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粤港澳大湾区三年行动计划

划重点:粤港澳大湾区三年行动计划

00:00
07:35

PART 1  新闻事件

7月5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公布,共计一百项,煌煌一万八千多字。




PART 2  DK观点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份分量极重的新文件,差不多就是:破除行政区划之间的壁垒。

简单说,各市不再各自为政,而是要全方位、最大化地交织融合在一起。


我们站在房地产的角度,来划一些重点,弱水三千只取几瓢——


第一,珠江口东西两岸同辉。


◇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增强珠江西岸发展动能。(详见第1项)


◇建设深(圳)中(山)通道、虎门二桥、莲花山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启动狮子洋通道(南沙至虎门)、伶仃洋通道(深圳至珠海)的前期研究工作。(详见第21项)


简而言之,珠江口东西两岸将被缝合在一起。


第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将融成一个超级城市。


◇加密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积极推进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实现轨道交通通车里程2400公里。(详见第20项)


简而言之,这四个城市的地铁将全部接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感会越来越模糊。


第三,大学生有望激增。


◇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澳门科技大学落户广东。(详见第50项)


广东高校总数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省),广东省高校数、学生数、教师数等绝对数量均在全国领先;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多而不强,二是广州一市独大,其它地市少得可怜。澳港大学资源落户广东,将有助于解决这两个问题。


第四,12个新区同台竞争。


◇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详见第84-95项)


12个新区分别是: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肇庆新区。


红得发紫的,当然是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与珠海横琴也颇具声势。其它新区则尚在培育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东莞滨海湾新区,它处在广州与深圳的交汇地带,有明显的地缘优势与更高的成长性。


第五,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的购房需求有望被激发。

◇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租房)政策。(详见第70项)


今天主要是划重点,以便大家更快速地掌握《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