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秒懂!4+7药品带量采购是什么鬼(上)

带你秒懂!4+7药品带量采购是什么鬼(上)

00:00
09:23

在我们谈4+7带量采购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降价?政策如何推演?


了解一下世界上主流的药价谈判机制,一直都是谁买单,谁谈价格。但在中国不是。由于历史原因,三大医保加起来占医药市场约65-70%的消费,是中国医药市场最大的买单方,每一次医保的新增及扩容及支出增速,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药产业增速,历史上92年城镇职工、2003年新农合、以及20098500亿新医改2/3补需方,都曾直接拉动医药行业的高速增长。药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直接决定销售预期。那么问题来了,医保作为最大的买单方,一直有制定医保目录的权限,却没有谈判药价的权限。


我国的药价形成机制过去20年,一直执行的发改委根据成本加成定最高零售价、卫生部领衔各省招标采购定价格的模式。20年来降价从来都是的制药企业的主旋律。可是20年来,无论招标怎么改,药价还是降不下来,2012年前后天价芦笋片就是个典型案例。 20年的历史证明,招标制度不是降药价的解决思路,发改委也于2014年前后逐步淡出了药品价格管理


而医保作为买单方,过去20年,虽然不谈判价格,也不规定医疗机构使用比例的权力(医保甲乙分类影响不大),但确是拉动行业及公司增长的关键。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成立,8月三定方案出炉,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宣告成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形成谁付钱谁谈判的机制。


从医保来看,谈判权的建立分为两个方面:


对于重大疾病的创新药:国家医保直接谈判,最新的第三轮谈判目录纳入了17个创新药,其中有不少是刚上市的品种,一改原先上市多年都不能进医保、人民群众负担不了的现状,其意图很明确:对于创新药要迅速谈价格,提高可及性,这将直接拉动很多创新药的放量。


对于仿制药:医保最终的目的,要推行医保支付价格。过去没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招标体系只能按照质量分层,原研药和仿制药都不在一个质量层级进行价格PK,导致中国有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定义-原研药(过了专利期的进口产品),这些产品本应该降价,可是一直维持了很高价格。


对此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原研药原先20块,国产10块。医保支付价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降价,比如国产药降到5块,进口药降到8块,那我就定一个5块的医保支付价,以后都按统一通用名一个支付标准,愿意吃进口的自付3块。那么问题来了,这个5块医保支付价格怎么定出来呢?按照原先32个省的招标肯定不现实,也没有那么多人,流程太长,完全招完几年时间又过去了,必须从医保内部形成一个价格谈判机制,才有了目前我们所谓的这个4+7的带量采购的试点方案,也就是拿31个已经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试点。


二、4+7带量采购的制定


(一).方案内容


4+7带量采购的方案流程是在今年911日,国家试点采购办公室在上海召开工作座谈会上制定出来的。我们来看看整个带量采购具体流程:


1、通过质量和疗效评价的大陆生产商或总代理商参选报价;


2、3家以上企业竞标,低价入选,预计药价降幅为40%


3、2家企业竞标,应主动降价,预计降价幅度为20%


4、1家企业竞标,应谈判降价,预计降幅为10%


5、低价入围的企业,承诺给予60%-70%的药品销售量,并提前支付50%的货款。


其实也就是同品种之间取低价,不同品种之间比降幅。“4+7”城市联合采购办公室对拟中选结果进行了公示,标志着此项工作现在进入实施阶段。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降价减负是医药行业,特别是现阶段中国医药行业的主旋律。 我国药价调整历经了:发改委——最高零售指导价降价、招标部门——招标降价、医院——二次议价降价,且几段降价还(曾经)互有重叠,现在是国家医保局接管招标后的带量采购降价。可见,虽然是不同主体、不同形式、不同路径,但药品降价一直在发生。全球范围包括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原研药专利到期后,面对多家仿制药的竞争也只得大幅降价。与国外的差别主要在于,我国是通过行政手段引入竞争机制降价,尤其医保局带量采购的规则设置之首要目的主要是: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代更高价的原研药。药品会降价,且是全球性、持续性的,这是参与医药股时需要具备的投资心理准备。


对照过去,药企在面临招标时,只是会被限制数量。而以上带量招标最大的限制条件是多了一条---需要企业的中标文件里所提出的药品数量也必须要在规定时间里用完。最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政府要我们的药品企业:要么“薄利多销”,要么“厚利少销”。


前面也有提到,我国目前的药物买方正是国家医保,那么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了以上带量采购内容标准的药企才有可能获取大部分的市场,获取利润,并在医药行业里存活下去。这种新制度的推行,也就成了当下悬在医药企业头上的一把剑。  

12月6日“4+7”城市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在最终的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中,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成功率81%。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区间数据看:31个品种中7个品种降价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间的有12个,降幅0-40%之间的有8个。之前市场预期本次带量采购平均降幅在30%-40%之间,从预中标结果看整体降价幅度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