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66课 | 管仲非仁者与?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杨鹏《论语》共读课”第66课,今天我们讲《论语》“宪问”篇的第9章和第16章。这两章内容接近,是孔子回应子路和子贡的提问,对管仲进行评价,所以我把两章放在一起讲。
孔子是一位思想复杂的人,他继承周公之道,是儒家创始人。《论语》思想中,有一些思想的通道指向道家,也有一些思想的通道可以指向法家。今天要学的这两章,就留下了通往法家功利思想的通道。
《论语》中,许多篇章我很认同,很喜欢。但有篇章不喜欢。今天这两章,引起我很大的迷惑,刺激了我的思考。我从中看出了孔子思想上一些很特别的问题,这个特别的问题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人都影响深远。一会儿解释。
先讲一下本课这两章对话的历史背景。齐国齐襄公(在位时间前698年-前686年)有两个弟弟,大弟弟是公子纠,小弟弟是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召忽和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辅佐公子纠。
齐襄公被人所杀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继承君位,公子纠失败。公子小白当政后,逼鲁国杀了公子纠。召忽按周朝礼教忠义原则,以自杀殉公子纠。主辱臣死,主人被杀,臣子当以死奉主。管仲没为公子纠自杀,到了齐国,被齐桓公重用,当了齐桓公的国相。
管仲担任齐国国相期间(前685年-前645年),治国很能干,齐国成为春秋霸主。管仲在政治上采取“尊王攘夷”政策,联合中原各国,共同尊奉周王室,同时国际关系上北攻戎翟,南压楚人,保卫中原安宁。管仲比孔子早172年,是孔子前的历史名人。有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本两章的对话。
我先读一下这两篇,读一章翻译一章。
《论语·宪问》篇16章: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本章可以这样翻译:
子路问孔子:“齐桓公杀了哥哥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自杀,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算仁人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联合诸侯会盟,不通过士兵战车的战争完成,这是管仲的力量啊!管仲有管仲之仁!管仲有管仲之仁!”
子路问话有一个暗含评判,管仲是个不忠之人。自己主人被杀,不为主人殉难,还去给主人的敌人当国相,德性太差。
孔子不同意,孔子用管仲后来有功于国,有功于中原各国的联合,并且把“仁”这样很高的德性评价,给了管仲。
孔子认为,管仲不忠于主人,但最后有功于国有利于民,算仁人。估计子路有点不同意。从子路的行为特征看,估计他未必会同意孔老师的看法。
子路问过后,孔子的回答估计并不能让学生满意,我们看第16章,子贡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看来孔子讲春秋历史,不得不讲管仲,讲管仲,就会遇到如何评价管仲德性的问题。
《论语·宪问》篇16章: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本章可以这样翻译:
子贡问孔子:“管仲不是仁者吧?齐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为主人公子纠而死,还去给齐桓公做国相。”孔子说:“管仲当齐桓公的国相,齐国称霸诸侯,联合中原各国,人民到今天受他的恩赐。没有管仲,我要编起辫子,衣襟向左边开。岂能像普通匹夫匹妇一样讲忠义,自尽在水沟里,不为天下人所知呢?”
“一匡天下”的“匡”,指“筐子”,把天下各国放一个筐子里,指联合的意思。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东周王室衰微,不足以号令和联合天下。齐国兴起,尊王攘夷,十四次会盟,把原来散乱的中原各国又联合起来,这就叫“一匡天下”。
各国会盟过程,要商定盟约,向明神盟誓,确立相互间政治、军事、商业、社会的关系,建立国际关系的规矩。所以后人又把“一匡天下”解释为“匡正天下”。其实,把天下装一筐子里,联合起来,这是本意。匡正天下,是引伸义了。
“被发左衽”。“被发”,不是披散着头发,指编成辫子放开。“左衽”,北方游牧民族衣襟左开。中原是束发,衣襟右开。指齐国联合中原各国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不能南下,保护了中原民族和中原文化。
子贡与子路有同样的疑问,孔子对他们的疑问有同样的回答。用管仲对齐国和中原功业上的贡献,来抵消管仲不忠于公子纠的德性上的缺陷。
有一个历史事实。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统一的文化但没有统一的政权,内部竞争、战争不断,但对外反而有力量。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被齐国、晋国、赵国和秦国不断攻击,完全没有力量南下。那时各国冲突,中国人个性强悍。秦统一中国以后,内部失去竞争,国民弱化,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反而弱化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离我们也只有百多年历史。
对孔子来说,如何评价管仲?要看管仲对国家和对中原的历史贡献。对孔子来说,管仲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和平手段联合中原各国,建立联盟秩序;第二是“尊王攘夷”,维持了周王室的威望,抵抗北方戎狄南侵,抵制南方楚蛮北侵,保护了中原人民和中原文化。
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批评管仲为人小气,批评管仲违背礼制,批评管仲生活奢侈。这两章中,孔子似乎认为,因为管仲的功业,在“一匡天下”和“尊王攘夷”上的功业,管仲的这些德性上的缺点都可以原谅,不妨碍管仲成为一位仁人。
大家知道,“仁”是孔夫子的最高德性要求,孔子不敢说自己是仁人,但他认为管仲是仁人,这是很高的评价。
孔子在这两章的回到带给我巨大的迷惑。因为孔子给人的印象,是坚守礼制和德性准则,甚至有些地方是迂腐固执的坚守。例如孔子“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席子没有摆正,不坐下去,这是为了坚持礼对“正”的要求。
但这两章,我们突然发现孔子令人困惑的地方,对于大人物和普通人,孔子似乎具有双重的道德标准,他不是用通常的礼制和伦理来评价大人物。这种迷惑刺激我想到三个大问题。
第一、是孔子的道德标准等级划分的问题。子路和子贡问的问题,是比较召忽和管仲两个人。召忽体现传统忠君礼制,为公子纠而死。管仲没有遵循传统忠君礼制,而是当了主子敌人的臣子,但有功于国。
孔子评价召忽这种行为,是普通人匹夫匹妇的德性。管仲不忠于公子纠、但后来有功于国家和人民,这是仁人。
在这里,伦理和德性分层了,对普通人要求固守礼制,而大人物则是可以超越礼制伦理的,只以功业来评判。成为人上人,就不再受普通人的道德伦理标准约束,不必再受礼制的约束。社会上下层,伦理德性分阶层,标准要求不一样。不要以普通百姓的善恶是非去评价有功于国的大人物。
这种伦理分层的意识,对中国人影响太深远了。成为人上人,成为精英,以国事为重,以自己对国家利益的主观认定为重,就不必受平民百姓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礼教约束了。在对于管仲的评价中,孔子分离出了两层伦理、两层德性,一种是匹夫匹妇普通人的,一层是大人物的。
第二、是孔子深层的功名伦理问题。从孔子评价管仲看,孔子把建功立业、留名天下当成了最终的评判标准。管仲身上这个功业名声,就是使齐国能称霸天下、以和平手段一匡诸侯,以武力手段尊王攘夷。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构了孔子所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准则。管仲不为公子纠而死,这是非礼。管子为自己主人的敌人服务,这是非礼。管仲在生活上僭越礼制,这是非礼。但这些非礼的行为,并不妨碍管仲成为仁者。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针对管仲这类人的,是针对“匹夫匹妇”的。
谁都不愿把自己定位在“匹夫匹妇”上,这造成传统礼制神圣性的消失,成了随时可以抛弃的东西。麻烦是,既然有“功名伦理”作为深层思想,那就应当创新礼制,使之成为“功名”礼制。人的行为,必须以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为目标,不以忠于君主为目标,讲透这点,就很了不起,但是,孔子却没有往下走。
第三、是孔子自我的政治家定位。从本章看,孔子对自己的定位并非思想家定位,而是政治家定位。思想家的定位,应当是三观定位,塑造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精神系统,塑造善恶是非的价值系统,这样就必须首尾一致,不受外在功利的影响。
例如,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不愿违心认错,宁愿喝毒酒自杀,就是因为他教导学生要求真,也以行为证明为求真可超越生死。
例如,耶稣基督不承认自己有错,宁愿上十字架赴死,因为他教导要人们信仰,要战胜死亡,也以行为证明自己为信仰可上十字架,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他们并没有像管仲一样,先低头躲过一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后成就功业,用历史来证明自己能有功于国有功于民。
这是因为他们所求的是善恶是非对错的问题,是德性的问题,不是个人成败的问题,也不是未来是否有功业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作用,不在于他们是政治上的成就,而在于他们用生命塑造了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建立了精神王国。
孔子日常生活是个学者思想家,但在本两章中,我们会发现孔子对自己的定位是政治家,他是以现实世界的功名成败论英雄的,不是以精神王国的建立与否论英雄的。这种身为学者却定位为政治家的心态,价值标准必然会出现位移,在思想家的永恒追求和现实政治的成败标准上的位移,这样会造成精神世界的不纯粹,作为一个思想家就丧失了一种精神的魅力。
总结一下,本课这两章的分析告诉我们。
第一,要警惕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双重道德伦理标准。普通百姓和大人物,不是一套道德伦理标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必须统一,不然就没有根本的精神平等,也不会有真正的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
第二,功名评价很重要,但必须符合道德伦理标准。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要统一起来。如孔子自己所说的“见得思义”。
第三,人生定位要清楚。身为思想家,就是求真求善,为建立精神王国去努力,置生死于度外,不在乎世间的功利得失。政治家要以国家利益为导向,权衡利害得失。科学家就是发现,发明家的职责是发明,商人就是依法提供产品服务以换取利润,政治家就是维持公平秩序,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核心定位,千万别将不同的定位混在一起。
最后留一个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评价管仲德性的问题?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再一块读一遍。
《论语》“宪问”第9章: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篇第16章: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也是忠于天道,而不是忠于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