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向 “生活世界” 的回归与胡塞尔的终极关怀

70 向 “生活世界” 的回归与胡塞尔的终极关怀

00:00
09:02

思考题  身处现代社会,谈谈你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心得+思考+疑问,篇章结束后会录制互动答疑课。


#打卡计划# 听完本期节目,在下方留下「打卡」,看看自己能坚持多久。


本期精华 

1、本期解决:生活世界的内涵。

2、生活世界:

胡塞尔说: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3、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最原初的、一个事先被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里,我们是用素朴的方式去说话、去描述这个世界。


4、胡塞尔强调,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根基性的领域,在这个基础上才产生出了科学世界。科学世界立足于生活世界,是一种对生活世界的理论抽象。


5、因为人们描述世界的方式从一种素朴的方式转变为了科学的说话方式了,用一种量化分析的方式,追求公式化和数据化,精准地去描述这个世界的客观对象和规律问题,才出现了科学的世界。


6、“生活世界”的特点:

(1)非课题性的

(2)奠基性的

(3)直观的和主观的


7、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回归,表达了一个态度:

不要因为过度沉浸在科学世界中,而遗忘了那个本真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拯救欧洲人的这场人性危机和文明的危机,才能摆脱欧洲科学危机带来的对现代生活的侵蚀。


8、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是意味着胡塞尔放弃了自己早年的对严格科学的理想追求,也不是向“自然的思维态度”的回归。


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回到生活世界里,从生活世界出发通向先验现象学之路。通过“悬搁”的方式,悬搁“自然主义的态度” 然后还原到纯粹的现象,还原到纯粹的意识领域,还原到先验的自我之中。那么生活世界本身的呈现,正是先验主体通过一种自明的自我构造后的成果。


9、胡塞尔的现象学从“悬搁”的态度开始进行现象学还原,主张“回到事情本身”之中。在晚期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他反思了近代科学产生的副作用从而去思考人与人的生存境遇这样的大主题,要重塑人类的文明和生活信仰,就不能忘记还有一个根基性的“生活世界”。这是胡塞尔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的伦理思考,也是现象学还原之路的一个终极关怀。


10、下期预告:小结与复习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霞姑娘Sophie

    感觉胡塞尔的现象学有些难,听不太明白。不过胡塞尔最后提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貌似听懂了。他的这个想法也同样可以应用到我们当下的生活。

  • 循墙绕柱觅君诗

    胡塞尔的“回归”,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即是对现在复杂世界的宏观广阔的还原,而要实现这种还原,解决那些超越性的,哲学中形而上的重要问题,他的对于自然本真生活,那种田园牧歌式人生状态的热切向往,便可以理解其必要性了。

  • Sying01

    回归到生活世界以后,然后呢,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以后,然后怎么办?

    终端_vo 回复 @Sying01: 抛不开主体的目的性,自然就会问你的这个问题

  • 知命从心

    感恩书杰老师!

  • 让让让让

    大家自问自已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一问111 回复 @让让让让: 人生价值在于体验,放弃体验等于放弃生命。

  • 坦荡荡_5r

    科学研究的是“这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科学回答不了“我们需要什么?”的问题。科学让我们能做一些事,但能做不见得就应该做,能做的事可以带来利与益,也可以带来害与损。往往去做的人只顾自己一时能得到的利与益,而害与损却在一定的时间与规模的累积中产生,对整个地球环境,对人类的总体财富与权力结构都造成巨大的灾与害。而这方面却没有人去制约。所以这不只是学术的问题,而应该进入实操的流程,比如,对地球状况的研究人员,要求不许任何权力与财富的左右,给的安全线,全球任何组织都必须公平公正地接受,不可有任何特权存在,否则,就可以人类正在走向灭绝而没有“刹车”机制。因此,设计规则与打造这样的研究组织成为迫切需要。

    让让让让 回复 @坦荡荡_5r: 科学发展的花费从发展经济中来,而经济的发展(现在)必然以损害地球环境与物种为代价。所以人的共识就很重要了。但人的共识又很难建立,看看自己的消费就清楚了,你有车吧,那全世界70亿人就都想有车。。。。

  • 给龙叔提鞋的孩纸

    尔时忘却来时路。

  • aspen6868

    今天听老师讲了“生活世界”的内涵,生活世界是主体和客体在分化以前,被给予并事先存在的世界。我(叶力)的问题是:胡塞尔研究现象学-意向性-生活世界,有什么哲学意义呢?

    随心且随缘 回复 @aspen6868: 现代哲学在回归“对人的关怀”

  • 泽弦ak

    人类不要脱离动物性太远,远必深度迷失

  • 泽弦ak

    比维特根斯坦好理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