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观察者视角

第5讲:观察者视角

00:00
14:24

据我观察,中国的家长,使用单边政策的人,特别多。我在咨询中,常常调侃家长:你又单边政策了。我也曾经饶有兴趣地探讨过这个状况,许多家长学了很多艰深的教育理论,立志要扬帆远航,最终却搁浅在沙滩上,连最基本的感受和事实都看不清楚。

 

这种强烈的反差,在广泛的意义上,与我们上一代的家长密不可分。上一代家长的教育方式,基本以讲道理为主,讲道理就是最典型的单边政策。讲道理,不需要看清楚感受和客观事实,不需要接收孩子的信号,家长根据自己的主观视角,做出对错的判断,然后,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比如,家长特别爱讲的道理,就是嘱咐孩子好好学习,这样长大了才有生存本领。但是,她们从来不去探究,孩子学习的感受是怎样的,是什么阻碍了孩子不能好好的学习。于是,只要从孩子身上发现一点不好好学习的苗头,家长就会特别失望,特别生气。

 

家长看待孩子的第一反应,如果是论对错,还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自己的内心会树立起防御的高墙,翻译成最通俗的内心对话就是:这孩子怎么这样?然后,就会有个强烈的冲动,要去教育孩子,其实,这不是教育,是较劲,想把孩子硬生生地掰过来,符合自己的期待。

 

比如,有个妈妈看不惯孩子吃饭的时候挑三拣四,觉得这个孩子事儿太多,吃个饭都不太平。因此,几乎每天吃饭都批评孩子,要么是青菜吃得少,要么是不尊重奶奶的劳动成果,然后,诉说今天的物质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最后,以非洲难民的艰难处境收尾。当然,结果大家肯定能想象得到,孩子根本不服气,用各种歪理狡辩,比如,说自己宁愿生活在非洲,气的妈妈简直要吐血。

 

大家能看得出,孩子也在跟妈妈较劲,两个人最宝贵的能量,就浪费在彼此的冲突当中。这样做最糟糕的后果,是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基础感觉,日常生活鸡飞狗跳。

 

再加上,频繁地讲道理,根本不看孩子的感受,胡乱地介入,扭曲了孩子的愿望,破坏了孩子做事的节奏,把对事的感觉也破坏得七零八落。

 

最终,父母的单边政策,彻底破坏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因此,如果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或者是说,孩子的内在动力已经被破坏,我们想重新修复,那么,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戒除单边政策。

 

 

双边政策

 

从逻辑上推测,我们要重建的,是双边政策。也就是说,看见自己的感受,也看见孩子的感受。了解自己的主张,也能理解孩子的决定。

 

就拿前面吃饭的例子来说,我建议妈妈先把对错放在一边,我们先切入到孩子的感受。孩子放学归来,坐在餐桌旁,肯定有小小的期待,看看有啥好吃的,却发现一个自己喜欢的菜都没有,我们能想象那种淡淡的失落。很自然地,他就会哀叹几句,说不如饭店的好吃,甚至不如同学家的饭菜好吃。站在孩子的角度,有这样的感觉和情绪,也不能算错。孩子也仅仅是唠叨几句,并没有过激的行为,也照常吃饭,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家长不在心里念叨“这孩子怎么这样”,给自己的情绪煽风点火,其实,这孩子蛮正常的。

 

我们再换到妈妈的角度来看,一个小屁孩儿,自己不做饭,天天挑三拣四,这行为也不能算对,但不再觉得他可恶,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小可爱。因此,给孩子一个唠叨的空间,也不必为孩子改变全家人的菜谱,大家各行其是。概括地说:你不爱吃,你可以唠叨,我不生气,也不改菜谱。

 

妈妈真的这样做了,一小段时间之后,家里的餐桌一片和谐。有一次,孩子看到有卤鸡翅,就问妈妈,有没有加奥尔良烤鸡翅的调料,妈妈说没有加,孩子说这样的做法不好吃。妈妈淡淡地说:不喜欢就别吃了吧。孩子说:不吃我就亏了,还是再吃一个吧。惹得家里人哈哈大笑。

 

这件小事的处理中,隐藏着双边政策的两个方法,分别是切入对方感受和观察者视角。

 

切入对方感受,这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难点,让家长抓狂的是,常常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感觉,盯着一个点,仔细地想啊想,都快想破头了,也想不出来。其实,是想的方法不对。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要沿着孩子的行为路线,就是像演员一样,体会孩子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就拿吃饭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从孩子放学开始去感受,回家的路上,已经有一些饥饿感,坐在妈妈的车上,随意地看向车窗外面,路边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饭店,米线,煎饼,烤肉、火锅、肯德基……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就盼着回家吃点好吃的,满怀期待坐在餐桌前,啊,好失望。我们沿着行为路线跟随孩子,看他所看,听他所听,想他所想,感受自然就浮现出来了。

 

妈妈学会了这个办法,觉得进入感觉不再困难,没过多久,孩子就给了妈妈一个实习的机会。

 

这一天下大雨,妈妈忘了接孩子放学,直到老师打电话,妈妈才急急慌慌冲到学校,发现班里只剩下自己的孩子了,一见面,孩子满腹委屈,带着哭腔数落妈妈,质问妈妈怎么连接他放学的事儿都能忘了,说妈妈一点都不爱他。如果在以前,妈妈肯定会很恼火:我天天接你放学,这么辛苦,就一天忘了,你还不依不饶。但这一次,妈妈迅速地切换到孩子的感受。

 

妈妈从放学的那一瞬间开始感受,刚一放学,班里人声鼎沸,他觉得妈妈肯定很快会来接自己。渐渐地,同学少了,过了一会儿,只剩下四五个人,这时候,心里稍微有点慌张,然后默默安慰自己,妈妈很快会来的。直到其他人全走了,他的心忽然慌乱起来,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人胡思乱想,加上外面下大雨,气温很低,心里甚至有一些悲凉的感觉,而且,他一直很胆小,平时妈妈路边停车去拿点东西,把他留在车里,他都会躲在车门下面的角落,说怕遇到绑匪。这么胆小的孩子,等妈妈的时候,一定觉得时间很难捱,很害怕,可能还会又冷又饿。妈妈感受到这里,一下子就理解了孩子的反应,甚至觉得自己很过分,居然连接孩子都忘了。

 

有了这样的感受,后面的回应就特别温暖了,她赶紧给孩子道歉,进行自我批评,调侃说心太大,差点把亲儿子给丢了,然后关心孩子冷不冷,马上带孩子回家。孩子的情绪,得到了抚慰,很快就平复下来。

 

妈妈感慨说,觉得从前孩子挺可怜的,自己一直不能切入他的感受,明明很值得理解的情绪,却常常把人家臭骂一顿。

 

 

接下来我们说说观察者视角。

 

孩子的有些行为,我们能想到的行为路线没有那么长,或者,有些家长在那一瞬间,来不及慢慢的感受孩子,这样的情况,怎样避免单边政策呢?

 

在此,我们分享一个实用的切换方法。这个方法,特别简单,就是用中立的语言重新描述一遍当下的事件。

 

我们举例来说明。周末的时候,妈妈约另外一对母子去游乐场玩,顺便看电影。出门的路上,接到对方妈妈的电话,说她们家临时有一些事情,要晚点出门,建议把孩子直接送到她家,她办完事,独自带两个孩子去游乐场和看电影,恰好这天妈妈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想着把孩子送过去,自己刚好回家休息。结果孩子一听,立刻就嚷了起来,坚决不去小朋友家,妈妈劝了半天,好说歹说,还给他买了几个蛋挞,总算送过去了。过了一会儿,孩子自己跑回来了,原来是在游乐场走散了,然后对方家长很慌张,要跟孩子通个电话安慰一下,顺便劝他返回商场,继续看电影,票已经买好了。但这个孩子坚决不通电话,也不肯去看电影。

 

这一天,妈妈觉得特别不顺。自己身体不舒服,孩子不好沟通,对方家长很愧疚,各种情绪缠绕在一起,心烦意乱。

 

她想起了这个办法,把自己切换到观察者视角,不带情绪地分别从三个人的视角描述了一遍:第一,自己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走丢这件事情,妈妈觉得可以理解,不怪对方,加上商场离家里很近,妈妈也没有特别担心。第二,孩子不想去小朋友家,后来不想接电话,不想去看电影,他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第三,对方家长很愧疚,那么,要及时安抚和沟通。

 

妈妈说,当她用观察者的视角,从三个方向看这件事情,仿佛看到了三条清晰的路线,内心不再烦躁。如果这件事情重新发生一次,她在去的路上,不会给孩子讲那么多道理,只是简单地跟孩子说:妈妈今天不舒服,希望你能去小朋友家,在他家里,你看看书或者看电视,等等他们即可,我可以给你买几个蛋挞。如果你坚决不去,那妈妈陪你去游乐场那边,找个咖啡厅等着,我不舒服,不能陪你到处去玩。

 

孩子回到家里,通电话和看电影,简单征求他的意见,不勉强。然后,回头给对方妈妈沟通:第一,走丢没关系,孩子大了,路又很熟,不必担心;第二,孩子不去了,你们不必等。

 

妈妈说,以前她最怕情绪纷繁的事情,用了这个办法,她能快速地剥离情绪,理出思路。

 

当我们着手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家长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基础状态,运用观察者视角,由单边政策转换到双边政策,切换到孩子的感受。这是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的基础感觉,同时,成全了孩子对事的感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秦秦_2b

    慢慢切换到孩子的视角,体会孩子的感受,自然会理解孩子的行为,太好了

  • 星野是个画渣

    一个小时的作业能墨迹一天

  • 令狐冲_94

    是不是每个家长都该闭上嘴,好好做饭。

  • 听友187425546

    杨老师您好,我家孩子的问题也是超级多,而且也特别糟糕的,没有表情,干什么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了,干什么也磨蹭,上课不听课总是自己玩儿,希望老师能给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