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观察 | 浙江有“泳军”,江苏有“蝶后”,而武汉把游泳办成全民节日

大刚观察 | 浙江有“泳军”,江苏有“蝶后”,而武汉把游泳办成全民节日

00:00
08:50

巴黎奥运会上,浙江“泳军”大放异彩。

中国游泳队派出的31名选手,其中9人来自浙江。

9人组成的浙江“泳军”里面,7人登上领奖台,总共夺得8枚奖牌,占中国泳军奖牌数的2/3。

网友调侃:浙A孙杨、浙B汪顺、浙C潘展乐……一次巴黎奥运会中国泳军,集齐了浙A、浙B、浙C、浙D、浙H、浙K。

湖北人坐不住了。浙江有“泳军”,江苏有“蝶后”张雨霏,而湖北的主场,在公开水域。

8月8日,2024武汉渡江节举办。渡江节,实则是一场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竞赛。到今年,渡江节共成功举办了49届。

既然是“节”,冠军就不是主角。湖北真正把体育赛事,办成了一个全民节日。

【1】

武汉渡江节被称为全国公开水域唯一的、历史最悠久的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赛事活动。

在最初的报名环节,就体现出了极强的“全民性”。

武汉渡江节分为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和群众方队横渡长江活动。

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的报名条件最为简单:满足健康和年龄要求的群众。

群众横渡方队的年龄限制则进一步放宽,市内外14周岁到65周岁的游泳爱好者,都有机会参与。

其实,在早期的横渡长江活动中,对参赛者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第六届渡江竞赛委员会提出报名者的条件为:达到游泳二级运动标准、身体健康并适应长距离的游泳者。

第七届的参赛资格稍有扩大,为三级以上游泳运动员和历届竞赛的前10名。

到后来,横渡长江逐渐变成一个群众性的活动,普通爱好者也可以参与其中。

据武汉渡江节组委会公开资料,今年共70名运动员参加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27个方队1800多人进行群众方队横渡长江活动。

这类群众性的公开水域游泳赛事并不少。我国先后有许多城市承办国际相关赛事。

2002年和2004年,海口两次承办了由国际泳联主办的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

2006年和2009年,汕头、杭州也陆续加入了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的承办队列。

近些年,除承办国际赛事外,越来越多城市开始自行举办公开水域的游泳赛事,并将之与地方文旅特色结合起来。

2019年,安徽黄山举行玄铁·太平湖泳渡赛,第22届全国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在江苏泰州开赛;

2020年,神木市第三届横渡红碱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在陕西榆林举行;

2021年,浙江宁波举办了象山首届海洋水域游泳公开赛……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湖北宜昌、陕西安康、安徽合肥、湖南湘西、浙江杭州、海南安定、安徽安庆等多地均举办过公开水域游泳赛事。

无一例外,这些地方通常水域发达,赛事也都具备较强的竞技性特征,并多冠以“某某水域游泳邀请赛”的称号。

武汉渡江节虽然具备一定的竞技性,但在武汉人心中,它更是一个全民节日。

【2】

游泳本身作为一项运动,与武汉人有着天然的适配度。

作为一座跨江城市,武汉在水域上的条件得天独厚。山川湖海,武汉占据三样。长江之外,武汉市区与近郊主要湖泊有24个。

武汉人有多爱水上运动,从“跳东湖”在社交平台上蹿红可以看出。

东湖绿道三期建成开放时,东湖凌波门的栈桥上挤满了跳水的人,往日游泳爱好者的胜地变成了武汉人的滨湖浴场。

武汉把游泳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去推动。

《武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全面推进小学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帮助青少年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技能。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武汉40个游泳馆面向中小学生提供30天免费开放服务,惠及青少年24.1万人次。

能发放这么大范围的“福利”,源于丰富的场馆资源。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湖北省有游泳场地1393个。其中,室外游泳池608个,室内游泳馆751个,天然游泳场34个。

作为长江边上的省会城市,武汉的场馆数量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有全民的底子,竞技也必定不会弱。

今年武汉渡江节个人抢渡赛男子组冠军张子扬,在去年亚运会上斩获了游泳马拉松项目金牌。

张子扬在连云港长大,11岁时被母亲带到武汉接受专业训练。他先后被选拔进湖北省游泳队、中国国家游泳队。

2019年和2022年,张子扬两次夺得武汉渡江节个人抢渡赛冠军。

▲ 2024武汉渡江节男子组冠军张子扬、女子组冠军杨佩琪

杭州亚运会上,湖北省游泳运动员共获6金3银1铜,刷新了湖北省在亚运会游泳史上的金牌数、奖牌数。

去年福冈游泳世锦赛上,共有9名湖北选手随中国队出征,他们联手揽下了5金3银6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新高。

本届奥运会,湖北共有13名运动员为国出征。其中,跳水有王宗源、昌雅妮,游泳有孙佳俊、彭旭玮,赛艇有刘治宇、王子凤,皮划艇有孙悦雯。

湖北宜昌运动员孙佳俊为湖北斩获了奥运游泳项目首金。在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孙佳俊和潘展乐、徐嘉余、覃海洋共同为中国队夺得金牌。

40年来,湖北健儿还为跳水项目斩获多枚金牌。

【3】

体育的魅力,离不开全民性。

对于在“江湖”里泡大的武汉人,渡江节这场盛大的市民节日,带有特殊的色彩。

《长江日报》曾刊载一段武汉市民对上世纪70年代渡江节的回忆:

“全市各行各业、工农商学兵都组建了泅渡方队,大企业一厂一队”

“每队大约百余人,这样算下来,一届渡江活动的参渡者或逾数万人;每个系统、每个单位、每个参渡者的家庭,都会在一个时段持续地关注渡江活动的进展,渡江这一天,更是观者如潮,两岸沸腾,市民视为节日的享受。”

渡江节成为属于武汉人民的集体记忆。就像奥运会之于世界,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故事,也成为四海八方、世界各地人民的共同记忆。

一些特定时候,渡江节还带有时代的印记。

1992年,横渡长江竞赛活动中断8年后重启。

当时的竞赛组织官员回忆:当年举办的第26届横渡长江活动,有5000多人参加。当年渡江最大的变化,是在渡江方队中出现了第一批企业条幅,“经济渡江”雏形显现。

次年,第27届横渡长江正式命名为渡江节。这一年的渡江节,还来了历史上第一支“国际方队”,来自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

“外交渡江”从此成为一大特色。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受环境影响,渡江节的举办时断时续。但直到今天,它始终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一个横跨68年时空的地方性体育盛会。

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恰恰在于它创造并传递的体育魅力、集体记忆和时代印记。

这就是渡江节的魅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