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晨读02-《道德经》第一章

泰然晨读02-《道德经》第一章

00:00
10:17

 《道德经》 02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泰然国学社的公益栏目——“泰然晨读”!每天早晨5分钟,我们为大家导读一段国学经典,相信对您的生活工作会有帮助!我们的泰然晨读的宗旨“传承经典、领悟大道、比肩圣贤”!今天的内容为大家介绍《道德经》的第一章,也是提纲挈领的一章!

二、导师简介——

  • 马恒君教授——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

  • 主要从事传统文字学、训诂学与《易》学研究。任河北省《周易》学会副会长,在《周易》语言研究和象数证经方面有独到贡献,在海内外《易》学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

  • 华夏出版社出版《周易辨证》、《周易正宗》、 《老子正宗》 《庄子正宗》、《论语正宗》等专著、编著10余部。在《中国语文》、《大易集义》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 曾任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河北传统教育协会会长、河北省书法协会、语言学会会员。

  • “易学三千家、清杂自有话;若问近世者、恒君第一家!”

    是一段传奇的经历,是二十年前,香港中文大学的(梁为民)教授通过吕祖庙,扶箕而得的占卜的结果,这位教授一直以为恒君是一个地名,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马老师写的“周易辩证”,心花怒放,坐火车到马老师家拜师!掀开了一段传奇的佳话!

     

  • 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 憨山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中国禅宗的祖庭曹溪,经过憨山德清的锐意经营,由荒废恢复旧观,因此被称为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关于三教,德清花了很多篇幅来说明三教的融合,他有一句   名言,“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   《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


  • 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马老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大道,就不是永恒普遍的大道了;可以称说的名称,就不是永恒普遍的名称了。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产生了名称是万物的本源。所以要常常体悟虚无的境地,来观察道的奥妙;又要常常置身于实有的境地,来观察道的运化裂变。虚无与实有都是从大道中生出来,只不过是名称不同,都称做玄妙。从实有的玄妙深入到虚无的玄妙,那就是认识众多奥妙的门径。


【道的阐述】老子说的道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上下文里要注意区别它的具体所指。一、道指宇宙的本体,道是宇宙的本源。二、道是万物的运化规律,即人们所说的道理。三、道是万物的主宰,指道决定万物的功能。四、道是通向真理之路,即认识真理的门径。


【笔者续貂】——马恒君导师的版本,没有多余的词语,整部著作简明扼要,直切主题。精妙在于大道的阐述,是众多讲解《道德经》的版本里不可多得的大家之作,对与“道”的四种解释,“本体、规律、主宰、门径”已经把关于“道”的理解,解释到精致!

 

【憨山大师】的译文——

【注】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余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犹言也。意谓真常之道,本无相无名,不可言说。凡可言者,则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无名,今既强名曰道,是则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体也。然无相无名之道,其体至虚,天地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为天地之始。斯则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万物尽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此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为万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


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

常,犹寻常也。欲,犹要也。老子谓,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无,要以观其道之妙处。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有,要以观其道之徼处。徼,犹边际也。意谓全虚无之道体,既全成了有名之万物。是则物物皆道之全体所在,正谓一物一太极。是则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见道之实际,所遇无往而非道之所在。故庄子曰,道在稊稗(tí bài) ,道在屎尿。如此深观,才见道之妙处。此二观字最要紧。此两者同已下,乃释疑显妙老子因上说观无观有,恐学人把有无二字看做两边,故释之曰,此两者同。意谓我观无,不是单单观无。以观虚无体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观有,不是单单观有。以观万物象上,而全是虚无妙道之理。是则有无并观,同是一体,故曰,此两者同。恐人又疑两者既同,如何又立有无之名,故释之曰,出而异名。意谓虚无道体,既生出有形天地万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无以生有。无不自无,因有以显无。此乃有无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异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无对待,则不成一体,如何谓之妙道,故释之曰,同谓之玄。斯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深观至此,岂不妙哉。老子又恐学人工夫到此,不能涤除玄览,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谓虽是有无同观,若不忘心忘迹,虽妙不妙。殊不知大道体中,不但绝有无之名,抑且离玄妙之迹,故曰,玄之又玄。


工夫到此,忘怀泯物,无往而不妙,故曰,众妙之门。斯乃造道之极也。似此一段工夫,岂可以区区文字者也之乎而尽之哉。此愚所谓须是静工纯熟,方见此中之妙耳。 

    

国学的学习顺应了时代潮流,响应国家号召,同时是每位国人都需要的能量源泉!我们目标是建立全国范围的国学公益推广平台,需要每位伙伴都努力!弘扬国学,从我做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8419669

    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