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61课|庶之,富之,教之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共读课”。今天讲第61课,内容是两章,《论语》“子路”篇9章。我先念一遍。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本章容易理解。学术界对本章的理解,没有对错是非方面的争议,差异只在理解上的深浅不同。
我先翻译一下。
“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赶马车。“适”,指往某处去、到某处去。 “仆”,指替人驾车。本章是孔子已经到卫国了,可以译为“孔子到卫国”。这段对话发生的时间应当是公元前497年,孔子刚到卫国的时候。
孔子从鲁国去卫国,相当于从今天山东的曲阜去河南濮阳市,也就250公里左右。孔子时期,卫国的都城在今天河南省濮阳市。
冉有是孔子一位在政务上有成就的学生。冉有做过三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冉有给季氏家当家臣,在公元前484年的鲁国齐国稷曲之战中,冉有率领鲁军左师出击,齐兵战败,冉有立下战功;第二件事,鲁齐稷曲之战胜利的同一年,冉有配合季康子把孔子从卫国接回鲁国养老。这是做了件大好事,使孔子得以返回家乡安度晚年;第三件事,帮助季氏推行赋税新政,提高了朝廷税赋以强化国力,但这件事上,冉有被孔子批判。
子曰:“庶矣哉!”孔子说:“人好多呀!” 孔子感叹卫国人口众多。“庶”字的象形,指在家中做饭吃饭的人多。本章就指人很多。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冉有问:“既然已经人口众多,还增加点什么呢?”意思是还要再做点什么呢?
曰:“富之。”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 人口已经很多了,重在富民。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冉有又问:“如果已富裕起来,再增加点什么呢?” 民众富裕起来,朝廷还要做点什么呢?
曰:“教之。”孔子说:“教育他们。” 民众富裕以后,要教育民众。
请注意,孔子和冉有的对语,都是从执政治国的角度讲的,都是从朝廷官吏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孔子认为,朝廷治国,要先富裕百姓,再教育百姓。先使百姓有财富,再使百姓有教养。
学界总结为“先富后教”。看来在孔子的重要性排序中,孔子很注重先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然后再推进礼乐教化使百姓知书达礼,变得文明。
通常讲解本章,都会讲到“先富后教”这个内容。富民,是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共同取向。《管子》中有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讲的也是经济富裕和礼义荣辱的关系。
研读这一章,我想到一些更深一层的问题。治理国家,人口、经济和教育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的三个问题。
总体来说,本章的“庶之、富之、教之”,使国家人口众多、使百姓经济富裕、使教育良好,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差异,往往不在这些目标的差异上,很少国家会愿意主动减少人口,主动变得贫困,主动使民众没有教育。但是,用什么方式去实现这三个目标?
讲到很少国家会主动减少人口,我们要说一个例外,这就是中国近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从1971年以来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今天中国人口结构的巨大失衡和老龄加剧。这种用政治强力来主动减少人口的做法,在孔子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孔子只是讲了方向,要“庶之,富之,教之”,肯定人口众多,要使民众富裕,要教育民众,但并没有讲方法。如何才能“富之”和“教之”呢?
我们从《论语》的其他章节中,可以分析出孔子“庶之”、富之”和“教之”,富裕民众和教育民众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从“庶之”、增加人口的角度看,孔子的办法就是减少杀戮,保护生命,这是人口增加的前提。《论语》“子路”篇11章,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百年,亦可以战胜残暴,去除杀戮了。孔子是讲以德治国的和平主义者,反对侵略战争与杀戮民众。
原文为: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论语》“颜渊”19章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说要“杀无道以就有道”,杀掉无道之人以亲近有道之人,孔子反对说:“子为政,焉用杀?”你治理国家,怎么能靠杀戮呢?
没有战争,没有残暴,没有杀戮,天下太平,人口自然就会稠密繁多。孔子“庶之”的实现方法,就是反对侵略战争,保卫和平,不让民众被杀戮。
从“富之”、使民众富裕的角度看,孔子的办法也很清楚,一是经济不干预,二是低税赋。
关于经济不干预,我在刚讲过的第六十课中,已分析过孔子对朝廷的经济职能定位。
《论语》“子路”篇4章中,樊迟向孔子请教农政之道,“樊迟请学稼”,请求学习庄稼种植管理之道,还“请学为圃”,请求学习种植园圃的管理方法,孔子都拒绝了,认为这些不是朝廷应当进行微观管理的问题。
孔子认为朝廷的职责,不在微观管理粮食种植,不在微观管理种植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等,而在于完善礼仪制度,推行道义,讲求信誉,是营造一个重礼守义讲信的社会秩序。
显然孔子心中的朝廷是一个秩序的维护者,而非一个生产活动的组织者,他反对朝廷对民众经济活动进行微观干预。
《论语》“子路”篇4章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关于低税赋,孔子学生冉有帮助季康子推行新政,征收赋税的标准超越了传统的周公礼制之法,孔子激烈反对朝廷增加赋税征收,因此表示断绝与冉有的师生关系,并且要求弟子们对冉有要“鸣鼓而攻之”。很明显,孔子是反对增加民众赋税负担的。
所以说,孔子“富之”的方法,使民众富裕的办法,就是不干预和低赋税。这种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得更清楚些。
《道德经》七十五章:“人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人民饥饿是因为朝廷食税太多,明确反对朝廷高税收。
《道德经》五十七章:“我无事而民自富。” 朝廷不以事扰民,民众会自我富裕。
老子和孔子在发展经济和富裕百姓的措施上,想法都一样,就是不干预和低赋税,但老子表达得更清楚一些。用今天的术语,老子和孔子,都是市场经济自由主义者。
朝廷不干预和低赋税,这种发展经济的办法,在老子、孔子时代有用,在今天也是真理。发展经济,根本办法就是减少政府干预,实行低税收。凡违背这两条,无论说得多么堂皇,都是阻碍经济发展的。
从“教之”、教育民众的角度看,孔子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孔子办学,教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是礼教。一部《论语》,就以礼教为主。孔子讲的教育民众,就是以礼教教育民众。孔子的教育,不教自然科学的,教的是服务君主卿大夫们去治理国家。
礼教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核心是一种上下等级的和谐社会,各等级的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论语》“颜渊”篇11章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君有君德,臣有臣德,父有父德,子有子德。后人总结为: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从上下来说,构建一个忠孝秩序。从横向来看,构建一个讲信用、讲道义的信义秩序。这些价值取向,都以礼制的方式实现出来。
《论语》“颜渊”篇11章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国家治理的三个要点:人口繁育、百姓经济富裕和民众教育,老子、孔子在前两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注重人口繁育和经济富裕,他们采取的办法也是一致的,都反对侵略战争,反对朝廷干预经济,反对朝廷征收重税。但在教育民众这个问题上,老子和孔子是有分歧的。
孔子认为要以礼教去教育民众,把民众训练成为具有“忠”(忠于君主朝廷)、具有“孝”(孝敬父母)、具有“悌”(顺从长兄)、具有“信”(对朋友信)的仁爱忠信之人。
老子是坚决反对朝廷以礼教去管制民众的。老子认为朝廷在经济上不能干预民众,在教化上也不能干预民众,《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朝廷无为不干预,民众会自我教化。朝廷安静不侵扰,民众会自我走向正道。
《道德经》六十四章中还说:“教不教。”以不教育为最好的教育。意思就是最好的教育,就是朝廷不教育,民众自我教育。能够自我教育的民众,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民众,才是繁荣强大的民众。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按老子的标准,公立学校要全部取消了,统一的高考制度也要取消才好。当然,老子不会反对孔子的办学,也可能支持孔子的办学活动,因为孔子办的是私学,属于民众自主的教育行动。
总结一下:孔子发展人口的办法(庶之),就是保卫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以苛政对待百姓,反对杀戮百姓。孔子发展经济的办法(富之),就是朝廷不干预经济,低赋税。孔子发展教育的办法(教之),就是在朝廷和社会推行礼教,建立“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社会。
对比老子和孔子,他们在“庶之”(使人口增加)、“富之”(使经济富裕)上是一致的,目标一致,方法也一致。但在“教之”(教育民众)上是有差异的,孔子认为朝廷承担着教育民众的责任,老子认为只有民众能够自我教育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的教育,自由的教育。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再读一遍本章。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the end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