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寻找改变的着力点

第6讲:寻找改变的着力点

00:00
15:07

给孩子画一幅未来的心理画像

 

从宏观层面来说,培养内在动力,需要以终为始。在心中勾勒出我们的最终期许,或者说,给孩子画一幅未来的心理画像,这是我们想要抵达的终点,找到了这个点,就找到了我们要走的路。

 

有一位找我咨询的妈妈,孩子刚刚4岁,她就开始启动了堆砌教育资源的流程,给孩子报轮滑班锻炼身体协调性;报美术班培养孩子的美感;报钢琴班培养节奏感;报舞蹈班培养好气质;报小主持班培养好口才;报陶艺班培养创意思维;报机器人课,希望孩子尽早接触理工科的知识,理解编程思维。

 

这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对妈妈说,你的每个安排都那么有道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学会这些,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建议妈妈,给十年后的孩子画一幅心理画像,你希望他成为怎样的人呢?于是,妈妈开始逐条罗列:我希望他身体健康,我希望他心态阳光,我希望他保持好奇心,拥有探索精神,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希望他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希望他拥有很多真挚的朋友。我希望我们之间,拥有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我让妈妈比照,现在堆砌这么多教育资源,学了许多零散的技能,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当当的,他能否抵达这个终点?

 

逐条对比发现,身体健康的目标能基本达成,如果孩子上了很多没有兴趣的兴趣班,最终,可能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就像我们见过的很多孩子一样,最终反倒是厌学的。时间安排的这么紧凑,通常,孩子都生活在家长的催促和提醒当中,最终发现,孩子跟父母关系紧张,没有能力安排好基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没有时间交朋友。

 

妈妈说,这幅远景图太可怕了,这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于是,我们根据这幅心理画像,以终为始,重新规划教育路线。第一,爸爸妈妈透过学习,给孩子爱与支持,努力建设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第二,始终参与体育运动。第三,趁着孩子年纪小,逐渐放手,包容暂时性的混乱,教会他安排日常生活;第四,给孩子选几个玩得来的朋友,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第五,跟随孩子的好奇心,展开学习之旅,把孩子问的有价值的“为什么”都记录到一个本子上,比如,最近记录的问题是:玩具小人儿能飘在水上,梨为什么不能飘在水上?最终,选择孩子最有兴趣的主题,给孩子报课外班。

 

妈妈很兴奋地说:“有了这个远景规划,我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感觉自己在教育中,有路可走,而且很清晰,像是有了五条并行的轨道,我每天都可以审视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生偏离,就能及时调整,我稳稳地走在这条路上,未必走得很快,但一定可以抵达远方。”

 

看到妈妈有了这份确信,我调侃说:“如果这五点你都做到位,你家孩子想不成为学霸都难。”

 

当然,这个孩子还处于幼儿园阶段,有巨大的调整和塑造空间。如果是小学的孩子,我会建议父母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小学阶段,孩子有了作业,特别是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热情,本身比较磨蹭,相比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对小学孩子适度放手,陷入混乱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这会让家长左右为难,放手吧,当下的局面很难应对;不放手吧,孩子的自觉性越来越差。虽然很难抉择,但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一点,孩子越长大,改变的成本越高。因此,家长要准备足够的耐心,以我的咨询经验来看,有时候,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三五个月。

 

到了小学阶段,孩子的课业任务,会很大程度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极端的情况,就如网上的段子,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到了心梗的地步。于是,课业任务和亲子关系本末倒置。我在咨询中反复提醒家长,按重要程度来说,亲子关系永远大于课业任务,不要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能量都消耗在课业任务上。相反,如果把亲子关系建设好,课业问题会发生自然的转变。

 

另外,小学的孩子,已经不再追着爸爸妈妈问“为什么”,因此,不必刻意地做一个为什么的本子,但父母可以在日常的聊天中,很自然地侦测孩子的兴趣,给孩子准备好学习的资源。比如,当一个小学的孩子,跟妈妈讨论北大清华哈佛剑桥的时候,妈妈及时给他准备了关于世界名校的小课程,孩子就非常感兴趣,还嘱咐妈妈,要多帮他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等孩子到了中学阶段,自主性更强,最排斥父母的越界和干涉。通常,孩子爱好什么体育运动,交什么样的朋友,都不让父母介入。到了这个年龄,孩子的生活安排能力和探索精神,都基本定型,能改变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中学的家长,要学着尊重孩子,哪怕孩子的某些方面让人不甚满意,也要提醒自己一点,他今天的行为,是我们过往塑造的结果,如今,对孩子的影响和塑造,已经过了高峰期。当然,不是说一点空间都没有,但是,我们不要过度期望,导致跟孩子产生权力斗争。

 

相对比而言,有最大改变空间的,反倒是亲子关系。到了中学阶段,我们跟孩子,要逐渐过渡到成人之间的相处状态,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时候孩子处于青春期,他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比较动荡,因此,我们要更多的给到孩子稳定、支持和欣赏,控制我们指责和批评的冲动,信任时间的力量,最终,靠彼此关系的质量,托举住孩子的成长。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以终为始,找到宏观的着力点,找到通往未来的路。我们再来说说,在微观层面,在起床、早餐、上学、放学、做作业、玩游戏、睡觉这个极其雷同的日常生活中,怎么找到着力点。

 

像前文家长说的那样,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着力点,又急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就会走入一个误区,要么大刀阔斧,要么另起炉灶。比如从每天严格监督学习,到突然全面放手,一点过渡都没有;又比如,忽然心血来潮,给孩子做个惯例表,说要全面培养孩子好习惯,评分,约定奖惩原则。给孩子的感觉,他的世界里发生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把孩子的内心搅得一片混乱。

 

不管是大刀阔斧,还是另起炉灶,我都很反对。我主张,在不打破日常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如果用一句古诗来形容,那就是“润物细无声”。大部分找我咨询的案例中,孩子都不知道咨询这回事儿,通常都是我跟父母讨论,对日常生活进行微调,父母改变了,家庭氛围改变了,孩子很自然地跟着改变了,他自己对改变的原因浑然不知。

 

 

写亲子日志,标记感受

 

在微观层面,寻找着力点的方法,概括一下是写简写版的亲子日志,标记感受。

 

在教育咨询中,我会要求家长写详细版的亲子日志,很多家长一天能写三五千字的记录,我透过这个日志了解家长和孩子,还原教育互动的场景,所有的讨论和改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是家长寻求自我改变,不必写这么详细的日志,但我非常建议写一个简写版的日志。这个日志可以写在电脑上、手机上,或者纸质的笔记本上,简单记录当天的亲子互动,这个记录不为了给别人看,自己能看懂即可。

 

跟孩子朝夕相处,还要写日志,也许你会觉得多此一举。其实,这非常有必要,以我见过的家长来看,许多家长晚上写日志,都记不起白天互动的细节,常常记不清说了什么话,记不准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不信的话,请你回忆一下五天前你跟孩子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儿。你会发现,隐约记得,但常常一片模糊。如果在事实层面,就已经发生了偏差,那么,一切培养内在动力的行为,都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吃苹果999666

    抓住感觉这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