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03:不战而屈人之兵

谋攻篇03:不战而屈人之兵

00:00
16:2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上一讲,我们讲到要永久地消灭你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变为你的朋友。而在这一讲里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我们特别熟悉的孙子的一句话。


孙子说: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的意思就是: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过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孙子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国内外战略家们谈论最多的一句话。


说到战争,在一般人看来,对抗双方必须经过激烈拼杀,精疲力尽,最后先倒下的那一方被迫向另一方俯首称臣。可是孙子不这样看。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目的就是为了迫使对方妥协,接受自己的条件。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是不费气力,对方也没有太多损失的情况下实现好呢?还是花费很大气力,对方也遭受很大损失的情况下实现好呢?孙子认为是前者,并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思想。


这正是孙子战略思想比别人高明的地方。这一思想提醒我们:当发生对抗的时候,不是盲目而上,一拼到底,而是思考如何通过更为容易、代价更少的方法去达成目的,最好是不通过实际的交战而达成目的。


听到这里,你可能就会问了:不通过实际的交战能够战胜对手吗?当然可以!我们都知道“四面楚歌”这个故事,汉军就是用了一支歌曲彻底瓦解了楚军。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这并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这是一个“将争谋”的战略问题,需要通过战略领域的对抗来实现,需要很高的战略智慧来运作。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胜利是力量较量的结果,也就是说,双方不经过力量的较量,任何一方也不可能获得胜利。这里所说的“不战”,只是说没有发生力量直接的碰撞,即战场上的拼杀。


从战略上看,对抗的双方其实已经发生了交战,只不过这是一场“寂静战场”力量的较量,是双方潜在地运用力量作用于对方意志的较量。所以说,“不战而胜”,并不是强调“不战”,而是侧重于谈战略层面上的交战,突出在“实战”之前,力量间接接触方式的“先战”。


我想用中国古代墨子演兵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当时,楚国的公输般发明并制作了攻城用的云梯,准备用来作为楚军进攻宋国的利器。当时楚强宋弱,形势对宋国非常不利。墨子得知后,急忙赶到了楚国,力图说服楚王和公输般放弃进攻宋国的计划。但是,楚王和公输般仗着自己拥有新型的攻城武器,不为墨子的游说所动。


于是,墨子就邀公输般在楚王面前进行一次模拟性的对抗。他们用衣带围了个圈,当作一个“城池”,用木片当作攻守城邑的“武器”。结果,公输般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可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最后墨子获胜,迫使楚王放弃了侵宋的计划。


从实际作战讲,楚宋两国并没有交兵,没有发生实际的力量对抗。但从战略上讲,楚宋两国的力量已经得到显示,力量的对抗已经潜在地、无形地发生了,楚方感知到了对方力量的存在,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墨子演兵,以威慑之,化解了楚宋战争。这个实例说明了以非战争方式运用军事力量取胜的可能性,说明了威慑的作用。


就战略而言,显示力量,是运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战略对抗中,许多运用力量的艺术就体现在“力量”的显示上。中国战略所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要求,更多地不是表现在实际运用力量上,而是表现在如何显示力量上;其决定胜负的作用点,更多不是体现在战争有形力量上,而是战争决策者和指挥员的无形的意志上。


下面,我想专门谈谈这个作用点的问题。

为了更进一步认识“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还有必要搞清楚力量运用中,最终战略作用点的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为了达成战略目标,其运用力量的战略作用点是在改变对方力量上,还是在征服对方的意志上,这两者哪个是手段,哪个是目的?


这个问题在战略领域中并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清楚。一些人常常从力量对抗的有形结果上认定战略目的,为了改变力量对比而运用力量。实际上,战略追求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力量对比,其最终目的是征服对方的意志,迫使对方服从。中国战略家们是从战略的最终结果上认定战略目的,是为了改变对方的意志而运用力量。


中国古代战略以“攻心”为目的来运用力量的指导艺术,远远要比其他国家以“制力”为目的来运用力量的指导艺术要高明得多。这一点,连许多西方的战略家都不得不承认。


利德尔•哈特是一位英国著名的战略学家,学习并深入研究过中国的《孙子兵法》,对孙子的这一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强调“最佳的战略目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他撰写的《战略论》这本书当中,有《战略理论》和《战略与战术实质》两个章节。


在这些章节当中,利德尔•哈特多次批评了克劳塞维茨所说的“在战争中,只有决定性会战才是最主要的目标”,“只有在大规模会战中才能决定重大的胜负”的这些思想,以及克劳塞维茨所说的那种“以流血的方式解决危机”的做法。


在《战略目的》一节中,利德尔•哈特就指出:“事实上,即使把决定性的会战(战斗)看成是战争的主要的目的,而战略的目的仍然是要使这个会战(战斗)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不过,条件越是有利,则进行战斗的成分也就会相对地减少。所以,最完美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法国战略理论家博福尔在谈到《战争论》时也说过两段话,也深刻反映了我们上面所说的意思。他认为:“十分明显,像克劳塞维茨提出的‘决定胜负是会战中胜利的结果’这个方式并非对所有的目标都适用”。“在这种意志的辩证法中,当对敌人已经产生心理效果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那也就是说,他深信再发动和继续斗争都是无用的了。”他还说:“如果能从正确的角度,也就是从敌人心理反应的这个角度来观察问题,则对于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就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创造、继而利用一种情况使敌人的精神大大崩溃,足以使它接受我们想要强加于它的条件。这就是对立意志辩证法中的基本原则。”“战略的艺术就是要从所有可供使用的手段中,选择最适合的手段,并且配合使用,使它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足以达成所要求的精神效果。” 


我认为,中国的“全胜”战略思想明确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在对抗中,改变力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从意志上征服对手,才是目的。这一观点在现代条件下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证实。例如,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随着核时代的到来,军事胜负的传统概念已经过时,“打赢”或“取胜”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即谋取上风或优势的过程。


所以说,孙子所说的“全胜”,是一种着眼长久的彻底的胜利,是一种着眼实现更高层次战略目的的胜利,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西方现代战略家们,将孙子的这一思想与克劳塞维茨的思想作了比较,惊异地发现他们一向奉为真理的战略观点原来是错误的:战争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赢得和平。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征服对手的意志,迫使对手接受自己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力量实际较量迫使对手屈服,也可以通过力量的显示等间接作用来让对手屈服。显然,运用力量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调的是一种最大限度避免战争之害的、更高明的运用力量的战略思想。


不战而胜,是一种典型的理性竞争思想。依据这一思想,我们会认识到:力量对抗的目的并不是消灭力量,而是征服对方的意志,达成自己的目的。理性竞争的战略家的成就感,不是表现在力量直接的硬性对抗上,而是表现在围绕达成目的的力量运用上,只要力量运用巧妙,完全可以“不战”而达成目的。这种“不战”之“用”,才是对力量最高明的运用。


按照孙子“不战而胜”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竞争行为,人类社会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将战争形态由“有形”转化为“无形”,将军事力量的使用更多地由“直接”转化为“间接”,这无疑对最大限度消除战争之害是非常有益的。


说到这里,有朋友会有这样的困惑:孙子说的这些道理没问题,我们都能懂,我也想不战而胜,也不想和对手打就能赢他,可总觉得太理想化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请问:在现实中,我们能做到像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能,绝对的能。我们在下一讲,就会听到孙子给出的具体的答案。


本讲结束,我想送给你的一句话是:战争是什么?就是运用力量达成自己战略目的一种军事行动,这种运用,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战略高手,更重视的是那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运用。

谢谢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深邃而幽远

    洪兵老师,您讲的是战略上最根本的“道”,只有掌握战略上最根本的“道”,才能做到灵活运用,这是我的理解!

  • 庆熙_yc

    看看现在俄乌局势,简直太对了

  • 震权

    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征服对手的意志,迫使对手接受自己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力量实际较量是对手屈服,也可以通过力量的显示等间接作用来让对手屈服(意志上征服对手)。 战略高手,更重视那种无形、潜在的力量运用。

  • 硅基爬虫

    最早的军棋推演哈哈哈,貌似现在还有一款叫《墨子》的兵棋推演软件

    硅基爬虫 回复 @硅基爬虫: 打错了,兵棋

  • yi_5r

    高启强完全没掌握这个道理,读孙子兵法读了个寂寞

  • 王小喵M8

    唐朝唐太宗时能彰显国威征服小国尽量不打仗。打完仗还要费精力去巩固小国的管理,不如搞边境贸易改变边境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让他们安分。

  • 德佑众团房产赵华

    老师好

  • 德佑众团房产赵华

    讲的真好

  • 申晨熙阅读

    这一集听了个寂寞,解说了个啥,讲的太模糊了

  • 月亮晒黑

    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进行的方法有刺杀舆论宣传,暴力恐吓,经济战,联姻,内部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