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文化课】第一〇二期 ●李笠翁论女子习琴

【古琴文化课】第一〇二期 ●李笠翁论女子习琴

00:00
12:25

李笠翁论女子习琴

清代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徐震写过一部《美人谱》,专论美女,认为美女需具有弹琴、吟诗、围棋、写画等十三个方面的技艺,弹琴则名列首位。说到女子弹琴,兰溪(今属浙江)人李渔则有十分精辟的论述。

李渔,字笠鸿,后字笠翁,一字谪凡,号觉世稗官、伊园主人、湖上笠翁、随庵主人、笠道人、觉道人、莫愁钓客,人们习惯上称他李笠翁。李渔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经济优裕,他从小天资聪慧,长大习诗书六艺,学识渊博。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在杭州的乡试中,满腹经纶的李渔却名落孙山,气愤地写下《榜后柬同时下第者》诗,云:

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诗豪。

携琴野外投知己,走马街前让俊髦。

酒少更宜赊痛饮,愤多姑缓读离骚。

姓名千古刘蒉在,比拟登科似觉高。

他那携琴野外投知己的悠闲气度,使他绝意仕途,成为一个杰出的文化天才。他多才多艺,集书画家、戏剧家、音乐家、美食家、出版家、园林家、美容家、服装设计家及业余发明家于一身,为中国文化做出卓著贡献。他在名著《闲情偶寄》卷三声容部,专论妇女起居生活的常识,可视作清代妇女生活研究的专著之一。

自古言女子无才便是德;李渔认为这话虽然近于情理,但又不是无故而说的,因为聪明多才的女子失掉节操的比较多,所以反而倒不如无才的能保贞节,这其实是古人因为气愤而说出的过激语言,就和男子因做官而得到灾祸,于是就把读书做官看成最可怕的事情,留下遗言告诫子孙,不要读书做官一样,都是因噎废食的说法。李渔进一步认为才德这两方面,原本不相妨碍,有才之女,不一定人人都有所谓不道德的行为;而那些贪图淫乐的妇女,也未必富有才情。故尔,李渔主张女子应该学习技艺,必须先学习文化,精通笔墨,还要精通乐器,善吹能弹,唱歌跳舞,以提高自身休养。李渔谈到以闺房中秀女来自许的女子,读书写字,丹青绘画,弹琴弈棋这四种技艺,都不能够缺少,但在学习琴棋书画这四种技艺时,可分先后缓急,必须要学的可以先学,对其余的若有能力和兴趣,不妨一项一项地学,四种技艺中有一种特别擅长,就可以称为才女了。对于女子习琴,李渔十分强调万万不能不学。

《闲情偶寄·声容部·习技第四·丝竹》中云:

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妇人学此,可以变化性情,欲置温柔乡,不可无此陶熔之具。。然此种声音,学之最难,听之亦最不易。凡令姬妾学此者,当先自问其能弹与否。主人知音,始可令琴瑟在御,不则弹者铿然,听者茫然,强束官骸以俟其阙,是非悦耳之音,乃苦人之具也,习之何为?

这段话的大意是,弦乐管乐当中,以古琴当推第一,古代器乐流传到今日而没有完全变化的,唯独只有古琴这一种乐器,其他都是末世的靡靡之音。女子学琴,可以陶冶性情。男人若要为自己构造一个温柔之乡,绝对不能没有这种陶冶性情的乐器。但是学习弹琴非常困难,能够真正听懂琴乐也很不容易。凡是想让美女娇妾学习弹琴的人,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是否会弹琴,主人懂得琴的乐曲,才能够让古琴在屋里占一席之地,否则弹琴的人弹出锵铿的音调,而听琴的人却呆若木鸡,茫然不知其韵味情趣,活像一具死尸一样站在旁边。这样琴声就已不是悦耳的音乐,而成为令人受苦的东西了,还学习它干什么呢!这里,李渔以琴为古乐正宗,是女子陶冶性情最理想的乐器,又强调主人善弹琴,方才教女子习琴。

有人就此问李渔:主人善于弹琴,方才可以让娇女美妾学习琴技。那么教她们唱歌跳舞,也一定要主人善于唱歌跳舞吗?男子汉大丈夫中,善于唱歌跳舞的又有几个人呢?

李渔回答说:不能这么认为。唱歌跳舞虽难于精通,却很容易一般性的了解。听到歌声悦耳动听,看到跳舞姿态轻盈,不需要精通歌舞,也能够领会享受,这就是所说的雅俗共赏。而琴音容易发出,但很难听懂它的含意,不是自己通晓音乐,就不会了解琴声所抒发的情怀。只有善于弹琴的人,才能听出其中的韵味。伯牙如果遇不到钟子期,司马相如假使没有得到卓文君,纵使整天弹个不停,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我看现在人们对于古琴,善于弹奏的很多,但能够听懂听出韵味的却很少;聘请名师教美妾练习弹琴的多,而真的能够借琴声来娱乐,不愧对司马相如、卓文君之名的却又极少。讲究实际而不追求虚名,这是我说这番话的本意。如果这家的主人善于弹琴,那么他的美妾就应该舍弃别的技艺,来专门练习弹琴。古人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的作用不是别的,而是使男女如胶似漆地融合在一起,和睦相处,夫妻之间取得感情上的沟通联络,从而永不分离。

说古琴有如此功用,则是李渔的生活体验,道前人所未道,将古诗描写的生活,上升为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古琴的功能,确实有新见。难怪文人余怀评论说:这些议论可以弥补嵇康《琴赋》中论琴的不足,补充韩愈《琴操》中所遗漏的内容。诚哉斯言。

李渔还进一步阐释说:在花前月下美好的时光里,在绣窗底下闲坐无事的时候,或者丈夫唱而妻子和,或者美女弹琴而男子聆听,或者夫妻两人同唱,声韵和谐,不用说身在这种境界里的人好像神仙一样快乐,就是画成一幅夫妇合操图,也足以让观看的人神魂颠倒,让那些精通音乐善于弹琴的男男女女顿生嫉妒之情。

上古时代的乐器种类十分丰富,但久而久之,琴作为清雅的象征,列于文人情趣的榜首,成为中国古代音乐乃至文化的代表,在琴上不仅蕴涵着传统的艺术风范,而且体现着中华国民族独特的人格理想和哲学思辨,故尔有在乐莫如琴的说法。为此,李渔还有令人茅塞顿开的见解,他认为弹琴实实在在能够养性,却不能凭借弹琴来行乐求欢,而唯有听琴才是正道。喜欢弹琴不如喜欢听琴,别人弹奏平和缓宽的音乐,而我就为他感到吉祥如意;别人弹奏急促细小的乐曲,而我却不必为他感到不幸,这样便是长期做了吉祥如意的人了。在听琴之余还略有些弹琴的技法而又想要有所表现,又何妨偶尔弹弹琴,只要不迷恋于其中到了废寝忘食而不能自禁的地步,那就是善于弹琴的人了。李渔所树立的用审美心理去创造生活,追求人类心灵和谐的人格风尚,表现出一种追求人的思想感情上的自由的人格力量,这也是对中国古代士人八音独钟于琴的一个总结,具有其独特的理性价值。这正是:丝竹八音琴为首,变化性情须习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心_慎言

    在乐莫如琴

    听友420218798 回复 @静心_慎言: k

  • 幸福快乐雪儿

    好听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