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礼:讲礼等于顺从吗?

002.礼:讲礼等于顺从吗?

00:00
11:00

这一集我们来说一下礼。


礼,本义为敬神,引申为敬意。《论语》中多指仪式和仪礼。简而言之,礼,就是情感的秩序和程序。礼,是在不足和有余,情感和欲望,先天和后天,真诚和虚伪之间徘徊的一种道德。


礼来自情感的需要 


民间有个词叫作挑理(礼),我搬出厚厚的辞海查了查,没这个词。网上倒是都有解释,或者写作道理的理,或者写作礼貌的礼。其实我觉得应该指的是礼貌的礼而不是道理的理。因为我们被挑剔的,往往是不是逻辑问题,而是礼节上的不周到之处。我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总是在我将要见人的时候告诉我该怎样执行礼貌,要不要就会被“挑礼”。所以在我的脑海里,似乎总是有个拥有一双犀利的眼神儿,薄薄的嘴唇,纤瘦的身材的中年女子在斜睨着我,监督着我的言行。跟很多年轻人一样,我也一度以为礼不是个什么好东西,直到见到奶奶的葬礼。


我们是个大家族,奶奶又是高寿,所以葬礼办的很完备。我就见到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为奶奶送行,晚辈们会哭泣,我觉得特别感动,一系列的环节走下来,感到足以告慰祖母的平生,也足以抚慰我们这一家人的哀伤。


所以我要承认,礼,也有它的必要性,礼是文明的体现。如果不懂礼,我可能只是个善良的野蛮人。如果不能在至爱亲朋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时及时送去问候和关心,那么至少在人伦层面上,我们可能也并没有完成为人的使命。


儒家文献里讲“礼作于情”,作,就是兴起、起源的意思。是啊,我们追本溯源,礼,一定是产生于情感的需要。


根据孟子简短的追溯,我们可以描述出葬礼的来源。必定先是有那么一个人,在父母死后把他们的尸体扔到郊外,可是回头看一看,一群野鸟已经凑过来了,他不忍心想到父母的尸体被野鸟啄得面目全非,于是就用工具挖出一个土坑把父母的尸体掩埋起来,可是后来又想到,埋在地下恐怕会被蝼蚁蚕食,于是就用木头做成一个棺材,把父母安葬起来,又想到父母在地下有知也应该过得快乐些,于是又加上一点父母生前喜欢的东西在坟墓中。过了一段时间心下惦记坟墓会不会被破坏或荒草掩埋,于是时不时来坟前看一看。


那么,葬礼就是这样产生了。


不仅是葬礼,哪一种礼的诞生,还不是因为心中的喜怒哀乐或者好恶的情绪需要表达呢!难道我们能用嘶哑地哭喊就表达哀痛、兴奋地跳跃就表达欢快? 


礼来自自我的克制 


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人,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仪式来唤起和释放情感,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些仪式来节制和克制情感。


用礼来节制情感,孔子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孔子最疼爱的学生颜回,不幸先于他去世,尸体放在棺木里,弟子们见孔子如此悲伤,就建议把他出行的车子改造成椁,也就是外棺,套在棺木外面的一层,加重葬礼的礼仪,但孔子还是忍痛拒绝了。他说我倒不是舍不得我的车子啊,只是我身处士大夫阶层,大家都乘车,我不能徒步跟在大家后面啊,这不合礼仪。


礼虽然根植于人情,但那些贵族,把亲人的墓葬修得辉煌如宫殿,还让活人去陪葬,难道他们就更有亲情吗?这不是孔子认可的礼,而恰恰是孔子反对的礼。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那些发明陪葬制度的人,难道自己没有子孙吗?有的话也要让他的子孙去陪葬!


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话是说给当时的诸侯和贵族的,克制什么,就是过度的欲望啊,他们能遵循古朴的礼仪,这是最大的仁德啊!人欲的膨胀体现在礼上,就会铺张浪费,也就离开了礼的本义,成为财产掠夺和军事扩张的先声。


为了维护这个礼,孔子干了一件一生中最为勇猛的事情。当时鲁国有几位超级贵族,号称“三桓”,这三家封地的城墙都超过了应有的尺度,这是对国家仪礼的极大挑战,所以,一度掌管国政的孔子在鲁君的支持下,推动了改造了三家城池的运动。


礼的历史历程 


儒家所描绘的西周,是彬彬有礼的文化盛世。天子按时举行祭祀天地的庆典,举行团结宗族的宴会,不时地外出巡视与接见,贵族和诸侯除了参与天子的仪礼之外,自身也有祭祀、庆典、游宴,平民们也能按照礼仪来处理婚丧嫁娶,每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大家也是集合在一起举行誓师出征的军礼,打了胜仗后告祭宗庙。


这么好的集体人设,怎么就崩塌了呢?怎么就礼崩乐坏了呢?


我们谈礼乐,得回归到人情人性的根基上去。本质上来说,还是亲情的疏离,春秋时期贵族的爵位是嫡长子继承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连天子与诸侯的亲缘关系都远啦,由血缘关系演变为姻亲关系,感情淡漠下来了,礼自然也就不被尊重了。所以基于血亲的礼乐文明就这样废弛下去了。


孔子和孟子其实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直到战国晚期的荀子,才真正地直面了当时的礼教沦丧的局面,慨叹道: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人情太不美好了,又有什么可讨论的呢?他因此提出了性恶论的现实判断,用人性恶否决了性善论中礼的先天来源,但却强调了礼的后天作用,要求人们化性起伪、积学成圣,修礼而王。


性恶论为即将到来的大秦帝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之间本来就是视如寇仇的。可惜秦国统一之后,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都依旧沿袭了秦国旧有的法家强国之道,没有及时地更新意识形态,以礼乐治国,若是实行荀子的礼治思想,再慢慢融合百家,或许秦国没那么容易灭亡。


汉代初年,刘邦也不尊重儒生,这在战争时期也没什么,但统一天下之后,就特别苦恼。有一天,他跟叔孙通说,我这个天子当得没尊严啊,你看那些和我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朝堂上当着我的面儿就争吵厮打起来,太不成体统啦!叔孙通说那好办啊,您给我一段时间来处理。这段时间里,叔孙通召集儒生,制订了礼仪,训练了朝臣。刘邦上朝后接受朝拜,秩序井然,体会到了天子的滋味。到汉武帝时期,礼乐繁兴起来,外儒内法的政治格局也奠定了下来。


本讲小结 


我们今天反对礼教,主要是因为虚伪的礼教,曾是一种杀人工具。比如历史上以“忠孝节义”为罪名杀掉的名士和女子,很令人惋惜和同情。但是我们现在反礼教,也有点过犹不及,我们去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地区,往往非常感慨于他们人际交往中的儒雅有礼。


礼,作为一种套人文的约定,是人的心中对人群的一种秩序化理解和程序化体验,就是说它是一套与时俱进的体系,也是一个符合规律的流程。礼不应该是指向权力、金钱的,而应是指向情感的。通俗点说:不是有钱的是你大爷,你大爷才是你大爷。我们其实也不是不能懂礼,不能懂规矩的,要么为什么你一看到大神大咖大明星马上高喊“给跪了”呢?我们只是忽视了礼在情感方面的归属罢了。


回头再说“挑礼”这件事,现在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重视礼仪,但是有了些进步,就是我会给孩子讲清楚对方的辛劳和好意,而且我更关注的是公共秩序,而不是个人形象,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懂得礼貌、礼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恐慌于对方的“挑礼”。至于那些爱“挑礼”的人,就随他们去吧。


这一集的关键词“礼”就说到这里,下一集请关注关键词“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乐在琦中77

    昨晚听着王教授的诸子百家入眠!满满的正能量!

  • 爱看书的球儿

    讲的真好!感谢

  • 狐狸官

    这一期好感动,喜欢王永老师的声音

  • 祖籍金陵

    配乐就是噪音,不听了

  • 子zi

    听您的播讲,感觉身心都放松了

  • 大爱无疆20200222

    奇迹文化 回复 @大爱无疆20200222: 感谢亲对王永老师课程的喜爱以及对老师的支持。千金难买心头好。我们会不断努力,也希望您继续陪伴我们走下去哦!

  • 原来是你1230

    讲得很好,很有收获,谢谢老师

  • _浅水流沙_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