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室气体之父”为你揭秘全球变暖真相
精华笔记
本书作者有两位,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是气候科学家,被称为“温室气体之父”,现代气候模型奠基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布罗科利是一位气候建模专家,主要研究气候模型在未来气候变化预测中的应用。
一、温室效应就是升温这么简单吗?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这两个概念虽然经常一起出现,但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温室效应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我们给植物保暖的温室一样,地球的大气层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全球变暖这个词则更具体,它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比如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引起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温室效应是地球的自然温度保持机制,而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加入以后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后果。
二、物理学中有哪些研究模型
第一种叫“保温罩”。关于温室效应的最早概念,可以追溯到法国的数学物理学家傅里叶。他在1824年和1827年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可能像一层透明的“玻璃罩”,能让阳光进入,但又保留地球表面散发出的热量。第二种叫“定量估算”。1894年,瑞典物理学家阿伦尼乌斯在斯德哥尔摩物理学会上发言,提出了一个理论: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2~3倍时,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气候变化水平与冰期到间冰期之间的差异差不多。还有海气耦合模式是一种模拟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这种模式最好用的地方在于,能够模拟出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动量交换,包括热量和水分的交换。
三、水循环系统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水循环的加速会导致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包括降水模式的改变,这可能会引起某些地区的干旱和洪水。其次会导致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盖和冰川融化,加上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可能威胁到沿海城市和低洼岛屿。另外,还有健康问题:水循环的变化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比如洪水可能引发水源性疾病,干旱可能加剧尘土传播疾病。当然,水循环的变化还会引起极端天气,比如飓风、台风、龙卷风、海啸、持续暴雨等自然灾害。
四、怎么办 咋应对
从依赖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另一个关键途径。这包括在建筑、交通和工业等领域采用更高效的技术和设备。例如,通过改进建筑的隔热性能,我们可以减少供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通过使用节能灯泡和高效家电,我们可以降低家庭用电。在交通领域,发展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措施。这一点这几年多显著,从汽车到建筑,各种新能源技术一窝蜂涌上,这里面有政策的支持,无论企业初心如何,客观上的确给节能减排做了贡献。
改善全球变暖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但它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儿做起,一起构建美好地球。
书名:《气候变暖与人类未来》
作者:[美]真锅淑郎 [美]安东尼·布罗科利
撰稿人:陈圣轩
编辑:鲁佳音
主播:1号麦克
制作:喜马讲书
监制&运营:鲁佳音 石乐
总编辑:马晓蓉
懂王说了:这是fake news
这种事,是我该关心的吗?
👍
👍
研究全球变暖一直是热门领域,关键是这是不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普通人除了预防还能改变什么?
☕️☕️☕️
哈哈哈哈哈
好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工业活动,而气候模式对于理解这些变化、预测未来趋势以及分离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