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挑战自由深潜的人类要经受哪些考验?

第十二集:挑战自由深潜的人类要经受哪些考验?

00:00
13:23

今天的故事,我要从一名极限运动员说起。


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常常通过一些极限的方式去探访或解决。对于海洋就是这样,就在科学家试图开发研制出足够强大的技术设备,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的同时,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赤手空拳地亲自去挑战大海。潜水极限运动员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那么,人类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深入到海洋世界的哪个位置?我们能够亲眼直接看到的海底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并不打算成为一名潜水极限运动员,就让今天的这位勇士,来一一为你解答吧。并且,我还会为这位勇士,找来一位同伴,它是一头抹香鲸。你知道,抹香鲸和人类一样,也是哺乳动物,然而,它却可以深入到2500米的海底世界,而人类呢?听我慢慢给你讲。


 


经过反复多次的测算,我们的科学家发现,大海的深度是从大陆向海洋深处逐渐加深的,海底,和陆地一样,也是具有复杂地形地貌的水下世界。从海平面往下200米,这一片海洋生物种类最繁杂、数量最丰富的区域,是大陆架,我们熟悉的那些海洋生物,大部分都来自这片领地,这也是我们常常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美丽海底世界的主要场景。


位于海平面以下200米的大陆架,这个位置,也恰好大约是潜水极限运动员依靠自身的力量,所能到达的最深处。和能够继续下潜至2500米深处的抹香鲸比起来,人类只能自叹不如。


如果你能跟随这位空身下潜的人类勇士,一步步进入海洋深处,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海洋将对人的身体,作出如此多重、如此严峻的考验。


 


和抹香鲸可以在海洋的任何区域自由来去不一样,人类并不能在任何开阔海域做自由深潜的极限挑战。我们通常会挑选一些特殊的海域,而大自然也非常贴心,真的能够提供出一些恰好符合人类需求的海水区域,专供我们去深入体验、挑战极限。蓝洞,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海域。


说起蓝洞,你可能不太熟悉,在地球的很多地方都有蓝洞存在,对于自由潜水极限运动员来说,“蓝洞”是梦想之地,是能让他们带着“朝圣”的心情前往的地方。地球真的很神奇,会造出这种深蓝色的,就在海洋中心,却与海洋完全隔绝的世界。它安静地深入海底二、三百米,没有浪,没有流,甚至没有温层的变化;当然,由于严重缺氧,蓝洞里也无法支持海洋生命的存在。这样的条件,为空身下潜的人类,隔绝了许多干扰和危险。


 


对于“人类究竟能够依靠自身,下潜到多少米深的海底”这个问题,人类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在不断改变的。在自由潜水运动史上,100米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数字。科学家与医学家曾经断定,人类无法自行深入到100米以下的水底,直到1976年,法国人马犹无限制潜水越过这个深度,从此立下一个令所有自由潜水运动员都想挑战的标杆。


对于抹香鲸来说,来到海底100米的世界,是如此轻松和惬意的事。在这里,阳光可以透射进来,植物依靠光合作用获得能量。你还能看到绿色的植物,而不是继续往下走的棕色植物,你也能更多享受到花团锦簇的海底美景——岩石中,砂石里长着厚厚的海藻,四处布满了海葵、螃蟹等等。海藻、水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为整个海洋食物链提供了大部分的能量,许多滤食性动物和食草动物,都享受着这些富含糖分和能量的食物,同时,它们也被掠食动物捕食。腐食动物等候着死去动物的尸体,如果尸体下沉,就会成为海洋雪,掉入更深的层区。


对于人类来说,空身进入这样一片海底世界,需要的是无尽的勇气、和专业的技巧训练。


你可能会想到,下潜到水下一百米,再返回水面,这整个过程所需时间不短,控制呼吸,是第一个需要面临的问题。没错,这就是运动员需要训练的第一项:哺乳动物潜水反射——和许多哺乳动物一样,人类也具有潜水反射的特质。当你在水中瞬间下潜,随着压力的增加,身体肢端的毛细血管开始收缩,血液会自动流向你最重要的那些器官,以此来节省整个身体的耗氧,确保运动员能在水下较长时间的闭气。


 


接下来,你会考虑到水下的哪个问题呢?随着下潜越来越深,身体将直接产生的最大感受,会来自于什么?是的,就是水的压力。


人类脆弱的耳膜是首先受到挑战的部位,随着水压变强,运动员必须利用技巧,解决耳压平衡的问题,让自己持续保持耳腔内外压强的平衡,否则就无法继续下潜。


另外,身体的柔韧性,也是运动员需要着力训练的内容,当人潜入水下,到第十米处时,肺就会瞬间被压缩至正常大小的二分之一,因此自由潜水运动员必须保证身体及肺部的柔韧性,以免在巨大的水压下受伤。


比较起来,愉快游弋的抹香鲸显得如此轻松,尽管它们也有肺,它们也会时常游到海面上去,像我们一样呼吸空气,但抹香鲸并不会担心,自己的肺会随着下潜,而被巨大的水压压碎。因为它的身体里会发生一种奇妙的变化:伴随着下潜,体内的气体会自动泵入血液和肌肉,而肺则几乎排空,这会带来什么好处呢,它血液和组织内的气体,会使体内压强变大,与外界海水的压强达到平衡。而抹香鲸身体的柔韧性更是不用多说,它们的肋骨是一种非常柔软的弹性物质,水压只会使肋骨发生弯曲,而不会受损。另外,它身体表面坚韧的皮肤也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而如果抹香鲸又想回到水面的话,把整个过程反过来操作一遍,对它来说也是轻而易举,它身体组织中的气体会快速进入肺部,减小组织内的压强,从而与外界海水减小的压强达到新的平衡。


对于人类,其实也有某种程度的相似。科学家曾经警告过潜水者,不能下潜到超过50米的深度,因为那是肺部到达残气量的最后时刻,此时如果继续下潜,肺部会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但接受过良好训练的极限运动员,能够在此时实现哺乳动物潜水反射,也就是,做到血液转移,在压力的影响下,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开始充满血液,由此将肺部保护起来。


事实上,很多自由潜极限运动员的失败,甚至丢掉性命,就是没能适当地应对海水压强,如果你去到比赛现场,看到那些经过下潜浮出水面后吐出鲜血的人,吐血,就说明他们的肺已经在巨大的水压下,受到了伤害。


 


如果你去看一看挑战极限的人,在暗黑的海底世界下潜,你会为这样的景象而惊叹。当他越过30米,浮力已经不起作用的时候,他开始进入自由落体状态,那就像是在水中飞行。那个在水底微光照耀下的人体,就像一个二维的影像,或者说,像一张幽蓝光芒下的黑色纸片,空旷幽深的水下,会让这一切显得瑰丽而奇幻。


当他达到自己设定的深度,触底回升的时候,挣脱地心引力、往上奋力攀升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当他回到70米左右的地方,随着氧气的逐渐消耗,二氧化碳在体内开始堆积,人会产生强烈的呼吸渴望。一定程度的氮醉也是时常发生的,那是因为肺里的氮气因为高压进入血液,从而对人产生麻醉作用。克服了这一切的运动员,继续攀升到水下50米的地方,他的脾脏会开始收缩,释放出很多富含氧气的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将因此而感到轻松。继续攀升到30米,这里是重新获得浮力、也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因为压力变化非常大。人显然无法做到像抹香鲸那样,迅速达到身体内外的新平衡,而是很有可能在接近水面的时候昏厥过去。


 


迄今为止,人类不依靠辅助设备,自由下潜的极限深度,据说已经达到了200米。这个对于人类而言的极限,却是最为丰饶的海洋生物世界。而对于世界第一的潜泳高手——抹香鲸来说,这里只是它的半路风景,它偶尔从这里经过,


上浮到海面去睡一觉,然后又再次经过,下潜到2000多米的深海,与大王乌贼拼斗一场、饱餐一顿。


也许有人会质疑,人类拼尽全力,不过能下潜到抹香鲸深海旅程的十分之一,挑战这样的极限,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说的是,人类其实一直在挑战极限,从自身的极限、到已知世界的极限、再到未知世界的极限……正如自由潜的极限深度,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被刷新一样,一切曾经的极限,当有人实现了跨越,也就不再是极限了。在科学领域的极限挑战,更是如此。而我们今天的一切,不就是这么得来的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橡树_xr

    好听好听,太好听

  • Elsa兜兜

  • Elsa兜兜

  • Elsa兜兜

    哈哈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