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乐毅破齐(二)

4. 乐毅破齐(二)

00:00
17:25

添加微信号:wlkt2020,注明“姚言历史”,入群探讨分享历史观点。


乐毅破齐(二)


齐国,一个曾经被秦国视为可以与自己并列东西两帝的强国,就这么被燕国联合列强所灭,这在一个诸侯权力互相平衡和制约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事件。与其说齐国是败在列强手里,不如说他是败亡在自己手里。

 

《资治通鉴》这样记载: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向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基定也。基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故:以国济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湣、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zhú)贤能,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

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dòu)而死。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馀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馀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

秦王、魏王、韩王会于京师。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荀子就此事评论说:国家,是天下最有利的工具;君主,处于天下最有利的地位。掌握治国之道的人来主持国政,就能获得大安定、大荣耀,成为积善的源泉。不能掌握治国之道的人来主持国政,就会导致大危险、大祸患,有权力还不如没有;等到事情发展到极致,想当个普通百姓也做不到,齐湣王、宋康王就是这样的结局。因此,治理国家的君主,以礼义立国可以成就王业,用信用立国可以成就霸业,以权谋立国则会导致灭亡。

领导国家以提倡礼义,而不能对礼义有一丝伤害。做一件不义之事、杀一个无罪之人从而得到天下,这种事仁者不会去做。他会用礼义来规范内心思想和国家治理,这种坚定的意志就像磐石一样坚固。与他共同治理国家的人,也都是遵守礼义的人。他颁布的国家法典,也都是符合礼义的律法。他积极率领群臣所要迫切达成的目标,也都是合乎礼义的志向。这样一来,在下的人依据礼义来尊敬在上的人,统治的基础就稳固了。统治的基础稳固国家就能够安定,国家安定天下就能够安定。所以说,整个国家都贯彻礼义,最终有一天能够扬名于天下,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如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礼义立国而成就王业。

道德虽然还没有达到至善,礼义虽然还没有达到完美,然而治理天下的要领基本上都能具备,赏罚承诺都能取信于天下,臣下也清楚地知道君主可以信赖。政令既已颁布,即便看到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也不会朝令夕改来欺骗民众;盟约既已缔结,即便看到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也不会违背约定来欺骗盟国。这样一来,就能使得军队强大而城池坚固,让敌国畏惧;国家统一,政令明确,盟友信赖,即使是偏远落后的国家,也能够威震天下,五霸就是如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信用立国而成就霸业。

统领国家以追逐功利,不发扬礼义,不遵守信用,唯利是图;对内,为了追求小利而不惜欺骗人民;对外,为了追求大利而不惜欺骗盟邦。不在内部管理好自己已经拥有的,却总是觊觎别人所拥有的。这样一来,臣下百姓就无不以欺诈之心来对待在上者。在上者欺诈在下者,在下者欺诈在上者,这就会导致上下离心离德。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敌国轻视,盟国怀疑,权谋日渐盛行而国家不免日益衰落,发展到极致就是灭亡,齐湣王和孟尝君就是如此。他们掌控着强大的齐国政权时,不是用它来修明礼义,不是用它来作为政治教化的根本,不是用它来统一天下,而是没完没了地以结党营私和对外侵略为要务。因此,当齐国强大的时候,向南可以击破楚国,向西可以威逼秦国,向北可以战胜燕国,在中原则可以征服宋国。可是等到燕、赵一起发兵攻齐,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齐湣王身死国亡,成为天下人共同声讨、唾弃的对象,后世在谈论坏事时也总要举他为例。这不是有什么别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不遵行礼义而玩弄权谋的缘故啊。

以上三种情况,是贤明之主应当慎重选择、仁德之人务必分辨明白的。善于选择的人能够制服别人,不善于选择的人则被别人制服。

乐毅听说昼邑人王蠋贤能,命令在昼邑周围三十里内不得有军队进入。派人去请王蠋,王蠋辞谢不去。燕国人威胁道:“你要是不来,我们就在昼邑屠城!”王蠋道:“忠臣不侍奉二君,烈女不嫁二夫。国家破碎君主死亡,我未能设法保全,现在又被人以武力胁迫,我与其不义而生,还不如一死!”于是将脖子系在树枝上,奋力一跃,折断脖颈而死。

燕军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各城都望风崩溃。乐毅整肃燕军的纪律,严禁侵害掠夺财货。寻访齐国的隐士,彰显他们的名声,并给予极高的礼遇。放宽人民的赋税,废除暴虐的法令,恢复齐国过去的善政,使得齐国百姓都欢欣喜悦。于是,乐毅派遣左路军渡过胶水,抵达胶东、东莱;派遣前路军沿着泰山向东抵达黄海,攻占琅邪;右路军沿着黄

河、济水,驻扎于阿城、鄄城,与魏国军队相连;后路军依靠渤海而镇抚千乘;中路军据守临淄而坐镇齐国都城。在城郊祭祀齐桓公和管仲,表彰贤士的故居,赐封王蠋的陵墓。于是,齐人中有二十多人接受燕国的封号和食邑,有一百多人接受燕国的爵位。六个月内,燕国军队攻占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一律设置为燕国的郡县。

同年,秦昭王、魏昭王、韩釐王在周朝的京师会面。

 

【姚论】

关于这一段,姚尧想特别点评的是关于乐毅和剧辛当初对待是否灭掉齐国的两种方案的辩证关系。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派兵攻入燕国都城后,曾经问孟子要不要夺取燕国。孟子的回答是:“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剧辛当初反对乐毅深入齐境,也是害怕齐民不悦而使燕、齐结下深仇,没想到乐毅居然如此大才,攻破了齐国的都城,赶跑了齐国的君王,占领了齐国的土地,掠夺了齐国的宝器,却依然能够令齐国老百姓喜悦。除王蠋等少数人外,竟有一百多名齐国的贵族和官员愿意接受燕国的封赏和任命。虽然乐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并不表示剧辛的考虑没有道理。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伟业,需要由乐毅这样的大才方能完成,甚至以乐毅的大才,也是因为剧辛的反对而更加小心谨慎,所以才能完成这般的伟业。要是另外换一个人,既没有乐毅的大才,又没有乐毅的谨慎,则反而会招致大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9401669

    战国变法

    姚言历史 回复 @听友199401669: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