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许小亮,欢迎来到我的中国佛教史课程。
在前面几讲,我们聊了“无我”“业”“一切皆苦”这些佛教的基本概念,不管是在觉悟之后所形成的“无我”主张,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立的轮回世界中的“随业流转”的运行规律,抑或是在人生观中所确立的“一切皆苦”认知,都是佛陀对于传统印度思想的吸收与改造。而真正属于佛陀自身创造的,就是佛教的世界观。我们把佛教的这种世界观称之为“缘起观”。
在这一讲,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佛教“缘起观”的具体内容。这一讲会稍微深奥一些,不过希望你仔细理解,因为缘起论是全部佛教理论的基石。
什么是缘起
“缘起”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都是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起的,这和我们在之前节目中提到的“业”(karma)的概念是有关联的。佛教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在佛陀原初的缘起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缘起学说。这些学说纷繁复杂,但是它们的基本逻辑还是遵循了佛陀最初的缘起学说。所以,我不会和你聊缘起学说的发展及其争论,而是从佛陀的视角去讨论缘起学说。
佛陀的世界观集中体现在他的十二因缘学说中。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佛陀宣说了他的十二因缘法,这段经文你可以在声音下方的讲义中看到 ,经文内容是这样的:
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
在这一段经文中,佛陀认为,世界受十二个缘起要素的支配。这个缘起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递进生成式”的关系,也就是前一个生成后面一个。依照顺序,这十二个缘起要素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在这十二个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无明”,因为这个要素是其他要素得以“生成”的第一个要素,“明”是“明白”的明。无明的状态不可识别,也不能用概念来把握,或许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被染污的状态”,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破除“无明”,回归真如的状态。自我和世界就是在破除无明这个“被污染的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虽然无明对于自我和世界的生成具有根本意义,但却不是自我和世界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佛教的思维体系中,无明并不创造自我和世界,而只是自我和世界产生的充要条件。而后面的十一个要素,就是在无明的基础上顺次产生的,这些要素可以识别、可以用概念来把握。其中,爱、有、生、老死等等要素大家都比较熟悉,“名色”是“名”与“色”的并称,是一切精神与物质的总称。名指心的方面,色指物的方面。在原始佛教中,名色被认为是一切事物胎生之后但尚未六根尚未完备的状态。而所谓六入,就是指六根,即我们通常所谓的眼、耳、鼻、舌、身、意。之所以在这里称为六入,是因为此处的六根刚刚在母胎中发育成熟,在出胎后与外在环境会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所谓触,就是接触的意思,是指六根在出生后与外在环境的接触。而所谓取,就是贪恋的意思。
总之,通过这种按照顺序一个生成的逻辑,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并且这种条件在不断地生成和变化之中。因此,一切事物既不是完全地被决定,也不是完全地不被决定的。
基于佛陀的这种缘起观,佛并不决定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实际状态,但是世界和人类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也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且没有原因的。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无明”。
我们刚才说到,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破除“无明”,回归真如,但是,在缘起法中,我们无法通过倒推的方式去破除“无明”。那怎么办呢?佛陀在此借助了轮回。那就是,在经历轮回之时,破除无明,一旦无明被破除,那么世界本身和人类生活的逻辑,就会以“佛法”的方式呈现给破除者。在这个意义上,修行者就获得了真正的觉悟。这就是佛陀缘起法的基本内容。
缘起观的特质是什么?
了解了缘起观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把握缘起观的核心观点。
首先,按照佛陀的缘起观,世界的生成和运行并不受一个超自然的力量所决定,也不受某种稳固不变的规律宰制。因而,世界和人类生活本身就会出现各种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和人类生活具有自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事实上,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可能性和自由空间,才能够充分呈现出人们对于十二因缘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体悟,从而能够让修行者觉悟到十二因缘,从而体悟到佛法。
那这种可能性和自由体空间体现在哪里呢?按照佛陀的缘起观,世界的运行和人类生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因果关系的。前因生成结果,只要前因存在,那么结果就存在。看上去,佛陀所呈现给我们的世界似乎是不可更改的。但是,佛陀通过轮回概念的引入,引导人们去破除那些产生各种结果的“原因”。因为十二个缘起要素在逻辑上是彼此相连相生的,所以,在轮回的节点上,只要你能够在“无明”的阶段,破除它的染污状态,世界和你的生活就能够摆脱这种因缘链条的支配。在这个意义上,佛教修行者的体悟和觉悟是在轮回的因果链条中的体悟和觉悟,而不是无所依凭的纯粹“思考”。
可是,该如何破除“无明”呢?我们只能在轮回的过程中破除“无明”。但是,在这十二个要素中,到底哪个要素在逻辑上和“无明”存在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上一讲的内容了,也就是对“苦”的超越与克服。在上一讲中,我们聊到,通过八正道的修行,我们最终能够通过般若的智慧去破除我们的欲望和贪念,达到真如的境界。而在轮回过程中,十二因缘中的第八因缘就是“爱”,或者说“贪爱”。因此,我们只要在修行过程中,在第八因缘的环节打破轮回的逻辑链条,那么我们就能够摆脱它,进入涅槃或真如之境,得大解脱,获大自由。或许你会有疑惑说,摆脱轮回就这么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因为十二因缘虽然在逻辑上是渐次出现的,但是在生活中却是随时随地都浸染在我们的日常语言和行动中的。所以,克服第八因缘的束缚,不是说在某个时刻,而是说随时随地的突破与不受限制。而且,十二因缘在逻辑链条上是依次的,只要突破一点,就能够突破所有。之所以第八因缘很重要,也很容易突破,是因为这个因缘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把握,也与无明的关系最深。
把握了缘起观的这些核心观点,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从佛教世界观的角度领会佛教的特质了。
其中一个特质是我之前就和你说过的,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现在弄清了佛教的世界观后,我们可以更明显地觉察到这个特质了。在它对世界的认知中,没有神的位置。但是,佛教也不是一个科学的宗教。它的逻辑链条是可以通过修行者的道德实践去加以改变和打破的。
我们可以发现的另一个特质就是,佛教的世界观特别强调知识的道德基础,或者说知识的价值属性。在缘起观中,我们发现,真正能够打破知识链条的,只有修行者正确的道德实践。并且,这种道德实践直接决定了新知识的逻辑顺序。这就意味着,在佛教的教义中,一种知识只有具有了佛教意义上的道德价值,才具有佛教知识体系上的位置。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缘起”的世界?
聊到这里,或许你要问说,我们应该对这种“缘起”的世界和人类生活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如果世界和生活是被完全决定的,那么大部分人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可能就是一种无所谓的虚无态度。因为一切都已经被决定,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那么只要随波主流、逆来顺受就可以。反过来,如果世界和生活是完全自由的,那么大部分人的态度可能就是一种高度投入但却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态度。因为是完全自由的,我们就得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塑造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根本没有任何规则和规律可以依凭,我们会对世界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的演化充满恐惧。因为现在是高度变动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
但是,对于缘起的世界与生活来说,它既不是被决定的,又不是完全混乱的。那么,我们对待世界和生活的态度,就既不应该是虚无的,也不应该是恐惧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种“关怀”(care)的姿态。所谓“关怀”,是指认真对待但不眷恋,高度投入但不执着,积极拥抱但不拥有。
在这个缘起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彻底的脱离,也不是彻底的投入,而是自我设限的投入。
缘起法提醒我们,我们很多的行动和关系都是递进生成的。欠缺其中任何一个因,都无法形成今时今日的果。因此,在缘起的世界,我们所要关注的,不应该是已经存在的果,而是应该追寻形成这个果的因。追寻这个因,不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消灭这个因,因为这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而是要在未来世界和生活的再塑过程中,对这个因进行重新定位,这样我们才能期待在其他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我们乐于见到的果。
我想,这才是对待缘起法的正确态度。
了解了佛陀的基本主张,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到底有哪些人跟着佛陀修行呢?他们修行的法门到底是什么呢?这对于我们理解佛教史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佛教史无非是对这些修行者的修行法门进行阐释、体系化和实践的历史。
下一讲,我就和你来聊一聊佛教的修行者。
坚持固然可能带来好的结果,但生活中很多不良情绪甚至痛苦都是由执着引起的,我们热爱生命,渴望成功,但应该时刻记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马上带来可观的回报,持续经营自己,但并不执着于结果可能才是最好的路径。正如老师通过“缘起”的世界观高速我们的:对待世界的正确态度,既不是完全脱离,也不是全情投入,而是“认真对待但不眷恋,高度投入但不执着,积极拥抱但不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