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2 | 金理:人生路上,你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路遥《人生》2 | 金理:人生路上,你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00:00
15:10

本集金句 



本集文稿 

1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金理,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路遥的代表作《人生》。


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早期,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回村当上了民办小学教师,他满意于这个既体面又能实现个人才华的工作岗位,但很可惜因为大队书记以权谋私,高加林下岗,在这段失意期间,与村里善良的姑娘刘巧珍相恋。不久机遇再次垂青,高加林重新回到城市,有了新的工作,他背叛了巧珍和城里的女孩黄亚萍发展出恋情。然而命运弄人,因为被人告发又重新被打回农村。自《人生》发表之后,关于高加林这一人物的讨论就掀起热潮:这是一位新时代的陈世美?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抑或是失败却让人同情的奋斗者?成长中的农村新人、知识青年……


其实路遥和高加林感同身受着同样的焦虑:他们出身在农村,是“血统农民的儿子”(所谓“血统农民”是指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可是远方世界早就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欲望,然而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也就是说,非农村社会根本无法接纳这些满腹才华又理想远大的青年人。高加林的性格和选择应该放在这样的出身背景和时代背景中来理解。


2

小说一开始,高加林民办教师的工作岗位被大队书记的儿子抢占了,高加林失业下岗,将这个悲惨的消息带回家中。当受到屈辱的时候,高加林和其父高玉德老汉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显现出历史进步性:高玉德苦苦劝说高加林不可轻举妄动,这种劝说浓缩了数千年来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存智慧——哪怕丧失尊严的底线,也要维持现世安稳;而高加林拒不认同这种方式,以强硬的姿态显示自身利益的不可侵犯。那么这种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集体化时期,每个人的生涯受到制度性规范的限制,几乎没有选择空间。比如,成分好坏决定着个人的政治前途;出生地限定了个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显然这又和一系列的福利相关联;地区领导掌握着分配工作的大权;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穿戴什么、与谁约会、何时结婚等都有一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指导标准。与此相对照,高加林形象的积极意义正显示出一种“进取的自我”的出现(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指年轻一代以精明的、律己的、积极主动的姿态来为自我发展开辟道路,为自我争取更多选择的可能,也愿意为此付出冒险的代价,投身未知的领域。当然这一“进取”姿态依然受到各种限制,但高加林具备了这种自觉性。尽管这一“进取的自我”要到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才在社会上蔚为大观,但是高加林显然预兆了先声。


如果说,高加林觉醒了的追求意识闪烁着时代光芒,那他的追求方式则映现了时代的阴影部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细节,看看高加林身上集中体现出的“负面性”。大队书记以权谋私将高加林逐出校门,高加林自然要奋起反抗,但他选择的反抗方式却令人不安:他立即写出一封求告信给时任副师长、退伍后位居劳动局长的叔叔……也就是说,当“我”遭到权势的打击之后,乞求更加强力的权势来与之抗衡、为“我”出头。尽管这封信最终没有寄出去,但是高加林的再就业无疑是间接利用了与官员叔叔的裙带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借助这份裙带关系,高加林成了县委大院的通讯干事,但他获得这一职位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可能踢掉了另一个带引号的“高加林”呢?从高加林这段下岗再就业的人生轨迹来看,不公正的制度、或者说腐朽的“人情政治”没有终结反而不停在复制,而高加林是完全默认、领会、甚至能娴熟操弄这套伎俩为自身利益服务。


3

高加林重回城市的短暂经历和在刘巧珍、黄亚萍之间的爱情抉择,是这部小说的重头戏。我们不妨由此切入分析。几年前,我在复旦大学一门通识课上讲《人生》,有位90后的本科生发言,说因为内容涉及到同样的爱情困惑,是否可以把路遥当年的小说和当时很流行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结合起来讨论。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建议。《北京爱情故事》中最让我过目难忘的是这样一个“关节点”:拜金女杨紫曦与她所依傍的富二代产生矛盾,决意与前男友吴狄重温旧梦。吴狄手握戒指在楼下等候,这时一辆宝马驰来,富二代跳出来,嚣张而自信地告诉吴狄:他只要上楼和杨紫曦说一句话,杨就会乖乖地跟他走……当杨选择重新投入富二代怀抱之后,吴狄伤心地把戒指投入湖中。目睹自己好友受辱的一幕后,站在一旁的石小猛大喊一声:“我们应该让这个世界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能够干些什么!”


这是一个让我心潮澎湃的时刻:我原以为“新人”由此诞生,“逆袭”的故事即将展开……可结果让人倍感绝望,因为在我的理解中,所谓“逆袭”不仅是指底层青年“翻盘成功”,“逆袭”的要义在于“逆”这个字所宣泄出的冒犯、对抗和不认同,石小猛那句话原该表达的意思是:“你们”所掌控的游戏规则是“我们”不认同的,“你们”主导的“世界”也是“我们”不认同的,“我们”要在“你们”的“世界”之外,创造出另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美好的“新世界”。然而最终,石小猛全身心投入到他原先不认同的“世界”中,以更为娴熟的手法操弄原先为“他们”所掌控的规则来为自身牟取利益,甚至变本加厉。这哪里是“逆袭”呢?


回到小说,从高加林到石小猛,多少年过去了,底层青年就完全只能依靠强势群体制定的规则、先前那套不合理的逻辑来谋求自身利益,这里不存在“逆袭”,反倒是固化了原先那个世界的统治性,而社会环境却无净化的可能。


4

在批判了高加林一通之后,是不是可以再为高加林找回一些同情分呢?我们以下面这个情节来分析。


那天晚上,高加林和刘巧珍接吻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短暂的意乱情迷之后,高加林马上开始懊悔,小说里是这样写的:


他后悔自己感情太冲动,似乎匆忙地犯了一个错误。他感到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再说,他自己在没有认真考虑的情况下就亲了一个女孩子,对巧珍和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


请注意:高加林后悔的内容有两点,而这两点在他心目中是有先后排序的,他首先意识到巧珍有可能拖累自己,“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在警醒巧珍是其发展前途上的障碍之后,他再后悔“没有认真考虑的情况下就亲了一个女孩子”,有点不负责任。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去触摸高加林的性格:这是一个冷静而理性的人,步步为营,小心筹划,一直在为自己的未来人生作规划,不断提醒、反省自己不要走错。高加林这种冷酷而理性的性格,显然引起争论。也许感受到了舆论压力,路遥在一些场合曾经为自己和凝结着自己人生经验的高加林辩护,他说:“像我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一钱不值地被黄土埋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


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路遥会将柳青的话作为《人生》开篇的题词——“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也就是说,在《人生》中,高加林的“官二代”同学们黄亚萍可以错、张克南可以错,唯独高加林是不能错一步的,他付不起这个代价,没有办法挽回的。所以当县委机关的通讯干事这个机会闪现的时候,当黄亚萍出示着两人未来美好蓝图走进他生活中的时候,高加林是不会拒绝的,唯有背叛巧珍。


这种冷静而理性的规划人生,在必要时舍得放弃先前所有的性格,在此后的青年形象中不绝如缕地出现,比如前几年赵薇导演的电影《致青春》中的陈孝正,他的名言是:“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所以我错不起。”——这活脱脱就是我们这个新时代中又一个“高加林”啊!当年在高加林那里还遮遮掩掩的生存法则,在陈孝正这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在赤裸裸的“都市丛林”中,为达目的要有所牺牲,甚至不惜以“暗黑”的方式来确保不被淘汰出局。


从高加林到石小猛和陈孝正,这些底层青年和凤凰男,在没有其它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护佑的情况下,为了出人头地,只能一面承受伤害,一面施加伤害,——真的没有其它路了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肖申克的小锤子_o0

    “很多人厌恶特权是因为用特权的不是自己” (韩寒说的类似意思)

    残损的手掌 回复 @肖申克的小锤子_o0: 赞成。

  • S蕊蕊

    “人生路上,你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这个文案我给零分

    玄小男 回复 @S蕊蕊: 被压迫的时候,正常人都会想依靠更强的人还击。难道要更认命更踏实更勤奋么。。。。

  • 懂你_e5p

    其实,不论时代如何更迭变迁,底层青年人要改写现状和命运,真是太难了。

  • 散翎

    轮回不可怕,跳出轮回的人才可怕。身处轮回之中意味着人受困于眼界与见识只能固守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左冲右突、不得前进。只有跳出轮回才能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而绽放出那独属于自己的英雄之光,这些才是值得赞颂并尊敬的英雄

  • 松寒公子

    还是要相信,一切都在追求平衡,越往前走,世界对你越公平。

  • 叮叮猫和蛋烘糕

    人生常常有种荒诞感

  • 沅有芷兮澧有兰呀

    人生要在你怎么看,怎么追求。是物质决定尊严,还是精神决定尊严。我们是活给别人看的,还是活给自己看的。

  • 木木鸟

    非常喜欢金理老师的课,有深度,有温度,有时代感!总能牵引出很多思考与感慨!

  • 水雲燕

    一个渺小的个人,你让他如何对抗整个时代呢?只有适应,只能适应,别无他法。

  • 桀骜流年

    对于高加林,这种人,只能哀其不幸,反正争也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