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孔子说:“颜回啊, 他的心,可以三个月不违背仁德。其余的人呢,有的能做到一天不违背仁得,有的能做到一个月不违背仁德。”
仁就是把自己的频段调到与万物同频
本篇,小梁和大家一起学习《论语》中的——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像颜回这样的学生,可以处在仁的状态里长达三个月,其他人顶多持续一两天,仅此而已。”
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连续三个月,把自己的心放在透彻的光明中,与万物连接,与所有事情同频共振,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已达到了圣人的境地。
《阴符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力量放在一个点上,能量会放大十倍;如果连续三个昼夜都这样做,能量会放大万倍。如果连续三个月呢?其能量难以想象。小梁想用这句话,回应孔子说的“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我们常说,做人最重要的是学会制心一处。吃饭的时候,品尝淀粉经由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与消化,感受那股甘甜的味道;走路的时候,感受自己的左脚踩在地面,右脚跟抬起再落地,然后脚掌再落地……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专注于感受饭的味道,走路的时候专注于脚踩在地上的感觉,就会慢慢地把一个点的真实感受,扩展到对不同时间里不同事情的专注上。
我的老师蔡志忠先生说:“所谓的禅,就是对生活无限地‘zoom in’,就是镜头推进去再推进去的状态。如果你能把这个状态持续很长时间,它的复利效应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颜回把心调到仁的频段,并且不杂,能长达三个月,这是一种何等“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什么是仁?小梁认为,仁就是把自己的频段调到与万物同频,要么你的频段极宽,成为万物频段的最大公约数;要么你的频段极窄,成为万物频段的最小公倍数。
孔子对颜回的欣赏与羡慕
如果你看见一棵树的时候,能感受到它在风中接纳阳光,体会到它的孤独、它的坚韧、它对阳光的渴望,也能体会到它表面看上去很安静,底下却慢慢地把根扎到更深的土里的那种感觉。
如果你看见一朵云的时候,能把自己的心放在云上,体会云的空性,体会云俯瞰大地的视角……如果你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时随地与所有愿意连接的人、事、物进行调频,小梁窃以为,这种状态就叫“仁”。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孩子坐在你面前,当你因为股票狂跌,过去三年的工资在短短的一周内消弥殆尽时,她能全然地感受到你的绝望和痛苦,她的眼睛里散发和你一样的悲伤;股票回涨时,你变得欣喜若狂,这个女孩子伴随着你的频率,眼角和嘴角微微上扬,这时的她还需要多漂亮吗?还需特别性感吗?都不需要了。
反之,如果一个男孩子能全息地感受到女孩子的痛苦——当女孩子痛经的时候还强颜欢笑地跟大家吃饭、喝酒、做PPT,这时男孩子应该体会到她的痛,而不是说:“来,喝口热水。”这样的男人,女孩子是多么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呀。
这种状态就叫仁,颜回就是能把这种状态持续三个月的人。如果一个人能在这种状态里持续三个月,那么他的能量就像共振一样,会随着时间的累积指数性地加强频段,最终一定是充满法喜的。
孔子评价颜回:“颜回可以三个月不违背仁,一直处在这种频段里。”我都能隐隐地感受到孔子对他的欣赏,甚至是羡慕,因为这是圣人的状态。
致虚极,守静笃
有一个禅宗公案叫“顽石点头”,以前小梁不懂什么叫顽石点头,但现在慢慢地隐约感受到,当你充满欢乐的时候,周围的石头也能体会到你的欢乐。
很多人都说:“这似乎是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境况。”试一试,也许有一天你在思念一位朋友的时候,突然接到他的电话;或者你正在写文章的时候,想起这位朋友,还发现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你,这时你会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快乐?
如果能像颜回那样,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与周遭的树木、房屋在一起,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
如果我们能理解这种境况,就能理解为什么古人喜欢卧游——在床前挂幅《富春山居图》或其它山水画,侧身躺卧在床榻之上,看着这幅画,整个人的精神就像航拍的大疆飞机一样,已经飘逸在画里的松林、泉水和山坳之间……
反之,如果两个朋友借由同一朵花,感受到了共同的快乐,彼此之间心心相印,拈花一笑,这大概就是孔子羡慕的一种人生境况吧。
“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当我们放下对“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处于哪个时间段”“我处于什么境况”等这些所谓内在对自己的执着时,也许就能体会到物我两忘的境况了。
小梁有过一次类似的体会,在喝酒喝到微熏还没有天旋地转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可以随时融入到旁边的那杯酒里,也可以同时坐在这张桌子的不同角度,让自己的身体穿过桌子,当然那是一种精神体验,但非常接近物我两忘的状态。
我的一位朋友曾把喝酒喝到最舒服的境况形容为“形虚而神全”,感觉自己的身体是虚无的,可以穿透一切,你的精神不再被束缚在小小的腔子里,可以随时与周遭的一切调频成一体。
也许你觉得这种想法有点儿悬,但凡谈过恋爱的人,在最爱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错觉——当你看见心爱的女生在图书馆的那头,哪怕隔着整个图书馆,都感觉自己好像就坐在她身边一样,你可以感受到她的呼吸,甚至都能闻到她脸上香香的味道。
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如果有过,恭喜你,爱情的荷尔蒙就像茅台酒在我的身体里一样,产生了类似的状态。
只不过对颜回来说,他不需要借助酒精,也不需要借助爱情,他只需要让自己启动一个开关,就可以成为具有那种状态的人。这种状态很像将睡未睡时的状态,也就是脑波在θ波的状态。
把入睡的感觉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就能很快入睡
有一天,有位朋友给我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一个戴在手指上有很微弱电波的脉冲。当我们处于将睡未睡的时候,它会有点儿轻微的脉冲,然后你必须用大拇指和食指碰一下它,脉冲才会停止。
如果你每天在将睡未睡的时候,都做这样一个动作,重复很多次后,你再做这个动作时,大脑就会很快切入到将睡未睡的感觉。这是不是很高级呢?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催眠法。入睡前那种马上要睡的感觉,和我们看到一颗柠檬被榨出汁,唾液就开始分泌的感觉一样,因为形成了条件反射。
颜回经过长期的练习,也许找到了一种“致虚极,守静笃”的斋心方法(不仅可以写字,还可以静心的“守静笃”澄泥砚,现有少量现货,点击这里购买。);找到了随时把自己切到与万物互联的状态;找到了与喝了酒,或者沉浸在爱情最甜蜜时刻差不多的连接感,把这种状态幻化为对整个宇宙的态度,就叫仁。在道家,这种状态叫“虚”;在佛家,这种状态叫“法喜”。
以上仅是小梁的猜测。其实这是一个开放的猜测,每个人对这种状态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许它很荒谬,也许它很可笑。也许它是一个笨拙的中年人在谈过恋爱后,在喝过酒后,在看到一段特别有意思的文章后,在与人进行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交谈后,曾体会过的隐隐的、会心的默契和微笑,这也许就是孔子追求的仁。
可怕的是,他那可爱的学生颜回居然可以连续三个月处在这种状态里。
一位好朋友曾和我分享过他的体验,他说有一天,他读《六祖坛经》的时候,突然找到了那种感觉——整个人就像飘浮在水上,看见谁都觉得很美,恨不得在街上遇到向他招手的人,然后就把车停在路边,牵着那个人的手,带他走到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从没有过这种体验,起码应该知道,有人曾处在这样的状态里。在马上入睡之前,请记住这种感觉,把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就能很快入睡。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 Btw, zoom in...
不悔过去,不畏将来,当下。
终于听到清明梦
老师,啥时候梁祝老子
同频状态,很难得。内心将是多么的打开。
近期刚刚听到这段音频,请问里面说的,戴在手指上的脉冲叫什么名称,还能买到么?
感觉和徐文兵讲黄帝内经的梁冬是真性情
赞同👍这个方法高级😄👍
等你梁祝易经
念与念之间,呼与吸停顿的空隙是仁
我是陈春霖 回复 @过零丁洋_p0: 正是正是...那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