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孔子为什么不认可“三思而后行”?

【论语详解】孔子为什么不认可“三思而后行”?

00:00
05:28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论语》的第五篇第二十章是孔子对季文子的一个评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他历任鲁国的鲁文公、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跨越了这几个时代,享寿很长。在孔子的时代他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季文子做事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叫三思而后行。现在三思而后行是一个成语,就是做什么事要经过多次思考,反复思考然后再做,这个成语是一个褒义词。孔子认不认可“三思而后行”,接着往下看:“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听到这件事,“闻”,听的意思,说了一句话。“再”,两次的意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敲鼓的时候充满士气,再,第二次,这个士气就衰败下去了,第三次,就没了,这个“再”是两次的意思。孔子认为想三次太多了,想两次就可以了。


通过文本来看,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我们现在认为“三思而后行”是一个褒义词,而孔子反对,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文本、文字、成语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会发生一种变化,也就是褒义的可能变成贬义的,贬义的也可能变成褒义的,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现象。


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呢,我们先举个例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兄弟射雁”的故事。就是兄弟俩看到大雁从空中飞过,哥哥拿起箭,就准备射,说,我要把雁射下来蒸着吃,弟弟马上拉着哥哥的胳膊说,不行,这个大雁烤着吃更好吃。他俩就因为是蒸着吃还是烤着吃的问题争论起来,不断的琢磨、思考、辩论,当兄弟俩终于定下来,说一半儿蒸了,一半煮了的时候,大雁已经飞走了。所以做事不思考是不可以的,但是思考过度、多次思考又容易耽误事,所以我们做事需要一个“度”,这个“度”,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用 “中庸”进行总结。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非常优柔寡断、做事前思后想、而失去很多机会的人,他就是三国时代的刘表。刘表在《三国演义》当中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他有荆州。在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垒,这个时候,袁绍就给刘表写了一封信,说你从你那出发来攻打曹操,我从北方往南打,我们俩可以把曹操灭掉。这时刘表举棋不定,反复思考,反复商量,最后也没有做决定。他手下有个从事中郎叫韩嵩,就跟他说,这个时候豪杰纷争,如果有能力,我们就独立创业,先灭曹操再灭袁绍;如果没有能力,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人,投奔他们,跟他们一起创业。然后刘表就派韩嵩,说,你去看一看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谁更强。


韩嵩到了曹操那,回来之后跟刘表说,曹操具有一种虎狼之才,非常有本事,你赶快把你儿子送给曹操当人质,咱们就跟曹操干得了。刘表一听就特别生气,要把韩嵩给杀了,他认为韩嵩被曹操收买了。当然了,后来证明韩嵩没有被曹操收买,这是韩嵩对曹操的一个客观评价。但是因此刘表失去了投降曹操的机会。当官渡之战曹操把袁绍打败之后,回过头来就把刘表给灭了,刘表也是一个做事三思而后行的人。


我们通过读《论语》通过各个篇章能够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种行为本身是很好的,比如说思和行的关系,有思考再有行动,才能保证我们的行动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思考过度了,就会影响行动,反过来就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影响。所以做事“度”很重要,《论语》当中,把把握恰好的“度”叫做“中庸”。(1335字)


课程录音:高政锐(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录入:陈为溪

文字校对:滕亚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鸿墨墨

    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官渡之战。

  • 小宝mom

    老师说的是赤壁之战,文本是官渡之战

    高政锐 回复 @小宝mom: 说错了,口误,文本中改过来了,谢谢

  • 碧雪含烟

    跟着高老师的节奏走!

  • 菊长大人

    好,超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