说自己没有选择,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选择永远都存在,只不过是有些选择明显成本太高,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而已。

 

从第一个要点进一步推理,就有了第二个要点:历史成本不是成本!之前一直强调日常生活所说的成本并不是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日常生活所说的成本是指会计成本、历史成本、货币支出,这三个词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以后都统一用历史成本这个词来代表。关于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这个要点,张五常曾说过一句妙语:成了本的,就不是成本。成了本的是历史成本。顾名思义,历史成本是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为什么它不是成本呢?中国有句成语叫“覆水难收”,就是水泼出去之后就收不回来了。时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覆水难收,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回头。已经做出了选择,付出了相应的支出,如果后来觉得选错了,后悔了,能不能回头重新再选一次,有没有这个选择呢?没有!根据前面说的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因为没有重新回到以前再选一次的选择,所以历史成本就不是成本。有些经济学教科书还会提到一个叫沉没成本的概念,还跟历史成本区分了一下。其实二者没有区别,只是玩弄将本质一样的概念换个名称发明新术语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花样而已。

 

历史成本不是成本,所以成本一定是指还没发生的、预期将要发生的选择的成本。前面举的上大学的成本,学费这一块到底是不是成本,就很微妙了。如果已经支付出去,那就不是成本,而是历史成本;必须是还没付出去之前,人正在考虑是要读大学还是出来工作时,学费才构成读大学这个选择的其中一部分成本。这再次说明为什么学费这种货币支出是显成本完全是大错特错的。如果已经支付了货币,它直接变成历史成本,再怎么显都不是成本。

 

再举股票投资的决策来说明历史成本不是成本。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在股票投资上犯大错。假设你以前花100元买了一只股票,现在股价跌到80元。那么你现在应不应该卖出股票呢?

 

这个问题我每一年都拿来考问学生。有些学生说应该,有些学生说不应该,这些回答全是错的!很多人因为没学过经济学,在做股票投资决策时就很容易被股票的买入价左右着,他老是想着我以前是100100100元买进来的呀!你老是想着那个100元你就完蛋了,你不要再去想它,它已经不是你的成本,因为它是历史成本。那要怎么看呢?要看未来。所以经济学的机会成本还有着深刻的哲学含义:不要沉溺于过去,而是要着眼于未来。

 

正确的决策是:一定要看你预期这只股票以后会是多少钱。如果预期它继续下跌,比如跌到60元,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马上卖出,另一个选择是继续持有。显然,马上卖出的收入是80元,因为现在的股价是80元。继续持有的收入呢?如果预期正确,以后再卖会进一步跌到60元,所以收入就是60元。这是两个选择的收入,分别构成对方的成本,也就是说,马上卖出的成本是继续持有的收入,是60元;继续持有的成本是马上卖出的收入,是80元。所以当然是选择马上卖出了,无论是从收入还是成本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都是最优的。但您也看到了,在这整个决策过程中,最初购入股票的100元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完全是不相干的。那100元是历史成本,可见历史成本对于决策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你认为股价目前的下跌只是暂时的,预期它以后还是会涨的,比如涨到90元。在这种情况之下,现在马上卖出的收入还是80元,这个没变。但现在不卖、等以后涨到90元再卖的话,收入就是90元。这两个选择的收入分别构成对方的成本,也就是说,马上卖出的成本是继续持有的收入,是90元;继续持有的成本是马上卖出的收入,是80元。所以当然是选择继续持有了,无论是从收入还是成本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都是最优的。您看,这种情况下100元的历史成本仍然跟你没半毛钱关系,对决策没有影响。

 

所以,应该卖还是不应该卖,要取决于预期。而预期又由决策做出时的局限条件所促成,简单地回答应该或者不应该的学生都是错的。题目本身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使得答案是唯一的,回答时就必须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到。从小学、中学一路读上来的学生,都习惯了考试题目会提供充分的条件,只想到一种可能性,只作出一种情况的回答,在这种半开放的题目里就很容易犯错。但在现实中做决策时,不会有人那么体贴细心地给你找好了充分的条件,只能自己设想所有的可能性,并根据决策时的情况判断哪种或哪些可能性最高。这种半开放的题目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但无论现在的选择是卖还是不卖,100元都没有出现过,你不要去想它,想都不要想。这是很重要的,很多没有学过经济学的普通人去炒股时,往往会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这里有个心结解不开,老是惦记着我是100元买回来的呀!但这是没用的,这100元已经对你一点用都没有了,因为它是历史成本,它已经成了历史,跟你现在是没有关系的了。

 

好,到目前为止举的都是一些想象出来的例子,其实背后都有现实意义,并不是完全虚构的。接下来就要举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例子了,那就是非典!2003年春天,中国爆发了非典,情况很严重。这种疾病是靠近距离的飞沫传播的,所以戴口罩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于是大众蜂拥抢购口罩,导致口罩价格暴涨,引发了舆论不满。大家认为卖口罩的商家的库存是非典爆发之前就买进的,那个时候都还没发生非典,价格是很低廉的,现在却趁火打劫、坐地起价,是发国难财的奸商,因此要求政府打击这种所谓的不法的价格行为。您看这是很典型的舆论,现在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肯定还是出现这样的舆论。

 

关于非典这个真实的新闻事件,我可以出三条经济学题目。您能自己想到吗?以前都是我出题目让大家思考,这回也改为开放性题目,让大家给自己出题目,提示是:其中一道题目当然是要跟机会成本有关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思顾她在

    李俊慧在佛山科技学院的致用楼前对我说:"知道我这次借魏则西炒作自己为何这么成功么?就是要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然后用'科学','科学价值观'这些流行词语进行包装,再重复一千遍,一万遍,这样虽然会漏掉一些有判断力的人,但是能留下很多铁杆的粉丝,这招我是从谢作诗那学来的"。

    凤凰蛋哦 回复 @我思顾她在: 李俊慧老师得罪你了吗?为什么同一条明显搞人身攻击的评论要发好几节课呢?她是怎么得罪你的呢?谢谢!

  • 刘波_品牌策划设计

    尝试提出问题: 1、为什么价格暴涨,大众还是继续蜂蛹购买? 2、为什么商家要卖高价,本来进价很低的,已经有不少的获利了? 3、如果政府限制价格,真的能限制口罩的价格吗? 4、如果政府不打击商人,那政府该采取什么行为平息暴涨?

    starzhou 回复 @刘波_品牌策划设计: 1需求曲线右移 2商家根据机会成本定价 3价格管制 商家要么曲线回收 要么不再供应 4维护好价格准则 引导增加供给

  • 我思顾她在

    滤镜打到头,直播小姐也不好意思用这么高。

    web大魔王 回复 @我思顾她在: 你们两个长得最好看了!满意了吗? 别人是来学知识的。你们是来【比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