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冷知识】中国古代的名字

【文化冷知识】中国古代的名字

00:00
05:54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昨天讲了古代姓和氏的问题,今天讲中国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是有名有字的,而且名和字一般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赐”和“贡”,一个是给予财物,一个是上交财物。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由”是“道路”的意思,而“路”也是“道路”的意思。古代的名和字也有相反的。著名的韩愈,“愈”是前进的意思,但是他字退之。“进”和“退”是有相反的关系的。朱熹,姓朱,名熹,字元晦。“熹”和“晦”是相反意义的两个字。


那么古代的名和字有什么区别?首先看名,名是比较正式的称呼,是用于长辈进行称谓的。比如你的父母、你的领导、你的老师叫你,都可以称谓名。《论语》中我们熟悉的一个例子,孔子和子贡聊天,子贡提出一个问题,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以呀,但是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一听孔子的话,脑洞大开,想到说“老师,《诗经》中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您的这个意思?”孔子一听,就高兴了,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的意思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大家再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孔子称子贡时说的是“赐也”,喊他的名而不喊他的字,这是名的一种功用。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比较尊敬,自称自己的时候也不称代词“我”或“吾”,而称自己的名。像孔子问子贡这样的问题,说“你和颜回谁更好?”子贡说了,“赐也何敢望回”我怎么敢仰望颜回呢?但是子贡没说“我”,而说的“赐”。


另外一种情况,像孔子的两个学生聊天对话的时候。孔子有个学生叫司马牛,他很忧愁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别人都有兄弟,我没有,这可怎么办?然后孔子另外一名学生子夏,子夏是姓卜,名商,字子夏。他为司马牛解忧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和司马牛是平辈的,但是他也称自己的名,说“商闻之矣”,这是对司马牛的尊重。


中国古代的字是什么情况?就是一个人,到了成年了,需要别人的尊重,别人喊他的名,明显是不尊重,这叫指名道姓。于是就需要有一个字,用在同辈、同学之间进行彼此的称呼,表示尊重和亲切。《礼记·曲礼》中有这样的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什么意思?男子到二十岁的时候成年了,可以行冠礼,“冠”是“帽子”的意思。这个时候给他取一个字,他有字之后那些平辈的人就不能对他呼来喝去的,喊他的名了,应该喊他的字。女子十五岁的时候,“笄”是束头发的簪子。十五岁把头发束起来,你成年了可以结婚了,这个时候,你需要有字,别人称呼你的字表示对你的尊重。


但是我们看《离骚》有这样的句子,在《离骚》的开头屈原就说他的祖先多么荣光、他的爸爸多么伟大、他出生的时间多么好,这些我们不说了。最后一句(屈原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爸爸看看我出生的时间,给我起了一个好的名字,名叫做正则,字叫灵均。有名有字了,这是屈原一出生就有的,这个明显是与《曲礼》相矛盾了,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们首先说《曲礼》这种规定,后人没有多少人遵守。也就是说一个人出生之后往往有名之后接着就有字了,不要等到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离骚》是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浪漫性。特别是屈原,是用象征的手法进行描述的。所以本身“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是没有特别真实的依据的。


整体来看,中国古代的名和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名是在正式场合由长辈称呼的,而字是私下场合彼此尊重的一种称谓。这是关于中国古代的名和字的基本问题。(1464字)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录入:毕淑萍

文字校对:滕亚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简静_zhrsh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涨知识了。继续跟随高老师学习经典。

  • 菊长大人

    在古代女子是没有字的,只有男子才能有字。比如李清照。

    高政锐 回复 @菊长大人: 按《礼记》的规定,女子是有字的。现实中很少,但确实有,如吕雉及班昭等。

  • 听友206042342

    老师,太有才啦!

  • zhaoxp_sx

    继续坚持

  • 找到名了

    讲解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