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道诠释《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西山道诠释《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00:00
21:40
《道德经》

第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li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简单解释:

用动武的方式来教育,一般人都不喜欢,所以,有道人不会随便动武。自古以来,文官在主之左,表理,表调;武官在主之右,表事,表御。目的都是为了护主,主人只有一人,就是那安静平和的真心。

虽然对一切事物,最好能柔则柔,能调则调,实在不行必须御之。

御,虽非君子所为,但必要时必须御,光调不御是违道的。

然而也不要以御为快乐。凡是以御人为快乐者,也是背道者,不能得圆满。

左阴右阳。

左,守柔而静,和谐吉祥,重在调教。

右,有为而动,冲突凶险,重在抗御。

故而,和平时期以调教为重;动荡时期以抗御为重。不打仗时,以偏将辅佐为主;打仗时以上将统帅为重。

真正的成功者都会先悼后庆。那是因为所有的胜利,都是有许许多多的牺牲者成就的!不管是取得皇位,取胜战场,哪怕是项目竞争的成功……

所有胜者,在庆功之前都要想一想:

要是没有这么多将帅尽忠,哪轮到你上宝座?要是没有那么多士兵战死沙场,哪有你上将取胜领赏?乃至项目竞争的成功者,难道不应该想一想那些为你垫脚的其他竞选者吗?

即使是不得已斩妖除魔,也应该祭祀、超度、安抚。胜而有德,君子所为!



详细解析:

这一章,用老子主张在和平时,要以德育化,和谐相处;在不得已时,可以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思想理念来告诉我们:

守住安定、宁静的内心。“人类命运”是共同体,“太平和谐”才是真理。为了维护和平,不得已时要敢于抵御。成功之后,千万别忘了那些“牺牲”者。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者:指用武器打仗。这里指六识妄心搞贪嗔痴淫杀盗妄。

“物或恶之”的“物”,指凡夫大众。

战争是不吉祥的,会导致生灵涂炭。人们讨厌战争,所以有道者不会随便发起战争。

世上有两种人:一是有道君子,二是无道凡夫。

有道之人不崇尚刀兵之事,因为军队、刀兵都是杀伐之器,并不能直接造福百姓的,若用之过度,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痛苦。

其实,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更加麻烦,能和平解决,尽量和平解决问题。



乍一看,以为老子在讲用兵之道。非也!老子从来没有讲过如何调兵遣将。老子就论“道”,这一章同样也是论“道”。

你以为“兵者”是谁?

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淫杀盗妄,是那个强要出头的“六识心”在用兵!这识心不守本分,无时无刻不在“用兵打仗”啊!

我们反观一下自己,凡夫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就是什么事都要争个高低,什么东西都要纳为己有。为了发财,就活割人家的器官卖钱;为了升官,就踩着别人的头往上爬;为了名誉,就连亲爹亲娘都可以不要……

请问,这是不是“兵者”?这是不是“用兵拼杀”?虽然他们一时取胜,但“后遗症”太大!哪怕经过多少年,多少世,这“用兵拼杀”生生世世都会来回重演,因果循环,甩都甩不掉。这就是“夫兵者,不祥之器”。

你若不相信,那就问问:当你做过一些灭绝良心的事后,你的心平静过吗?内心是不是一直在受折磨?这“内心的煎熬”是不是“用兵拼杀”?是不是因果循环?“夫兵者”吉祥吗?

现在,你是不是讨厌自己“用兵”了?是不是讨厌自己贪嗔痴淫杀盗妄了?

对喽,相信你以后一定会守柔安分了。

你说,安分的人会“用兵”吗?不会。因为守柔安分的人是有道的人,“有道者不处”,吉祥如意。



“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居”,是百姓安宁的生活。“用兵”,指战争。

那什么是“左右”呢?

“左”表守柔安静,和平稳定。

“右”表勇猛有为,动荡战斗。

“贵”呢?就是尊重,推崇。



有道之人治理天下的目标是:尽量使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所以:

在和平环境中倡导和谐、谦逊,以德化人,避开冲突,以保持社会的稳定。这就是“居则贵左”。

若有侵略者破坏百姓安稳的生活,给百姓带来危机,那么要果断地做好战斗准备,毫不客气地击退敌人,这就是“用兵则贵右”。

这句经文告诉我们:

宇宙万物都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稳定、平衡就是“道”;守柔、处下是“本分”。

然而,当有人破坏稳定、平衡时,可以“燕处超然”,果断用兵“抵御”。这是自然规律!一切万物都要恪守本分,见好就收,万不可过头!因为宇宙万事万物都在践行“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个自然平衡法则。

所有人,特别是修行人,只要在行住坐卧中守住“真心“根本,守住“安静、稳定”不变,你怎么做都正确。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虽然,带兵打仗凶险万分,很不吉祥,更不是君子所为。但是,如果非要用武装才能解决问题,那就毫不犹豫用兵御之,绝不手软!

各位:用兵只是为了维护和平,维护稳定,谁要是非要破坏和平,破坏安定,不得已时,就要果断用兵!只有“世界和平”才能保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这句经文以“用兵”的态度,来告诉我们:

第一,做人也好,修行也好,都必须调御结合,才能圆满。光调不御也是背道,必要时必须“用兵”。

第二,为了确保我们的【七识真心】如如不动,成就【大我真心】。对于不安分的【六识妄心】,能调教尽量调教,引导学习《道德经》、《楞严经》,明白大道真理,提高灵性,用大智慧涤除玄览,刮骨疗毒,蔽旧新成。“凡心不死,圣心不生”。要敢于对自己动真格,重回宁静和谐的【大我真心】,安静守柔。



其实回过头来看看:“夫兵者”是不是就是我们生活中,工作中,修行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啊?是不是“宠辱、得失”等顺境和逆境啊?都是“用兵”呀。你看,有谁喜欢“挫折和磨难”?这都是“不祥之器”。

在家庭教育中,自古以来,持棍棒喝斥的一般都是父亲。而宠溺孩子的一定是母亲,所以有“严父、慈母”这两个名称。

越是不乖的孩子,越不觉悟的孩子越讨厌严父的管教,把严父比作“恶魔”。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被慈母宠坏的。所以,好多被宠坏的孩子都成了废物,最后成为不孝之子,甚至会杀父弑母。

所以,这个“不祥之器”是专门对付那些不肯觉悟的“孩子”!如果实在调教不好,迫不得已时必须“用兵”。因为这些孩子记性不好,脾气太犟,靠细语调教没有用,只有将其屁股打烂,才能长记性。

记好了:“调”不好就“御”!千万不能纵容他们肆意妄为。

想要一棵树苗长得好,就必须对那些徒长的枝条下狠手“修理”。请问,“修理”是不是“教育”啊?

教育孩子要有调有御。那么对十法界的修道者呢?也要有调有御,必要时就得用“兵者”这个“不祥之器”来御!



无量劫来,这么多修行人不肯修理自己的贪嗔痴淫杀盗【小我心】。

他们厌恶逆境挫折,堂而皇之破“五十阴魔”,把那些咬着牙,忍着疼来陪练他们的,来“伤害”他们的,来成就他们的“至亲”都视作“恶魔”,出言不逊,十分敌对。

这些人,喜好顺境,喜欢掌声、赞美声。他们却不知道,就是这些掌声、赞美声把他们给淹死啦!这样的人,不就是那些倔犟的“孩子”吗?不“用兵”的话,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走出【小我】,回归【真心大我】啊?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

恬淡:是柔和调教。

美、乐yào:指喜好。

杀:这里指“御”。

意思就是说:军事不是祥和之器,更不是君子所追求的。即使是万不得已采用军事手段,也不可崇尚战争,淡然对待。取得了胜利也不要大张旗鼓地搞庆祝,更不能张扬炫耀。以恬静、无为、平淡为最高原则。



“夫乐yào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那些喜好打仗的,一打胜仗就庆祝的人,其实他们内心喜好杀伐,以杀人为乐。那些以杀人为乐者,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你看,楚霸王项羽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从这里,也让我们懂得:

首先,御也要有度,即使用“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也不能一味地“御”。若从此不再用柔和来调教,喜好“用兵”来“御”,等于是喜好暴力压制,这与喜欢杀人有什么两样?

“御”毕竟是“不祥之器”,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接受的,甚至会留下仇恨,所以其结果就是“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这一章好几处涉及到“左右”,大家先来梳理一下:

“左”表吉祥,是阴柔,恬静。

“右”表灾凶,是阳刚,躁动。



“左”表【守柔安静】,【和谐调教;和平稳定】。

“右”表【勇猛有为】,【冲突御杀;战斗动荡】。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意思是说:在和平、安稳时期,以和顺、恬静、自律为重;出现问题以调教为主。但是,在战争动荡时期,为了保卫国家安宁,必须果断出击,抵御侵略者。

事:就是处事的方法方式。

尚:是推崇。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意思是:不打仗时,以偏将辅佐为主,来管理军队。抗战时,那就要以上将为重,统帅大军,骁勇善战。

偏将:是副将,是辅佐上将的。

上将:就是统领大军的将军。

偏将与上将在军队中的角色,其实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同样,无论国际、国内、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在处理问题上,一般以唱白脸为主。但是,该唱红脸的时候必须得唱红脸!否则会出大问题!这也是“道”。

宇宙万事万物都在平衡法则中。世界上的战争,瘟疫,地震,海啸,洪水等一切天灾人祸,都是老天爷在唱红脸。

老天爷是迫不得已才唱红脸的!是迫不得已的!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照道理来讲,战争要死很多人,不管战胜还是战败,都要以丧礼来祷告亡灵。即使取得胜利,也先要以丧礼来告慰双方在厮杀中牺牲的战士。因为,胜利是用双方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以悲哀莅之”,安抚死伤的将士。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

为了我们的成功,牺牲了多少人来做我们的垫脚石?有多少人充当“恶魔”的角色来鞭策我们,成就我们?

我们为什么没有“以悲哀莅之”?为什么不以“丧礼处之”?

为什么在我们成功后却忘了他们的功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