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5.5惠能释“无相为体”

【视频课】5.5惠能释“无相为体”

00:00
10:13

内容精要 

第一个无讲“无住”,然后接下来讲“无相”。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于相:承认相是种客观存在

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代表着一种价值体系,其中必然存在高低贵贱之别,这种等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要承认它。只要我们还未达到涅槃那种不生不死的境界,我们就身处娑婆世界,而娑婆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文明所构成的。所以我们要承认这种文明价值体系的等级现象,这种承认的行为就叫于相。


离相:不着相,在实性中做事

承认我们都在相中,但不要着相,突破相对我们的束缚,在实性中做事。于相离相才归于实性,实性就是佛性,即法体(法体清净),这才叫无相。只能我们在生活中就是在相中,无相不是不在生活中。

*举例1:无论何种学历,无非是为了研究学问,不要执着于学历。梁漱溟先生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不妨碍他对中国近现代哲学做出他的贡献。

*举例2:银行的实性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若作为银行行长眼中只有银行的效益,这就是着相。银行效益的提高应是有效帮助实体经济,否则就是掠夺实体经济。要有离相意识,不能因着相而忘记银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性。

*举例3:老师自己评价自己的教师和学者生涯,只要没有误人子弟且在学术研究有所贡献,哪怕最后以讲师退休也不算失败,反而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