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在上一集里,我们了解了如何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来确定战法。在这一集,我们将要谈一谈将帅的作用。孙子多次强调将帅的作用,可见他对将帅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孙子说: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辅:指古代车上的辅木。在中国古代,辅木是安装在车子上的一个重要设备,“辅”与“车”两者必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能使车辆正常安全地运行。所以,中国古人有“辅车相依”的说法。周:是周密的意思。
用现在的话说,孙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所谓将帅,就像是国家的辅木,辅木设置运行得周密可靠,则国家定会强盛;辅木设置运行得有空隙不牢靠,国家就一定会衰弱。
如果与下文联系起来,孙子这里所说的“国”,有特指“国君”的意思。实际上,孙子在这里是用一种比喻的方法说明国君与将帅的关系。 “辅”有国君助手的意思。
对于国君而言,将领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国古人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许多重大危机和濒临绝望的险情,由于优秀将领指挥得当,得到了化解,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但是,也有许多高明的战略计划和即将到手的胜利,却因昏庸将领的错误,为敌所乘,由安转危,由胜转败。
作为将领,他是国君意图的执行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领域的指挥者。他是国君的左膀右臂,是国君智慧与能力在实际过程中的补充和延伸。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求将的故事,如曹操为了挽留住关羽,宁可损失自己五员大将。有些君王,为了争取或留住一位名将,绞尽了脑汁,用尽了手段。
说到求将,很多朋友会想到中国楚汉相争的一个故事,就是萧何追韩信故事。韩信是一员名将,谁要得到他,就会赢得天下。一开始,韩信在楚王项羽的军中任职,只做了一名小官。他曾经多次向项羽献计,都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
他心灰意冷,投奔了汉王刘邦,可仍然坐冷板凳,甚至连刘邦的面都见不着,没有人重视他。在汉王的军中,韩信只是一名管理军需仓库的小官,不仅费力,还不讨好,不仅不讨好,还差一点被杀掉。在临刑之前,韩信是满肚子的不甘心,大喊了一嗓子:老天为何要亡我!
不想,这一喊惊动了一位贵人,这人叫夏侯婴,是刘邦手下的高官,可以与刘邦说上话。夏侯婴发现韩信与众不同,便救下韩信,又把他推荐给刘邦,可还是没有入刘邦的法眼。韩信仍然还是管后勤,只不过官职比以前提升了几级。
但机会总会有的,金子也总会发光,韩信的才能终究被刘邦最亲信的大臣萧何发现了。不过,尽管萧何也极力推荐韩信,可他还是得不到刘邦的重视,韩信还是继续做冷板凳。最后,韩信终于呆不下去了,他逃出了军营。
萧何得知后,立即去追,封官许愿说了一大堆好话,把韩信劝了回来。萧何晋见刘邦,说你要取天下,必须用韩信,而且还要重用,拜为大将。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刘邦决心重用韩信,设坛拜将。于是,有了韩信助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的一段佳话。
说到这里,刘邦当时下这个拜将决心极不容易,因为韩信当时名不见经传,寸功未立,凭什么当大将,能服众吗?韩信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有没有真才实学并不清楚,把整个军队都交给这个逃兵,岂不是太轻率了。
的确,韩信拜将,汉军有很多人不服。可刘邦就是刘邦,一旦决定用将,那在关键的时候和关键的人才上,他一点不糊涂,他正是借助了韩信,成就了一番千秋大业。这就是孙子所说的“辅周则国必强”。
那么影响国君与将帅之间关系的隐患又是什么呢?就是来自于国君不知军,来自于国君的瞎指挥。这正是孙子下面所说的意思。
孙子说: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意思是: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种:
第一种: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谓之进”的“谓”字当“使”字讲。“縻军”的“縻”字是“羁绊”、“束缚”的意思。
孙子这句话意思是: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
军队在战场上的进与退,是由战场上的许多因素决定的,这里面有地形的因素,也有敌情的因素。这些情况,亲临战场的将领们最清楚,而在后方宫殿里的国王并不太清楚。这时候,国王只是凭感觉命令前方军队的进与退,这就是瞎指挥,就会束缚军队。
第二种: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同三军之政”和下面一句“同三军之任”的“同”字是“干预”的意思。
孙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
这种情况很多,一些国王总是对军队内部的事务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搞得下边的将领不知所措。国王在这方面干涉最多的是一些人事的任命,突然间,任命一名将军;突然间,派过来一名监军;突然间,又罢免了一名将军,甚至把主帅都给罢免了,搞得整个军队找不到北在哪里。
第三种: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孙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惑。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战场上的将军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和军队的部署。可是,在后方宫殿里的国王,并不知道前方的情况已经变化,还是按照老套路去命令部队,肯定要出麻烦。
甚至有这种情况,前方战场情况变化,很多原来设想的方案,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可国王的命令来了,把过去时还当成现在时,搞得在场的将军们哭笑不得。
孙子说完以上三种情况,做了一句总结说: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乱军引胜”的“引”在这里指“自我失去”,有古人将此语注释为“自乱其军,自去其胜”。
孙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军队打仗,最害怕的往往不是当面的强敌,而是后面的权势;最害怕的往往不是当面强敌的进攻,而是国王盲目指挥而导致的自乱阵脚。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在强调:将帅与国家的关系最主要地表现在将帅与国王的关系上,发挥将帅的聪明才智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王与将帅的关系。
战争中,好的智谋,多出于前线的将帅。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将帅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苦思冥想设计出来的战略无法付诸实施,均由于国王盲目武断的干预。因此,国王千万不要胡乱发令,影响将帅的指挥,要给将帅充分的权力,要给将帅留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解放战争时期,一位美国将军评论为什么共军胜而国军败,原因是蒋介石有飞机,可以到处飞来飞去瞎指挥。
先不管有没有飞机,蒋介石越级指挥的毛病确实是有,我看过许多国民党军失败的战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蒋的瞎指挥,他一会说东,一会说西,搞得下边的将军无所适从,他甚至直接打电话越级指挥下边的师长或团长,这种做法,让他下边的战区司令怎么当。
话又说回来,将帅是国君的助手,必须尽职尽责,不要顾虑太多。后面,孙子还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一说。处于对国家安全负责,在前线的将帅们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战略决策,掌握自己必要的指挥控制权力,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乱军引胜”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许多战争失败,并不是出自于国家实力衰弱,也不是出自于将帅指挥失误,而是出自于国君的干预。甚至有这种情况,前线将帅明明知道按照国王的号令去做就是死路一条,但也不得不朝这条死路迈过去。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些高明的战略家,常常把很大的功夫下在对方国君的迷失上,通过“激”、“诱”、“吓”等多种手段,导致对方的国君“縻军”、“乱军”,使之自取败亡——这恐怕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良策。
接下来,我想专门分析一下,国王为什么会去乱军,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王对下面的将帅不信任,总是疑神疑鬼,这样不放心,那样也不放心,所以就经常亲自去指挥。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很是勤政,经常工作到很晚,一心要治理好他的国家。可就是有一个毛病,疑心太重,谁也不相信,结果与下边的将帅失和,乱军国亡。
第二,国王总是认为自己最棒,自己最正确,所有的将领都不如自己,总想着要高人一头地去掺和掺和,结果也是个乱军国亡的下场。希特勒就是一个这方面的典型。
第三,国王本身并不想乱军,可是架不住身边的小人总是叨叨不休,最后听信了小人的馋言,落了个乱军国亡的下场。南宋的国王听信秦桧的馋言,错杀了名将岳飞,就是一例。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想专门说明一点,对于孙子的这段话,我们应当全面地去理解。国王不该管的去管,这叫乱军。可是有许多情况,国王应该管而去管,这就不叫乱军,而是尽职尽责。
战场上军队是进还是退,战场上的将军有其战术的考虑,可是国王有着战略的考虑,战术要服从战略,将军这时尽管有些不理解,但对国王的命令一定要执行。
军队的这名将军是用还是不用,有时候国王的考虑也并不是错的,他要从整个国家和军队的权力结构去考虑这个问题,他也可能发现这名将军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可重用。所以,对国王是否乱军,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说心里话,孙子说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国王,还是下边的将帅,都很难处理。恰恰正是因为难处理,我们才应该更好地去研究。
本集结束,想送给你的一句话是: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该管的不管,是失职;不该管的去管,是乱军。
比如冷鸟的粉丝管冷鸟叫了那么多年的冷鸟。 结果林鸢的偶像,另一只冷鸟,说了一句我也叫冷鸟,你不准叫了呀,这种开玩笑的话。 然后冷鸟就不叫冷鸟了,对着粉丝开火,不让鸟蛋们叫她冷鸟了。 呀!
希望出书啊 直接拷贝就行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用人不疑。
谢谢,老师
早上好:老师
好
千里马遇伯乐
老师,夏侯婴跟韩信有些故事?你哪本书听到的?
哈哈哈,把演义当事实说不太好吧。
谢谢洪老师,这么晚更新课程!
洪兵教授 回复 @白楚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