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390:革卦—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易经390:革卦—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00:00
07:21

革卦第三爻,爻辞: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征:指躁动,过于激进。

言:指改革的理论,政策方针。

三:这里指上下级及改革设计者三方面,也指概数,众多阶层人士。三就,指承顺天意,顺应百姓,自己也认同

就:这里指征求意见。

有孚:指诚信,信服。
本爻辞的意思是:在进行变革时,过于躁动激进会发生凶险,要以正防危;对于变革的言论,要多次研究周密考虑,赢得人们的信赖,才会获得成功。

此为革卦的第三爻。爻意是说:前进或出行凶险,坚持正道也很危险。但是,变革的言行如果符合天意,百姓信从,自己也认同,那就是符合实际的,可信的。九三阳处阳位,性至刚,位不中。所以《象传》说:“革言三就,又何之矣?”即是指在这种境况下,变革没有出路。但如果变革之道得到三方面认可,变革的条件也就充足了。

九三爻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兑)相叠,震为雷,为动;兑为悦,动而悦就是“随”。随指相互顺从,己有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为前提。

本爻启示的是在改革时不要激进的道理。从卦象上看,九三属于阳爻居刚位,得阳刚之正,躁进有凶,守则失时。此时应牢记乾卦之中第三爻的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之诫,既不冒进,又不保守,慎重稳进是应该采用的态度。九三下与六二亲比,上与上六正应,上下征求意见,以使改革在上下的支持和拥护下顺利进行。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象辞意思是:既然改革的言语实现十分之三,又往什么地方去呢?

这里指出:“对于变革的言论,要多次研究周密考虑”,其它的路是没有的,变革已经势在必行,只有走变革的道路。

九三爻处于改革初建成效的阶段,这种情况下,应当继续将改革深入下去,发展本国的经济,积聚实力。有句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的便是九三这种情况。刚一上任的新领导,三把火点得很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自然就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把改革深入下去。如果此时便停止不动了,那么只能是前功尽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改革初见成效,便觉得自己实力强大了,急于攻打别的诸侯国,那么只能是吃败仗。所以爻辞说“征凶”。

【故事】西汉末年,刘秀弟兄起兵南阳,昆阳大捷后,刘秀奉更始帝派遣去黄河以北发展势力。他粉碎了诈称汉成帝儿子的王郎政权,又逐个吞灭铜马诸部农民军,关中一带把他称作铜马帝。

刘秀在河北声势日盛,更始帝派人任命刘秀为萧王,令他解除兵权,和诸将一起回长安。他面临政治前途上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难以抉择。

正在这时,部将耿弇对他单刀直入地说:“百姓脱离王莽,思念刘氏,见汉兵兴起,好像离开虎口,回到慈母怀抱。天下至为重要,王可以自取,不要让外姓人得了!”

听了他的话,刘秀十分喜悦。于是,他借口河北还未平定,拒绝听从更始帝的征召。这标志着刘秀自认为羽翼已经丰满,百姓归心于他,正式向更始政权宣战了。

接着,刘秀派耿弇、吴汉等人,铲除了更始政权安在他身边的几块绊脚石:幽州牧苗曾‌以及尚书仆射谢躬等,清扫卧榻之侧,除掉了内顾之忧。从此,他已经和更始处于对峙地位了。

这时,刘秀称帝的条件逐渐成熟:河北、河内更加稳固,洛阳朱鲔势单力孤,指日可下;更始政已如枯木朽株,必败于赤眉农民军。在众多政治集团中,刘秀应是首屈一指。

当皇帝,复兴汉室,这是刘秀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君权神授,也是当时天经地义之事。建立一个政权,需要制造舆论。刘秀的军师方望希望他“求助人神”,即向上天神灵请示。

这时,刘秀年轻时的同学、儒生强华从关中来,奉献代表天意的《赤伏符》,符文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强华解释,四七表示从汉高祖刘邦到刘秀正好是二百八十年,火为汉德,现在转到了刘秀,他复兴汉室正是奉天承运合理合法的了。

公元25年六月,刘秀即位于鄗南(今河北高邑东南),为汉光武帝,不久定都河南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

九三人生启示

所谓“天意”、“天命”,其实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刘秀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又施行了比较切合时势的方略,所以,他在血战中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这个故事,其中含义也可看做“天时、地利、人和”的另一个印证。做事情不能不充分考虑时机(天时)、现实状况(地利)和群众拥护不拥护(人和),如果条件不充足,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