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20 孔子的学习观——全面整体

(论语篇)20 孔子的学习观——全面整体

00:00
13:48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现在我讲孔子、讲《论语》,对于学习的一些最主要的论述。


我们上次讲了,孔子把整个的人生看成一个学习的、成长的、树立“志”的,构建人格的、解除困惑的,了解高尚的、法则规律的能够听进去别人说的话,能够接受各种的忠言和智语的过程,更是一个从必然的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一个过程。现在我们就碰到一个问题,现在这个社会比过去相对来说复杂了,人生的路程也更长了,人们长寿了,就觉得孔子说的那些,有的好像还不容易做到。


比如说“十五而有志于学”这个可以做到,甚至于可以提前做到。你七八岁,如果你要是一个很自觉的学生,非常愿意好好的学习,起码他觉得学习好光荣。他自个受到夸奖,受到鼓舞,这个能做到。“三十而立”,三十我们说是自立,至少到了三十,你应该能够自立,能够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个大致上也能做到。


“四十而不惑”这事就麻烦了,四十不惑了,您八十也有惑的时候,就看什么事了。有些事你不惑,有些最基本的常识、最基本的礼貌你是知道的。最基本的是非,你是知道的,而且不用等到四十。比如说看见一个东西很好,你也不能随便的碰人家,不能摸人家,更不能拿走,这个用不着四十,当然孔子说的不惑是更大的方面。


"五十知天命"更困难了,您知天命。您慢慢的琢磨,您且闹不清楚,且有自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我们这个三十、四十这不是一个数学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生理卫生的概念,而这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当然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的积淀,不同的环境下边,有的人走的快一点,相当年轻,就已经很懂事了,甚至于可以说有某一种成熟了。


也有的人就慢一点,或者还会有反复。今天不惑了,过两天碰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又惑了。惑了一阵子,忽然又恍然大悟了,也有这种事情。今天听着别人对自己的忠告、对自己的批评,听着很爱听,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过了一阵子,又有不服气的想法出现了,这些都是自然的。


孔子说的是一个人大致成长的一个路径,这个路径他讲得非常的好,讲得非常的有意思,这就对了。从人生、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全覆盖的。从个人的修养、个人学习的目的来说。它又是全覆盖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的文明程度,基本的价值追求。孔子这里用现在的语言来说,他更注意的是通才教育,海外更多的叫通识教育,就是共通性的这些知识,他没有特别的去教某一种特别的技能。他自己也曾经说过,说我的技能算什么,说我种地,我不如老农。种菜种花,我不如人家的园丁,也许我的专长是赶车。


实际上孔子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说我是从更根本的问题上来考虑,从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品质上来考虑的。所以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武器的器。这句话在今天会引起人的困惑,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就是君子是从全局,从总体上考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不是一个工具,不是只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所做的一种工具型的操作。君子是一个主体,是一种精神的主体,是一种道德的体现,是一种价值的代表,而不是一个工具。这个说法对于孔子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


当然我们今天看,我们对于很多技术型的工作也是需要重视的,许多专业型的工作也是需要重视的。你光有仁爱光有道德,您具体的您不出活,而您没有一两手绝活,没有什么很专门的修养,没有技艺上的精和纯,那么这样的我们也觉得遗憾。这个也许孔子那个时期对社会分工技术专业他还不太了解不太重视。那么两千五六百年以前,我们不能够苛求孔子,但是孔子要求一个人从总体上全面地培养自己这个是正确的。


孔子对他的学生也是这样,它既让他们懂得仁爱,也让他们懂得各个实际方面的道理。尤其是他注意从实际生活当中学习,这实在是非常可爱的。比如说他说见贤思齐,说你看见好人哪看见圣贤,那你就要想办法树立自己的看齐意识,你要想办法跟他看起,见不贤而内自省。那么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他说话没有礼貌的做是很自私。


遇到这种情况,你不是先要人家说这人太次了,而是要内自醒,就是自己有没有这种缺点,比如说他爱夸张,自己又没有夸张的时候,你也想一想,你看看这既是一种品质的教育,又是一种从生活中学习的这样一种生动活泼,联系实际的学习观。


那么孔子当然大家知道他还有很有名的话,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块走,当然古代这三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表示多,或者说和很多人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接触,这中间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老师的,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学习的榜样的。就是除了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你还要和生活中你所接触到的各种的人,要从中找出人家的长处来向人家学习,各有各的长处。


有一次我说到这个题目,有一位小朋友提这个问题好可爱,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时候跟这三人确实都太差,这三人正好都没有教养。我怎么跟他学习?这个小朋友说得真好,那当然你三人你赶上更多的人,十三个人都比较差的情况也会有的。我想这是从两方面,第一就是我们要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第二,即使别人有很多缺点,我们可以作为自己的警戒,警告自己不要犯同样的缺点,同样的错误。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些有缺点的人,他也可能在某一方面比你强,比如说他体力比你好,那也值得学习,他干某个活干的挺聪明,这个也可以值得你学习。他能吃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累,也可以值得你学习。我想这个是我们从大的精神上来理解。同样三人行,这不是一个数学命题,说街上您找仨人来,这有一个一定是你的老师,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意思要从活人当中学习,要发现他人的优点。


那么孔子还有一个话,他就说“十室之邑”,有上十几户的这么一个村落,或者这样的一个乡镇“必有忠信如丘者”,这个十几家里头,一定有的人在诚恳可靠守信用方面和我孔丘一样的人。他说这有“忠信如丘者”,但是他们一多半还不如我好学。


这个话太好玩了,因为我们看整个的论语里头,孔子很谦虚,孔子没有什么表扬与自我表扬,可是这儿他来了一句自我表扬,他说,就是忠信忠诚信赖可靠,这十几家里头肯定有做的跟我一样好的人有。可是就是这些很忠实可靠的人当中,他们也没有我的一个优点,我的优点是好学,我就特别热爱学习,我特别注意学习新鲜的东西,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更大的成长。


请注意孔子的自我表扬,没有说别的,也没有说我干过什么大事,也没有说我在鲁国当过大司寇,也没有说我提出了什么主张。他对自己最自信最表扬的两个字,好学。好学是最容易做到的,好学也是最重要的。您要好学了,那么您没有的也会掌握,您已经有的永远前进,不会遗忘,不会扔在一边。所以孔子对学习本身的理解就是如此的全面,如此的周到,如此的能够富有整体性。


好,我们提一个问题,共同思考,我们会不会在生活中学习呢?我们会不会跟普通的人,跟普通我们接触到的人,随时发现人家的优点,向人家学习呢?让我们共同来思考。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次我们还要继续讲论语和孔子的关于学习的论述。


【原文】 

▪ 子曰:“君子不器。”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英德翻译员

    感谢王蒙老师精彩的讲解,感觉没有人比您理解的更深刻啦

  • 罗宾2019

    本人按照生理年龄早已过不惑,逼近半百,可我自己觉得还不能算不惑,对一些事物的判断还是犹豫不决,拿不准主意。成长得这么慢,总结了一下有三个原因:一是愚笨,二是不勤,三是无恒。 今天听了您的讲解之后,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学习型的人生,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到知天命,到耳顺,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人生的进阶目标,还有进阶的各种方法,无论你学习得慢还是快,高还是低,甚至时不时还有反复,甚至大部分人只能达到中间阶段的目标,或者部分达到目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走在学习型人生的道路上,活到老,学到老!✊

    甘心207 回复 @罗宾2019: 那是孔子在吹牛吧他可以达到,不是每个人都达得到。

  • zilunlinlin

    讲的太好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仲夏欤骑士

    我挺好学的,也总喜欢看人的优点,与人为善,不善者而改之修身齐家平家里手

  • 罗宾2019

    感谢王蒙老师对孔子、《论语》的精彩解读,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您如此高龄仍在孜孜不倦地诲教,您这也是立了一个学习型人生的榜样!😊

  • 老君0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 听友185054497

    王老师辛苦了,原来三人行,不是数字,解析得感觉很受用

  • 清沨小筑

    王老师讲得太好了!

  • 两个豆2

    通俗易懂,王老爷子讲的太好了

  • 倚楼听风雨108

    王老师解说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