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文化课】第九十九期 ●徐上瀛鸣弦论琴况(三)

【古琴文化课】第九十九期 ●徐上瀛鸣弦论琴况(三)

00:00
10:02

徐上瀛鸣弦论琴况(三)


20206月,我将推出新一期的古琴线上课程。中级班教授《良宵引》《凤求凰》《阳关三叠》《关山月》,高级班教授《梅花三弄》《龙翔操》,线上课程可随时回放。关注微信公众号“雅风国乐古琴”,了解课程详情。

 

 

《溪山琴况》之所以取名为“琴况”,乃取状况,况味之义,意在将琴声、琴乐作为对象进行审美观照,玩赏其状况、意态,品尝其况味、情趣,而尤重在品尝其况味、情趣。正如徐上瀛自己所说:“琴音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


《溪山琴况》以“和”为二十四况中的“首重者”,“和”乃是二十四况总纲,“和”并不是徐上瀛最先提出的,徐上瀛的功绩,就在于他继承了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和嵇康、崔遵度等人有关“和”的见解,从弦、指、音、意四个方面,探讨了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古琴艺术总的美学原则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徐上瀛在“和”况中说:“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合,而和至矣。”这就是“和”的最高境界。所谓“弦与指和”,是说在演奏技巧上首先要达到对演奏技巧的自如运用与纯熟掌握,使“指”与“弦”处于和顺的关系中,详细探讨了如何循徽按弦得音以及不同指法的运用,要求琴曲处理要合乎乐音连句法、轻重、迟缓等形式的规范。所谓“指与音和”,是说在掌握纯熟技法的基础上,在演奏的音乐处理中,使琴曲的演奏既要合乎音乐的章法、句度,还要由此产生悦耳婉转富于韵味的情感音调,使技法的应用与琴曲的表现完美的结合起来。所谓“音与意合”,则是要求在琴曲的演奏中达到审美的境界“音”表达“意”,而不是停留在“曲得其情”的层次上,用音的精粹去体味意蕴的深微,进而强调“得之弦外”的重要性,认为表现了弦外之意,触发了人们的想象,オ能使演奏臻于出神入化的境界:映现山岳,就使人感到巍巍高山若隐若现;表现流水,就使人感到水势汪洋如在目前;意在寒冷,虽处盛夏酷暑,也会使人感到厅堂里积雪凝霜;意在温暖,虽处严冬凛冽,也会使人感到草阁春意荡漾。琴的魅力无穷无尽,简直不可思议。这才是“音”与“意”的真正统一。很显然,所谓“和”实际是如何正确处理古琴乐器、演奏技法、音乐形式美、艺术想象、演奏风格、表现内容、琴曲意境和情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徐上瀛以“和”况为二十四况之首,对其他诸况的论述,以“和”为纲,都是围绕着“和”况而展开的,他对琴曲演奏中弦、指、音、意及弦外之音相互关系的认识,也贯穿在其他诸况的剖析阐释之中。“静”况中谈操琴之“静”,是从“运指之静”谈到“声中求静”,又从“声中求静”谈到“希声”之静,也就是“心”之静、“神”之静。“清”况中又分别谈到琴之“清”、弦之“清”、心之“清”、气之“清”。“圆”况中专谈“指”与“音”关系,称“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全在圆满。”“健”况中又讲“弦与指和”“要达到”指必甲尖、弦必悬落”的技巧。在“轻”况、“重”况中,虽是讲弦上指下的取音之法,但其中的趣味变化,又无不与“和”相关,他说:“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特损益之,其趣自生也。”他又从弦、指、音、意的演奏技巧角度谈琴曲之“和”说:“要知轻不浮,轻中之中和也;重不煞,重中之中和也。故轻重者,中和之变音;而所以轻重得,中和之正音也。”在“润”况中,他认为“润”的美妙之处在于难达到中和的境界,说:“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于温润呈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论,这些充分反映徐上瀛在古琴美学和演奏理论上的系统性,对清代琴坛影响颇大,清初金陵派代表人物庄臻凤《蝶庵琴声十六法》,大多沿袭《溪山琴况》之说,清代琴家程允基《诚一堂琴谱》说:“徐青山《溪山琴况》二十四论精详明允,庄蝶庵所论略同。”清代广陵派大师徐祺、徐俊父子从《溪山琴况》中大受启发,不仅在《五知斋琴谱》中2大量加以引用,而且在琴艺实践中作了发挥,从而使《五知斋琴谱》深受琴家们的推崇,足以显示出《溪山琴况》对后世的重大影响。这正是:撷英华独步琴坛,论琴况泽遗后世。

 

20206月,我将推出新一期的古琴线上课程。中级班教授《良宵引》《凤求凰》《阳关三叠》《关山月》等曲,高级班教授《梅花三弄》《龙翔操》。关注微信公众号“雅风国乐古琴”,了解课程详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心_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