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与善巧方便:佛教的两种智慧丨中国佛教史丨许小亮

般若与善巧方便:佛教的两种智慧丨中国佛教史丨许小亮

00:00
15:10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许小亮,欢迎来到我的中国佛教史课程。

在上一讲,我和你聊了佛教发展与传播中的两个主要流派:小乘和大乘。这两个流派虽然有诸多差异,但在最根本的追求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那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无上的智慧。佛教将这种无上的智慧称之为“般若”。只不过在大乘佛教那里,需要将这种般若的智慧呈现在有情众生面前,让所有人都能理解并掌握它。但般若的智慧不可能自行呈现,所以需要另一种特别的智慧,将这种无上且高深的智慧“展现”出来,让它可以被理解、被接受,让有情众生能够领会到它。这种呈现“般若”的智慧,就被称为“善巧方便”的智慧。

在这一讲中,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佛教的这两种智慧。


什么是般若?


“般若”,是梵文Prajñā的音译。Prajñā 是一个复合词,由prajñāna两个词构成。pra是卓越、无上的意思,Jñāna是认知、觉知的意思。因此,Prajñā直译过来就是“高级的认知”或“无上的觉知”的意思。总体来说,般若是理论的、无上的、反思的和整体性的智慧,是佛教修行者获得证悟,得大解脱和大自由的智慧。

很显然,般若与一般的智慧与知识不同。在佛教传统中,达到般若境界的知识和智慧具备几个特质:

第一个特质,这个智慧是“不二”的智慧,是没有彼此的区分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在一般的知识里,我们是通过概念去认识事物或者世界的,那么这里就存在着二元对立,也就是概念和概念所对应的对象这二者是对立的,存在着概念如何能够把握对象的问题。但是,一旦修行达到了般若的境界,修行者就能够跳脱出这种二元对立,他不再通过概念去认识事物或世界,而是按照事物或世界本来的面目去理解世界,直接把握到世界的本质。因此,由概念与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产生的各种混乱、妄想,在般若的境界中全然消失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有知识,但不一定有智慧,即使一个人有智慧,也并不一定能够跳脱出“无明”。但是,般若则意味着,修行者不仅有着对世界的真理性知识,更有着无上的智慧,最终跳脱出无明,达到了佛家所说的“无痴”的境界,也就是明晓了事理,破除了“贪嗔痴”三毒中的“痴”。在这个意义上,般若的智慧是浑然一体的、不做任何区分的“不二”的智慧。

般若智慧的第二个特质在于,这个智慧是反省的智慧。必须指出,般若的境界是一个修行者的心智生活所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因此,它更多地着重于一个修行者心灵认知的层面,而不是世界本身。在佛教中,世界的绝对性和真实性叫做“实相般若”,但它并不是般若本身,只有对于这种绝对性和真实性的理解和观照才是般若,叫做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并不是般若,只是产生般若的根源,大家切不可混淆。所以,要获得般若,重心不在于认知对象,而在于认知主体。在这个意义上,般若强调认知的障碍不在于事物和世界本身,而在于认知主体自身各种的认知障碍。修行般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主体的这些认知障碍。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于心智生活中的种种障碍进行观照、反思并批判。

般若智慧的第三个特质是,这个智慧不是一种获得某种绝对知识与真理的智慧,而就是绝对知识和真理本身。这该如何理解呢?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个方面就是,这个智慧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对象不是一个特殊的“事”或“物”,而是万事万物的“整体”。但是,“整体”是没有办法从世界本身的角度去加以描述的,从世界本身去描述整体,要么需要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那就会面临无穷尽的“细分”;要么需要去设定一个绝对的神,那就会进入一神论的窠臼。这两种都是佛教需要避免的。第二个方面是,这个智慧无法通过“科学式”的方法去“有步骤”地获得。因为这个智慧不是知识的聚合,而指知识的整体。它无法通过理性的收集与整理,来加以分类与辨析,而只能够在某个特殊的时刻,以“证悟”的方式加以把握。

聊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修行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般若的境界呢?难道只能够依靠修行者对于佛法独特的禀赋吗?当然不是。

虽然我们在前面聊到,般若的境界不是通过渐进式的理性学习就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修行者对于佛法具有特殊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没有达成般若境界的修行方法。佛教还是给出了达到般若境界的修行路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与“修所成慧”。所谓“闻”,即在于学习佛法,领会其中的含义与逻辑。所谓“思”,即是能够基于自身的反思意识,对于所习得的佛法进行批判性的考察;所谓“修”,即是我们不再依靠任何知识和逻辑的指引,而是依靠求佛法的本心去追寻佛法。

总体上来看,般若境界的达成与这三种修行路径密不可分。这三种修行路径也是相互依赖的,只学不思,就像没有手臂的人去爬山一样,无法向上攀登;只思不学,就像盲人远行一样,找不到方向;而学与思如果缺少了“修”的加持,那么始终只能够停留在表层,不能够真正进入到对自我与世界的整体性把握。


什么是善巧方便的智慧?


般若所呈现的,是自我与世界的究极真理。而在日常生活中,要将这种究极的真理晓谕给有情众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于小乘佛法来说,并不需要将这种般若的境界晓谕给有情众生,因此,当修行者达到般若的境界时,就算是修佛功成。但是对于大乘佛法,也就是我们在前几讲所提到的菩萨乘来说,仅仅自身达到般若的境界并不是完整的佛法,还需要在俗世生活中宣扬这种究极真理,并让有情众生在自己所生活的境界与层次中领会到这种究极真理,这样佛法的修行才算圆满。

这就意味着,佛法除了自身的领悟,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尘世中得到实现。这种能够让佛法在尘世生活中得到传播和实践的方法与智慧,大乘佛教把它称为善巧方便。可见,善巧方便的概念仅是对菩萨乘的修行者而言的。对于声闻、缘觉乘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善巧方面。

那么,到底什么是善巧方便呢?这需要我们去整理和比较佛经中的善巧方便概念,然后给出解答。在现有流传的佛经中,对于善巧方便进行讨论的经典大体上有几部,分别是《大保积经》、《法华经》和《维摩诘经》。

综合这些佛经的讨论,所谓善巧方便,其实是菩萨乘的修行者在布施活动中,为了能够与有情众生共享佛法而采取的生活方式。它契合于有情众生的理智状态与生活伦理,它的最终目的,是让修行者自己和有情众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回向无上正等觉的智慧。

按照这个说法,善巧方便的智慧是菩萨宣扬高深般若智慧的一种方法。只有菩萨才能掌握这种方法,普通人并不能够拥有这种智慧。这是因为,善巧方便的智慧突破了佛教的诸多戒律,尤其是在涉及到具有高度争议性的社会议题时,如果普通人也觉得自己具有那种善巧方便的智慧的话,那么菩萨乘的修行就被庸俗化了。

那么,菩萨在掌握了这种善巧方便的智慧之后,又如何帮助般若智慧在尘世生活中体现呢?

我们刚才说到,般若智慧是整体性的智慧,而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够将这种整体性智慧进行分殊化的处理,也就是区分为特殊的形态,来适应尘世生活的多元性要求。这样,般若就不是仅仅体现为一种形态了,而是会在各种人、各种事和各种领域中,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只不过,一般人无法揭示这些分殊性背后的统一性,而只能够由菩萨来揭示。

同时,善巧方便还能够将般若所具有的卓越和无上的智慧进行回向。所谓回向,就是说不将无上和卓越作为日常生活的强制性约束,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引导性追求。只要具有追求卓越和无上的智慧的动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违反了一些佛教戒律,在根本上也并不妨碍体悟般若智慧。

事实上,一个菩萨如果不具有善巧方便的智慧,那么,这个菩萨还有可能退失“菩提心”,从而无法完成自身的任务。


两种智慧是什么关系?


聊到这里,或许你要问说,般若与善巧方便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一种常见的看法,是将这两者视为是“体用关系”。所谓“体用关系”,是说,“般若为体,方便为用”。意思就是,善巧方便的智慧就是对般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般若智慧是根本,善巧方便是这种智慧的实现方法。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刚才说到,在佛教传统中,只有菩萨乘的修行者才需要善巧方便的智慧,声闻和缘觉是不需要的。所以,善巧方便和般若不是不可分离的关系,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智慧。两者互不隶属,也互不依赖。以体用关系去形容两种智慧的关系是一种误解。

我比较赞同把般若智慧与善巧方便的关系,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就是将善巧方便的智慧视为是佛教的一种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是指向社会的。也就是说,当佛教在社会中立足,并获得广大信众,成为普世宗教时,善巧方便是佛教修行者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实践智慧。这种智慧不依赖于般若,而是一种独立的智慧形态。它所处理的不是佛法中的那种理论性议题,而是生活中的实践性议题。般若的智慧是没有对象内容的,但善巧方便的智慧,却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内容和主张。

其实,这样来理解善巧方便智慧,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将善巧方便理解为一种独立的实践智慧,才有可能实现佛教的社会化与普世化。与此同时,善巧方便的智慧也揭示出了佛教修行的另一条道路,那就是在家修行,从而为居士佛教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哪种智慧,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摆脱轮回,证悟佛法。佛教将摆脱轮回,证悟佛法后的状态称之为“涅槃”。

在下一讲,我就和你来聊一聊我们究竟该如何来认识“涅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