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终极关怀之概念和缘起(下)

4.2 终极关怀之概念和缘起(下)

00:00
09:34

终极关怀之概念和缘起(下)


⼀、知识点


1、《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经典,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是禅宗的主要经典之一。传统上,《坛经》一直被认为慧能所说、法海所记。20世纪初,于敦煌文献中发现了慧能的《坛经》及其弟子神会的语录,《坛经》研究有新的发展。1930年以来,胡适据敦煌文献,先后发表《荷泽大师神会传》、《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坛经考之二──记北宋本的六祖坛经》,认为《坛经》的作者不是慧能而是神会。1935年日本宇井伯寿著《第二禅宗史研究》,不同意胡适之说。1964年日本关口真大撰《禅宗思想史》,认为《坛经》代表了神会的思想。1967年日本柳田圣山作《初期禅宗史书之研究》,更认为《坛经》中“无相戒”“般若三昧”“七佛二十九祖说”等,是牛头宗六祖慧忠所说,鹤林法海所记,神会晚年把它引入自宗,由门下完成。1971年在台湾的印顺著《中国禅宗史》及《神会与坛经》,反驳了胡适的主张。近年来,中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坛经》的基本内容代表了慧能思想,同时其中也有后人增益的成分。


2、中苏友好大厦:


上海展览中心(Shanghai ExhibitionCenter)亦称为上海展览馆,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北靠南京西路,南面延安路高架,东起威海路林村,西到铜仁路。共占地9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上海展览中心建成于1955年,原名“中苏友好大厦”,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50年代上海市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筑,与北京展览馆一样同属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上海展览中心所在地原为英籍犹太人哈同的私人花园爱俪园,俗称哈同花园,哈同与其夫人罗迦陵相继去世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被进入公共租界的日军侵占,几经战乱哈同花园逐渐荒废。


3、保尔·柯察金:


保尔·安德烈耶维奇·柯察金(俄语:Павел Андреевич Корчагин),简称保尔·柯察金,又译作帕维尔·科尔恰金 ,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主角。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舍佩托夫卡镇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2岁时,因得罪神父而被学校开除,并被母亲送往车站食堂当杂役。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先后当过侦察兵和骑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死里逃生后开始投入国家建设,从事共青团和肃反工作。在波耶卡窄轨铁路快要修筑完成时,保尔患上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被误传死讯。痊愈之后,保尔重回工作岗位并加入联共(布)。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保尔最终失去工作能力,被党组织解除工作并住院治疗。到1927年时,保尔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 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 ,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老三篇:


“老三篇”是对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所写《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献的一个统称,分别发表于1939年12月、1944年9月、1945年6月。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什么叫涅槃?涅槃不是死,涅槃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佛教的真正的修行就是指向这个目标的——摆脱生死的轮回。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3、“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一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读到毛主席的这句话,我的终极关怀的需要再一次得到了满足——无论我们个人是多么渺小,生命是怎样的短暂,只要我们有益于人民,我们的人生就充满了意义。



三、全文逐字稿

长按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课程文稿 

我们现在就沿着熊十力先生对于终极关怀问题的感悟,继续来看中国思想中关于终极关怀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思想的三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还有一个是佛家。我们就先来看佛家。


在禅宗第六祖慧能的《坛经》里边,就引用了第五祖弘忍法师的一句话。弘忍法师跟他的弟子们讲:“世人生死事大,汝等跟我学佛,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之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意思就是:你们得了福报,也消不了罪业,也不能解决终极关怀问题。所谓“只求福田”,意思就是弘忍法师对他的弟子们都不满意——他们学佛是为了种福田、求福报。福报得到了,人不可消罪业,仍然在生死轮回之中。


佛教要我们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超脱生死。


佛教指点了一条满足我们终极关怀的修行之路,其目标就是达于涅槃的境界。什么叫“涅槃”?涅槃不是死,涅槃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佛教的真正的修行就指向这个目标的——摆脱生死的轮回。


在佛学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面对终极关怀主要的思考都在儒家思想,中国人怎么领会自己的生命意义呢?


第一、家族本位;第二、祖先崇拜。


我们每一个人在几岁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自我”呢?可能大家都忘了。


当我们在孩提时代领会到自己是一个“我”的时候,也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那一刻,我们同时也就领会到“自我”面对死亡。


对虚无的领会,和对自我的领会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既然发现自己是一个“自我”,又同时发现自己不可能永远存在,一种恐惧就来到我们心中了。


我们对死亡的害怕怕的是什么?


其实不是害怕死的时候的肉体的痛苦。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自我”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死亡这件事,却只是把它领会为肉体的巨大痛苦。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了:死亡意味着唯一无二的自我将永远消失、万劫不复,这才是对虚无的真正的恐惧。


我自己是几岁发现“人必有一死”的?我忘了。但是我记得的是,当初发现这一点,我有种莫名的恐惧,我总是在想,“我自己能否是例外”?后来发现,这不可能。


我居住在上海,上海有一条路叫同仁路,同仁路延安中路那里,有一个巍峨的俄式建筑,当时被称为中苏友好大厦,它的尖顶始终耸立在那里,我经常仰望它。那时我就在想,有一天我走了,它还在,这让我受不了。


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在我没来到这世界上之前,过去是无限可以往前追溯的;在我走了之后这个世界还在,世界向未来无限延伸。


我的这一生就那么短暂的一刹那而已,它意义在哪里可以寄托?


当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好在家里有一本《万年历》,我打开《万年历》一看,如果到了21世纪,我才几岁?才40多岁——坟墓很遥远,咱不用去想这件事。


在这种想法中,终极关怀的问题其实没得到解决,而是被推开了。


后来获得解决的可能了。在小学读书,当时全国学雷锋,老师就要让我们读《雷锋日记》,《雷锋日记》当中有一段: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一段话我一读到,豁然开朗。终极关怀的问题是可以这样来解决的了——有限的一生可以跟无限的事业、不朽的事业连在一起了,这样生命的意义有了着落。


我后来又读到那本小说,当时很出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这样说: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来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虚度年华而痛苦悔恨,临死的时候能够这样说,我把我整个的生命和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解放而做的斗争了。”


读到这一段话,我又豁然开朗。人类解放的事业那是不朽的,我们衰朽的个人的人生就跟不朽关联了,终极关怀问题就此得到解决了。


当时是一个理念的时代,理想主义的时代,我们那时候都要读毛主席的“老三篇”,哪些“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三篇著作合起来就叫“老三篇”,这三篇著作对我们当时的中国的少年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三部著作代我们回答了终极关怀问题。


我一直忘不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一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读到毛主席的这句话,我的终极关怀的需要又得到了满足——无论我们是多么渺小,生命是怎样的短暂,只要我们有益于人民,就说明我们的人生就充满意义。


现在想来,毛主席说的这些话已经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了,人民差不多获得上帝的地位。在这里,我们把自己有限的人生跟人民关联了,其中有一点准宗教的意味在里边。


好,这一讲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就来讨论中国人的生命价值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王德峰教授

    感谢大家收听《王德峰的中西思想必修课》专辑,本专辑是目前全网唯一一档王老师亲自授权、亲自录制的精品课程,所有内容均是来自于王老师本人亲自讲授。知识来之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支持王老师的心血。王老师的粉丝们在评论区集合啦,一人一句话证明你是王老师的粉丝吧!评论盖楼回复将由工作人员转达王老师本人处,老师本人也会不定期查看回复

    张发财啊 回复 @王德峰教授: 王老师,本期我已经听完了,以后还会有新的内容吗讲座吗?

  • 催眠音乐赛尔FM

    感谢楼主!真好听!欢迎大家进入我的音乐地带,点我头像。

  • 天河书生

    难得王老师带我们重新体会了毛主席那个理想主义的年代,当年不觉,现在终于领悟了当年那些文章和语录的意义,更理解了毛主席的伟大。

    非非非是是是 回复 @天河书生: ……

  • 素朴超然

    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奥里利厄斯

    麦子鹏 回复 @素朴超然: 赞同

  • 云白风轻_50

    我也记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但是越铭记我就越矛盾,就越不知道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清风_拂云 回复 @18557090gmy: 白求恩做到了,写白求恩的他也做到了

  • 叶紫_w4

    我也快知天命了 发现越来越喜欢传统的 《周易》《道德经》《诗经》…

    昵称没道理_14320 回复 @叶紫_w4: 从不惑听到天命已经听了十年,我知道我会听(读)一生。🙏

  • 何了焚

    我在5岁的时候,我看到我的曾祖父躺在床上,看到家族长辈们的表情,我就知道曾祖父去世了,那天晚上我就感受到死亡的恐惧,人死了最多就剩下一座坟,有没有轮回?有没有灵魂?灵魂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我看不见?越想越害怕,紧紧抱着父亲的手,也缓解不了我内心的恐惧。到今天我30多岁了,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5岁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问题。

    唯心现 回复 @何了焚: 你好,朋友,去推荐你去学习于晓非老师的金刚经导读课程,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 君子爱财_yh

    与老师同感。我大概在十岁左右(八岁上的学),隐约记得是夏夜仰望星空时,听父母讲天河牛郎织女(彼时对神话已不再迷信),面对浩瀚的星空,想象着自己死后不复存在,焦急的恐惧感从此而生。也是从那时起,感觉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这恐惧感一直陪伴我三十左右年,期间因这恐惧而刻意不去想自己的归途。四十岁过后,明白了四十不惑。如今已年近半百,面对死亡(自己的。对亲朋的逝去只有感慨)的恐惧已淡如微风拂面,些许凉意中又有着些许“惬意”(一种感觉很难用一个词表达)。

  • tiger_SHW

    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程,感谢老师带来这么好的课程!有一个问题,期望得到老师的解答:佛家讲的涅槃的不生不死的境界,这个“不生不死”怎么解释呢,我思考了一下得出两个答案 1,因为没有生所以就没有死;2,既不生又不死,是生死以外的第三种境界;老师能否给与指导,能否详细讲讲佛家这个涅槃的真意?

    唯心现 回复 @tiger_SHW: 佛陀说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花。只是凡夫把不真实的世界当作真实,把不真实的生死当作当作真的有生死。佛说一切如梦如幻。

  • 就是米mi

    中国终极关怀需要提高也就是哲学需要普及,这个课程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