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许小亮,欢迎来到我的中国佛教史课程。
在前面几讲,我和你一起聊了一些有助于我们理解佛教及佛教史的基本概念。从这一讲开始呢,我会和你继续聊一些佛教的思维方式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你进一步深化对佛教及佛教史的理解。
我想,稍微对佛教及佛学有点了解的人,都会被一个字所吸引,并被这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所俘获。这个字是什么呢?就是“空”。那么,到底什么是空?佛教对于空的理论定位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在这一讲中,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佛教思想中的“空”。
“空”的概念及其功能
“空”,梵文是Śūnyatā,意思是现象世界的各种存在(beings)——佛教将之称为“有”——都是因缘聚合而成,他们不可能自我生成,也不可能保持不变,更不可能独立存在。
在佛教看来,“空”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的视角与方法。基于“空”的立场,我们得以观察、思考和理解各种存在产生、存续、变化和消亡。虽然“空”的思维方式是在佛教发展到大乘阶段由中观学派所提出的,但是从佛教整体的理论体系来看,“空”的思维方式是所有小乘、大乘、显宗、密宗等各个佛学流派的核心。离开了“空”,我们就无法理解佛教及其各个流派。
那么,佛教所讲的“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空”就是否定性,这种否定性支配着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根本理解。那么,佛教所讲的“空”到底是在否定什么呢?这种否定性又如何影响我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呢?实际上,“空”的这种否定性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构成自我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空的。这就是说,五蕴本身不能从肯定性的角度去理解,而需从否定性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否定性也就是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流变的。只有从否定性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才能够准确把握自我身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只有认为“五蕴”是空的,自我才能够不断地成长,进而不断地完善。
“空”的否定性,还体现在对时间序列的否定上。我们对于现象世界的诸多存在,也就是对“有”的认知都是在时间序列中完成的。但是,这个时间序列无法从肯定性的角度去理解,而必须从否定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常”。基于空的视角,佛教认为,时间不仅在某一点上是无常的(刹那无常),而且在某个期限上也是无常的(一期无常)。对时间的否定性理解事实上对我们的生活提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要求,那就是不要执着于生活中的某个具体的人或事,因为这些人或事,最终都无法在时间的序列中获得常存。在此,人生无常的世界观得以确立。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空”的思维其实也否定了我们惯常对于因果关系的理解。对于现象世界中诸有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从肯定性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必定会陷入到因果关系探寻的无尽链条中去。A的原因是B,B的原因是C,C的原因又是D,如此追溯,以至无穷。但从否定的角度来看,B的原因也可能是A,这两者互为因果,不断循环。所以,从空的视角来看,因果关系也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如果我们理解到这一层级,事实上就能够理解“空”的思维方式对于修行者的根本意义了。只有基于“空”的思维方式,一个普通人才有可能成为“圣者”。因为假如从肯定性的角度去理解因果关系,那么普通人的因永远种不出圣者的果。也只有从否定性的角度去理解因果关系,你才能够对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放下屠刀”是因,“立地成佛”是果,而是说放下对恩怨,对因果的执着,才能让修行者能够证悟“空”的哲理。
“空”就是要放弃“有”吗?
聊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佛教所讲的“空”根本就离不开“有”。换句话说,那个被他视为是变化、虚幻和无偿的现象世界,事实上从“空”的视角看,反而是须臾不可离的。因为,离开了有,空就丧失了否定的对象,进而自身也就没有存在的根基了。
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想,这提示我们一个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不能够将“空”视为是一种佛教的目标,而只能够将其视为是佛教的根本思维方式。
“空”的思维方式也并不是要教我们否定或者抛弃现象世界。这该如何理解呢?我想从三个方面去解释这个判断。
第一个方面,“空”的思维是一种批判主义的认识方法。“空”的思维本来就是要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身处的这个现象世界,是想对现象世界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不是要在现象世界之外建立一个理解、把握并支配现象世界的理论。因此,“空”的视角是佛教修行者最终觉悟到世界之真理状态的必经之路,世界的真理状态也就是佛教所讲的“真如”,所谓真如,就是如世界本来、真实的面目去理解它。
第二个方面,“空”的思维在内容上并不会与它所批判的色、受、想、行、识的内容有所区别。换句话说,“空”的思维方式并不在其所批判的对象和事物上添加任何新的内容。因此,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如果“空”的思维在内容与其所批判的对象有着根本的不同。那就意味着,“空”在色、受、想、行、识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认识体系和新的理论。那么,“空”这个思维方式本身就给自己确定了“自性”,它自身就是不变的、永恒的、独立自存的了。这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吗?所以,从“空”的思维来看,涅槃是什么呢?涅槃就是轮回,不是生灭的轮回,而是不生不灭的轮回。反过来,轮回就是涅槃的错误呈现。
第三,如果我们把“空”视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那么,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我们能够把握整体和普遍。那么,“空”必须与“有”相互依存。我们对“空”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建立在对“有”的观察之上,必须在“万有”之中体会“空”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空的思维离不开“有”。这恰恰是大乘佛教思维的核心所在。我们也应该从这个视角去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个说法。
如何正确理解“空”的思维方式?
我想,聊到这里,你对于空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有着比较全面的理解了。但是呢,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一些对“空”这种思维方式的误解,这里我也想来破除一下这些误解:
第一个容易误解的点是,佛教所讲的“空”,并不是说各种存在,也就是各种“有”最终要归于“虚无”,“空”不是虚无主义,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一点要特别指出。而是说,各种存在,各种“有”都是变化的、都是依赖于其他存在,其他“有”的。因此,多元性和丰富性,而不是统一性和单调性,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第二个容易误解的地方是认为“空”的思维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佛教所讲的“空”,是强调各种存在,也就是各种“有”本身都会在现象世界消亡。那就意味着,任何事物、任何人、任何规则都不可能长久地不变,长久地支配世界,它们终将败坏、腐朽并消亡,而新事物、新的规则和新的人终将会出现并取得支配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特别强调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给自己设定“否定性”,通过这个否定性,我们能够抛弃过往的经验对我们的束缚,从而开启新的人生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佛教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是基于“空”的思维方式的进取。
第三个容易误解的地方是,容易脱离具体的人和物去谈论“空”。实际上,佛教所讲的“空”,特别基于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具体人、具体事情而展开。如果你离开了具体的人和事去谈论“空”,那就会陷入各种玄妙的形而上学和宗教信仰的争论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想你要去重新理解所谓的“五蕴皆空”的论断。你必须把五蕴——色、受、想、行、识——具体化为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够真正把握佛教所讲的“空”。
好了,关于空的思维方式,我们就聊到这里。在下一讲,我将和你聊一聊佛教的慈善观。这就涉及到佛教的另一个基本主张:布施。我们下一讲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