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教育的分寸感

第8讲:教育的分寸感

00:00
15:34

分正负


我们先说分寸感中的正负。正负,就是正向的和负向的,在通俗的语境中,就是好的和坏的。比如,家长通常认为,麻利是好的,磨蹭是坏的;主动是正向的,被动是负向的。


当然,也许你会疑惑,正负,是多么泾渭分明呀,何必兴师动众地讲呢?这是因为,正向的和负向的,涉及到教育的基本判断,跟咱们前面讲的“重积极因素,轻消极因素”这个大原则密切相关,如果这个基本判断出错,就会一错到底。


正向的和负向的,大部分都比较好分辨,在这一课里,我们重点讲难分辨的地方。在正负这个判断中,常常出现忽视和误判的情况。


所谓的忽视,就是没看见,有时候没看见正向的,有时候没看见负向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没看见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


比如,我在咨询中遇到一个极其不爱写作业的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都是一场战斗,咨询了一段时间后,我对妈妈说:“这个孩子接下来会有明显的进步。”后来证明,我说的话是对的。但是,妈妈当时很诧异,问我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我让她猜,这位妈妈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于是,我缩小范围,提示妈妈再把写作业的录音听一遍,妈妈听了,依然没猜出来,说:“他还是不愿意写作业呀,这不一直跟我讨价还价嘛。”


的确,如果以愿意和不愿意作为分界,孩子看上去确实没有改变。但是,如果我们调高分辨率,看孩子的不愿意当中,是否隐藏着正向的信号,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微妙的变化。以前,这个孩子不想写作业,就埋怨、哼唧、耍赖,家长觉得孩子像一块狗皮膏药一样,特别难缠,油盐不进。其实,这是孩子内心极度缺乏力量感的表现。而这一天的录音,虽然孩子依然不想写作业,但是,那种哼唧、耍赖、黏人的感觉,大面积地褪去,感觉孩子的理智部分回归,就算讨价还价,提的条件相对合理,内心有了一些力量感。我就是透过这个孩子状态的改变,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力量感,感受到了孩子基础感觉的改变,我知道,他的内在动力开始萌芽,所以,我判断,孩子的行为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孩子的变化,从来不是排山倒海的,而是像春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破土而出。所以,像孩子这种微妙的状态改变,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假设识别不出来,依然认为孩子屡教不改,那么,对孩子的回应,就会南辕北辙,孩子身上积极行为的萌芽,被扼杀了而不自知。


当然,有些微妙的负向信息,我们也同样容易看不到。比如,我们从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观察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个不错的大学,自觉,靠谱,有礼貌。在上学、考试这样的既定规则和任务当中,完成度很高。等走上社会,就会发现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了他的短板,只好随波逐流,没有发展后劲儿,颇为可惜。


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初也许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把自己框定在一个好孩子的角色里,把精力投入到一个狭窄的空间中,也确实得到了满意的评价。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做选择的决断力,也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兴趣爱好。遗憾的是,家长也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缺失,对孩子当下的表现很满意,进一步地框定孩子,孩子偶尔的探索和尝试,又被家长拉回到既定的轨道。


因此,当我们拎出要点,判断正负的时候,哪怕觉得很有把握,也不妨再斟酌一下,看看有没有忽视、看不见的地方。当然,除了忽视、看不见以外,还常常会误判,也就是说,把正向的,当做负向的;或者把负向的看成正向的。这个颠倒的判断,会导致教育行为的南辕北辙。


我这些年的咨询发现,家长在常识性的、显而易见的问题上,常常数十年如一日地犯错而不自知。比如,很多家长相信,孩子犯错了,就要理直气壮地告诉他,知错才能改错。于是,就不断告诉孩子“你这里错了,那里错了,一定要改,知道吗”,然而,家长看到的结果却是屡教不改。为什么呢?是因为家长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带着不满和责备去教导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伤害了孩子的基础感觉。比如,有个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最后,她绝望地说:“我家孩子智商欠费了。特别简单的题目,讲三四遍,还是一脸茫然。退一步讲,你不会没关系,你倒是听啊,讲了也不听,眼神涣散,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


我对这位家长说:“其实,我还真知道孩子神游到哪里去了。你指出他的错误,语气生硬,带着责备,他内心难过,竖起了防御的高墙,他的基础感觉受伤了,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你讲的题目上,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难过中无法自拔。”


后来,我建议妈妈婉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比如,对孩子说:这道应用题的得数,看上去咋那么不合理呢,要不你再看看?最终,妈妈用这种温柔的方法,治愈了孩子的神游,过了一段,特高兴地告诉我:“我们家孩子智商不欠费啦。”



分轻重


从分寸的角度来说,分正负相对容易,接下来的分轻重,会更微妙,也更加关键。教育的分寸,奇妙就在于,它存乎一心,多一分就多了,少一分又少了。因此,分轻重,更依赖于人的感知能力。


对一部分家长来说,这种微妙的感知,是自己的软肋。其实,教育的用力过猛、重锤孩子,都不是家长的本意,只是自己的感知系统拉响了警报,真诚地认为,自己捕捉到了严重的问题。这里,我们分别从生命逻辑和发展逻辑来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行为,掂量轻重,更准确地拿捏分寸。


我们先来说生命逻辑。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常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盯着孩子当下的表现,随便一次听写、一次测验都牵动家长的心,但却常常忽略了教育中一个最终极的问题: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常在新闻中听到一些极端的消息,孩子因为学业压力自暴自弃,直接退学,因此而自杀的也不在少数。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孩子生命受损,那么,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推动和成全还有什么意义?每当家长责怪自己家孩子成绩不好也不知道着急,还天天乐呵呵地玩游戏的时候,我都会劝家长:至少,这样的孩子,不会得抑郁症。


当然,走极端的毕竟是少数,但是,我听很多人说,他们的童年记忆是一片空白,没有色彩,没有值得回忆的故事,也没有幸福感。作为父母,我们肯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长大。因此,一切教育行为,当我们想着这样的终极追问,那么,当下的表现,就整体变得轻盈了,家长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孩子抓狂。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就算我秉持生命逻辑,努力给到孩子快乐和幸福,但日常的教育中,毕竟还有很多具体的分寸需要拿捏。这就要说到发展逻辑。在发展逻辑中,家长不要把自己最关心、表现最明显的地方,当做最重要的,而是要抛开对错,先问“为什么”,再问“会怎样”。


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有位爷爷,容易紧张爱唠叨,控制欲很强,6岁的小孙子被叨叨烦了就跟妈妈告状。最近,孩子改变了策略,说得轻,就当耳旁风,说得重,就跟爷爷激烈争论。父母直接判断对错,觉得孩子做的不对,是没礼貌的行为,这是父母眼里最重的问题。


我的看法完全不同,我会先在心中追问:孩子最近为什么改变了策略,他如果一直这样做,会怎样呢?


于是,我开始探究这背后的原因。以前,孩子内心的力量感偏弱,被爷爷叨叨烦了,也只能特别委屈地跟妈妈告状,而如今,他显得很从容,很有力量,所以,要么忽略,要么争论,用最激烈的态度维护自己的边界。如果推演下去,爷爷拿他没办法,孩子的生猛和直接,反倒引导了老人,爷爷的行为会有所收敛,然后,孩子也不再那么强硬。如此看来,孩子在调整跟爷爷的关系,这是我眼中重要的事儿,至于礼貌,就等一等,会自行消失。


当我们问了“为什么”和“会怎样”,这件事情的重点,就从礼貌,转移到了调整关系上,我们就会明白,有时候,孩子比大人更有力量。看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轻重,自然就变得明朗、准确。


在培养孩子内在动力的过程中,教育的分寸感,极其重要。分寸感的拿捏,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教育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黄羽戈

    本来就已经是会员了!听到一半又提示收费,关键是这些观点还是人静尽皆知的,也就是能不能落地执行而已!智商税是越来越难骗了,各位自称专家的且珍惜呐

  • 哟空气

    遇到杨杰老师的课就像遇到宝藏,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