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对策来自感觉

第9讲:对策来自感觉

00:00
14:40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办法和对策,是怎么从感觉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既然把感觉看做土壤,那么,一个土壤颗粒,不足以支撑植物的生长,一个单点感觉,也不足以支撑办法和对策的产生,因此,我们要保持对孩子的连贯感知。

 

所谓的连贯感知,就是把孩子的感觉,看作是一条不断变化、高低起伏的曲线,我们要跟住这条感觉线。

 

当然,也许你会觉得这条感觉线很难找,其实很简单,感觉的点,足够密,就连成了线。因此,感觉线的关键,是要找到足够多的感觉的点。

 

 

其实,感觉的点也不难找,但是,容易浮于表面,或者陷入单边政策,对这个点的感觉不够客观,只看到家长的感觉,没有看到孩子的感觉。

 

举个常见的例子,孩子会跟家长分享零食,但很多家长本能地说:我不吃,你自己吃吧。如果把这看做一个感觉的点,那么,家长沉浸在自己的感觉里,觉得自己不爱吃零食,或者对孩子好,让孩子独享零食,自认为这样的回应没问题。

 

在这里,我们不妨换一个感知方式,从孩子的视角切入,并且,形成画面感,或者类比自己的相似经历。

 

孩子吃到零食,觉得香甜美味,这时候,联想到妈妈对自己的好,内心涌动着幸福感。对妈妈的爱,超越了对零食的爱,孩子给出的,不单单是一个小零食,还有对妈妈的无限宠爱。看着妈妈吃零食,比他自己吃了还开心。这本是跟妈妈的一次诚意满满的互动,如果被拒绝了,孩子会有巨大的失望,这也斩断了彼此的情感流动。

 

当我们把一个感觉的点,看得这样丰富而又完整,就会明白,拒绝是多么糟糕的回应。

 

由此可以看出,对一个点的感觉的深度不同,产生的对策,可能会完全相反;那么,可以想象,对孩子整条感觉线把握的差异,产生的对策,可能是天渊之别。

 

在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是关于我小侄女写作业的,透过这个例子,我来描述一下,我是怎么找到这条感觉线的,并且,这条感觉线又是怎么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对策来的。

 

去年夏天,我带着一拨朋友回草原玩,当时正值暑假,也带上了我小侄女。我们同行有七八个孩子,到了草原上,这些孩子全部放飞自我,白天,就在草原上奔跑嬉闹,采野花,抓蚂蚱,玩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跟着酒店里来自天南地北的客人一起,参加篝火晚会,不管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大家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起极其不标准的蒙古舞,感受草原民族的豪迈和奔放。

 

我们在草原上玩了整整一个星期,感觉我小侄女特别独立,我还跟好朋友开玩笑说:带着我小侄女,简直是零负担啊,生活玩耍全都自己搞定。这中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有一天下午,所有的孩子一起抓蚂蚱,在草原上大呼小叫,特别开心。他们用矿泉水的瓶子装蚂蚱,最后抓了半瓶的蚂蚱,傍晚回酒店吃饭的时候,我小侄女坚持要把所有的蚂蚱都放了,别的孩子不同意,她就一个一个地说服,最终,把一个小哥哥说服了。她说:蚂蚱装在瓶子里会死的,你想,如果你的孩子被大怪兽抓去装在玻璃瓶子里,他多害怕呀,我们把他们放了,让他们回家找妈妈去。

 

草原上的印象,是我这一次见到小侄女的感觉线的起点。蚂蚱的事情,我后来常常回想起来,一个孩子能想出那么精妙的比喻,笃定地说服周围的孩子,实在出乎意料。我对她最深的感知,就是独立、快乐和善良。

 

这个同理心爆棚的小丫头,结束草原之旅,回到家就变成了另外一幅面孔。瘪着嘴说:哼,不想写作业。

 

奶奶听了这句话,立刻说:不写作业怎么行呢,你都出去疯了一个星期了?我小侄女叼着铅笔,翻个白眼,很无奈地坐到了书桌前。

 

这个地方,我在感觉线上,标注了第二个点。我试着进入小侄女的感受,这趟草原之旅,大概是她全年玩得最嗨的一个星期,临别之际,恋恋不舍,回家的路上,坐在后座上偷偷地抹眼泪。第二天,就进入写作业的模式,这个急转弯,她肯定不适应。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用不了三分钟,就能神游到草原上去。

 

看到了这个感觉的急转弯,加上以前妈妈带她写作业,容易催促和责备,所以,我预测,接下来她肯定会磨蹭,而且,因为前面玩的太嗨,所以,这个转弯的弧度比较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不会像奶奶那样催促她,这个地方,生产出的对策,就是会给她空间,耐心地等着。

 

我猜的一点都没错,接下来的表演,大家都很熟悉啦。写作业开始20分钟以后,我推开门一看,人家躺在榻榻米上,两个小脚丫朝天,蹬着玩呢。见我进门,一骨碌爬起来,坐在了作业前面,我什么也没说,就出来了。又过了一会儿,推开门看看,人家叼着铅笔发呆呢,我定定地看着她,她开始埋头写作业,我就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又跑出来拎了一袋牛奶回房间。半小时以后,捂着肚子出来了,一脸的可怜样:奶奶,我肚子疼。奶奶立刻当真了,又是找水,又是找药,我对奶奶摇摇头,让她不要多说话。两分钟后,她又回房间了。我悄悄跟奶奶说:她不像真的肚子疼。奶奶不信,中午偷偷向她求证,果然是装的。

 

这一上午,奶奶在旁边看着都很焦灼,我完全是一副看戏的心态,饶有兴趣地欣赏她的磨蹭手段。不着急,也不生气,实在看不过去,就到房间里瞄她一眼,暂时中断她的走神。

 

到了中午,我在这条感觉线上标注了第三点。大部分家长都会痛恨孩子的磨蹭,但是,没有看到她这一上午的艰难。在状态的转换中,最开始的这个上午,对我小侄女来说,肯定是最煎熬的,她一个人在房间里,肯定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最后,连假装肚子疼的招数都用出来了,说明她难受到了极点,慌不择路地想逃跑。同时,我没怎么管她,也没有责备她,其实,给了她一个空间。这么艰难的状况,如果再被批评,内心的力量就会消耗殆尽。走过最艰难的一段路,我判断,她的状态会缓慢回升。接下来,磨蹭仍然存在,因为此前玩的太尽兴,所以,这个转换的过程,比一般的孩子会更长。于是,从这个感觉中生产出的对策是:继续容忍她的磨蹭,适度口头提醒。

 

接下来的两天,她不再那么挣扎,但依然频繁地走神。写作业中间,找各种理由出来晃悠,顺便跟家里人东聊西聊。我对她管理的次数依然不多,通常在她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给她浇盆冷水:嘿,写作业去。然后,她幽幽地回了房间。

 

两天以后,我在这条感觉线上,标注了第四点。感觉她已经接近于日常状态,虽然也会走神,但不太多,情绪也比较愉快。我判断,跟随她的感觉走势,可以给她一个推力,辅助她进入更好的状态。于是,我在工作间隙,坐到她的书桌旁,对她说:“让我看看你的作业,哎,这有点慢,不是你的真实速度哦。来,我计时五分钟,看看你能写多少字。”我小侄女本来还想跟我唠叨点别的,我很有气势地对她说:“哎,计时已经开始,5秒,10秒啦。”我小侄女大喊:“别,别,我还没开始呢。”提笔就开始写字。接下来的五分钟,我只负责在旁边摇旗呐喊:“天哪,这也太快了,都写五行了,这是谁家的小孩呀。”她忙乱地写字,还不忘逗乐:“就是你家小侄女啊。”就这样,五分钟计时结束,我让她数数,自己写了多少字。数的过程中,就感觉她特有成就感,数完了,仰起头,两眼冒光地看着我:“66个字。”

 

她对这个数字特别惊讶,我假装数落她:“对呀,你明明五分钟就可以写66个字,这两天到处晃悠敷衍我。”她嘿嘿一笑,算是对我的回答。接下来的二十多分钟,我连续给她进行了几次5分钟计时,她很快就把当天的作业写完了,然后,各种小嘚瑟,跟我闹了一会儿,就自己玩去了。

 

到这个时候,我小侄女的状态彻底回转,一天以后,我在看书,她过来坐在我旁边,慢悠悠地问:“你啥时候有时间?”我说:“我现在就有时间呀。”她说:“太好了,你等着。”跑回房间,拿出铅笔和作业,对我说:“给我计时,我要写作业。”接下来那种顺畅的感觉,让我特别享受,我心里默默调侃:果然是我的亲侄女,总算没辜负我耐着性子等你好几天。

 

我们现在回头看整个过程,非常关键的是,标注感觉点的时候,一定要进入孩子的视角,如果从家长视角看待磨蹭,特别容易攻击孩子。你会发现,对孩子感觉到足够深入,所有的对策自动产生,根本不用冥思苦想。如果把我们标注的四个感觉点连起来,能形成一个清晰的V字形曲线,大人付出足够的耐心,孩子的状态触底反弹。而且你会发现,这么严重的磨蹭,我只是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没有重锤孩子。我见过的家长,面对这样的磨蹭,会用十倍以上的力量监督孩子,最终却鸡飞狗跳。

 

找到孩子的感觉线,让对策自然地生长出来,是事半功倍的办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my004

    这一课内容实践起来,真的很难!

    杨杰育儿课堂 回复 @Amy004: 是的,感觉是跟孩子相处的底层逻辑,用感觉跟孩子互动,的确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 1590358dedp

    内容不错,但这声音包括语气怎么听着有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