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与喜马拉雅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我是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由我为大家主讲明朝大变局。
我们上一集说,无论是国家制度还是文化政策、经济政策,明太祖的“初衷”都是社会的稳定,但却是以“固化”和“封闭”为特点。但是,我们这一集要说,他的儿子成祖朱棣却有着更大的抱负。
我也经常和朋友交流,说有明一代的基本制度,大抵上都是由太祖朱元璋一手制定的,但有明一代一切露脸的事情,大抵都是太宗朱棣做的。所以嘉靖时期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应该说是有道理的。
成祖朱棣像
虽然在经过不断地修订和“篡改”的《明太祖实录》中,有关于朱元璋说第四个儿子朱棣“肖己”的记载,也就是说朱棣非常像自己。《明史·成祖本纪》也有个赞语,说成祖“雄武之略,同符高祖”,说明成祖的雄武,和他的父亲明太祖非常相像。但是,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的旨趣,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建立“大明”之后,太祖朱元璋更注重修炼大明皇朝的“内功”,所以把精力放在了内政,对外则一面禁海,一面告诫子孙后代不要轻易挑动战争,并且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什么叫不征之国呢?就是轻易不要去用兵的这么一些地区。从东北到东南、到南洋、到西洋,包括朝鲜、日本、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爪哇、三佛齐等等等等,但是不包括蒙古,因为那个时候明朝边境的最大威胁,还是蒙古各部。
史料对于“不征之国”的记载
成祖朱棣就不一样,“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的主要精力是持续不断地对外开拓,他更注重的是“外功”。当然,也跟他有一个儿子有关系,他这个儿子能够“守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朱高炽,当时的太子,永乐时期的一般事务,都是由太子来处理的,由他来监国。
虽然明朝人从道义上不认同朱棣夺取皇位,但在感情上却为有这样一位横空出世的帝王而感到骄傲。这种骄傲体现在《明史·成祖本纪》的赞语之中,我们看看是怎么说的:
文皇少长习兵(那么明成祖死了以后,他的庙号是太宗,他的谥号是“文”,文皇帝,所以把他叫作文皇),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这是《明史·成祖本纪》给他的赞语。《明史》虽然最终成书在清朝的乾隆年间,但秉笔者却是受黄宗羲影响的“浙东学派”,代表着明朝遗老们的看法。但《明史》最后又是经过乾隆皇帝“钦定”的,能够被他认同“远迈汉唐”四个字,可以说是对朱棣的极高评价。而康熙皇帝说明太祖是“治隆唐宋”,经过乾隆皇帝钦定的《明史》又说成祖是“远迈汉唐”,实际上恰恰表现了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人的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功业。老子朱元璋的风格是“治”,而儿子朱棣的风格是“迈”,“迈”向了哪里呢?我们来算一算看。
《明史·外国传》有一条概括,说:“成祖以武定天下,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于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sǎng】称臣。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这句话太厉害了,“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只要通过船,通过陆路可以到达的地方,他的国威无所不到。
为解除北边的边患,朱棣五次北伐,迫使鞑靼部称臣、瓦剌部远遁,又多次深入漠北,渡饮马河,这个饮马河就是现在蒙古境内的克鲁伦河,直抵擒胡山,还刻石记功。这个刻石记功很有意思:“瀚海为镡【xín】,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①]。”那么镡是指剑尖,锷是指剑刃,那么以瀚海为他的剑尖,而天山为他的剑的剑刃,所以说扫清胡尘,永清沙漠。当然还有其他的题词,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个气势是何等地雄伟!
北伐示意图
刚刚我们讲的是北边。东北,在大漠以东的黑龙江一带,明成祖设立了奴尔干都司,治所位于离黑龙江出海口大约二百里的特林,曾经七次派兵巡视,与郑和七次下西洋南北遥相呼应。巡视黑龙江亦失哈,在特林地方两次修建永宁寺,并且立有《敕建永宁寺碑》和《重修永宁寺碑》。这个《永宁寺碑》,它的碑文用汉、蒙、女真三种文字镌刻,两侧则是汉、蒙、藏、女真四种文字的“六字真言”。这是东北。
敕修永宁寺记碑
南边因为安南内乱,所以出兵平定,设立交阯布政司,成为明朝的一个省。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卫青的部队直抵燕然山,也就是现在蒙古共和国的杭爱山的南麓,霍去病的部队更在乌兰巴托东北的狼居胥山,举行庆功大典。东汉和帝时期,窦宪、耿秉率领汉、羌和南匈奴的联合部队,摧毁北匈奴的主力,在卫青曾经到过的燕然山,刻下了“纪汉威德”的纪功石碑。唐太宗时代,李绩和李道宗、薛万彻等人率领唐军及突厥、铁勒诸部,打击薛延陀部,兵锋也直抵杭爱山。
但是,无论是汉还是唐,都是命将出师,唯独朱棣,是亲自率军,深入漠北。至于黑龙江流域,则无论是汉还是唐,都是兵力未及之处。至于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不但在印度洋上示威,而且直接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地面设立了三佛齐、满剌加等宣慰司,成为明朝的附属,这更是汉唐所未见。
所以,对于朱棣的“武功”,《明史》说“远迈汉唐”,毫不为过。但是,朱棣不仅仅是有“武功”,他还有“文治”。而在这方面的大手笔,当然是《永乐大典》。另外还有后来成为科举依据的三部“大全”。《永乐大典》现在全书已经散失,清修《四库全书总目》对《永乐大典》的成书过程与贮藏情况作了概述:说《永乐大典》全书是22877卷、另外还有目录60卷,从永乐元年七月开始,到第二年11月书成,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初名《文献大成》,由翰林院学士解缙总其事,参与者有147人。当然,这个时间也太过仓促了,所以纰漏较多。后来又调集了2000多人,共同参与此事,由解缙和姚广孝共同监修,到永乐五年十一月告成。说到这个解缙要多说一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后来明朝在明成祖的时候,出了内阁,所以有人认为内阁有点像过去的宰相,那么内阁的第一人,就是这位谢缙。还有姚广孝,姚广孝是鼓动朱棣起兵的,也就是僧道衍。由于(《永乐大典》全书)卷帙过大,无法付印。所以此书开始存在南京,迁都北京以后,存到北京的文楼。到了嘉靖四十一年,调集了文人二百余人,开始重录正副二本,由高拱和张居正主持校理,到隆庆的时候此书告成,原本就归于南京了。重录的正本贮藏在内阁所在地文渊阁,它的副本藏于“皇史宬”。明朝倾覆时,南京的原本和北京皇史宬的副本都被毁,而存于文渊阁的正本,也只剩下2422卷,也就是说总的数量十仅存一了,这是战争造成的一种灾难。
《永乐大典》书影
《永乐大典》是明朝,也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书活动。对于这次活动,晚明有一位学者,也是官员,叫做孙承泽,他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他说:“靖难之举,不平之气遍于海宇,文皇借文墨以销垒块,此实系当日本意也[②]。”也就是说他为什么那么匆匆忙忙召集那么多人编《永乐大典》?是为了让文化人消消气,让他们不平之气消停一下。但随着时局的稳定,“附加”的意图也就凸显出来。
开始是为了使文人顺口气,后来附加的这个因素——就是对中国历代文献做一次全面地整理,所以它的名称取了《文献大成》。朱棣在他的“敕旨”中说到了自己编修《永乐大典》也就是《文献大成》的一个想法。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而取物也……”那么明成祖的意思就是天下的文献这么多,要找哪一种书非常地不容易。我们现在有检索系统,(找起来)非常快,但是当年没有。那么他要把书分类,这样就好找一些。说:“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无厌浩繁[③]。”就查索、检索比较方便。
通过《永乐大典》的编纂,文化人的心态也确实平定了不少,也触发了朱棣继续进行“文化建设”的兴趣,于是有了《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这三部“大全”的编撰,由接替解缙为内阁领班的胡广来主持。这三部“大全”的编纂,它的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从永乐十二年(1414)十一月修书的“上谕”发布,到第二年的九月,为期十个月, 260卷全部告成。其中,《五经大全》154卷、《四书大全》36卷、《性理大全》70卷。
如果说《永乐大典》是整理历代的文献,那么这三部“大全”则是确立朱熹学说的地位:《五经大全》它的经注依据是朱学,或为朱熹本人的著作,或为朱熹弟子的著作,或者是朱熹推崇的理学家的著作;《四书大全》则是朱熹《四书集注》的翻版和扩大;《性理大全》所收录的“先儒”著作,除了两篇以外,其他的不是朱熹所作便是朱熹所注。可见,成祖朱棣是把编纂“大全”作为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大制作。此后,全国官学学的是“大全”,科举考试考的也是“大全”,致使清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说:“有明一代士大夫学问根柢,具在于斯。”就是都在这三个《大全》。而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的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的确立,也是以明代三部“大全”的编纂为标志的。
这么一来有一个问题,如此推崇朱熹之学,一方面是出于统治的需求,但我在这里,我老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是否也因为朱熹他姓的是国姓,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因为有记载说,明太祖建立大明之后,曾经接见过一位来自朱熹家乡的“朱”姓的读书人,问其是否朱熹的后人,因为朱元璋也希望自己的祖上能和朱熹有一点瓜葛。
虽然谈到朱棣的文治和武功,但是我认为,朱棣之为成祖,他对明朝最为重大的贡献,还是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由此巩固了父亲朱元璋奠定的明朝的基业。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既富且强的皇朝,它都必须要有两种资源:一个是农业资源,一个是牧业资源。都城在北京、在西安乃至在洛阳,都在特定的时代享受两种资源。但是,如果都城窝在南京,则只有一种资源,它可以富,但是绝不可能强。所以,所有定都在南京的政权,都是迫不得已的“半壁江山”。
这一集我们介绍了明成祖的“远迈汉唐”的对外“武功”,也说到永乐时代文化建设的“国家形象”。下一集我们不得不说,从仁宗、宣宗开始,明朝开始回归到太祖朱皇帝的轨道上来了。谢谢大家,我们下一集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史书上说朱棣“治隆唐宋”,你同意吗?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推送哦~~
[①]出自《明太宗实录》卷108,永乐八年四月;
[②]出自《春明梦余录·文渊阁》;
[③]出自《明太宗实录》卷21;
明朝在朱元璋之后诸位皇帝中,明成祖朱棣是最有本事的,毋庸置疑。不管是“永乐大典”,还是三个“大全”,不过是皇帝对历史文化附会的产物,尤其是三个大全,完全是朱熹的思想为基础的东西,为统治服务的目的,价值几何?朱棣迁都北京,有把农耕社会和边疆游牧部落社会融合,由一元帝国变为二元帝国,使国家的管理更为平衡合理,加强对北方边疆的管控的理念,是朱棣的高于朱元璋的地方。
明成祖有大功于国家,开启了明朝的盛世,是古代少有的大有作为的皇帝,但于道统难免受人非议,其惭德暇可掩哉!明人张岱称赞成祖开国之精神功令,永乐时代就是大气磅礴恢宏的时代,即使今人了解明成祖建立的功业已足矣激发后人热血沸腾,自信力倍增,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辉煌的时代。
朱棣有点类似李世民,虽然都杀亲夺位,但用他的能力证明了谁更适合坐在那把龙椅上。虽然他比不上唐太宗,但作为明的太宗,他的政策内休养生息,外安定边疆,更修永乐大典以整合文献综述,除了胶趾有点鸡肋,可以说文治武功,比起父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
永乐大典。
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
方老师,期待国史通鉴六啊
朱棣的功劳也不小,不比他爹差,方老师啥时候出国史通鉴第六部啊,等了一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