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观察|武汉13条未来产业赛道,背后是千亿级“耐心资本”

大刚观察|武汉13条未来产业赛道,背后是千亿级“耐心资本”

00:00
11:47

近一个月来,武汉创投圈围绕着未来产业做规划。

7月2日,武汉市印发《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划出13个细分赛道发展未来产业。

6月下旬,武汉发布了“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用于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两件事隐含了近年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逻辑:政府引导基金是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能让财政资金发挥“乘数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产业成长。它是“耐心资本”的关键。

作为知名的政府引导基金,“武汉基金”屡获殊荣。最近的改革完成后,它降低了投返比,延长存续期,对市场展示了充足的耐心。

1

先看武汉对未来产业的具体规划。

根据《实施方案》,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力争打造5个以上、力争10个以上100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到 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打造2到3个千亿级产业、若干个五百亿级产业,形成一批产值规模超100亿元、市值超1000亿元的头部企业。

这13个细分领域涵盖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未来新材料、电磁能、新型储能、深地深海深空、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领域,可以说,全面覆盖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目前,在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领域,武汉已有企业入局。

武汉能对未来具有如此前瞻性,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武汉原本就拥有具备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开辟新领域也是理所当然。

兵马未至,粮草先行。在13个细分赛道出台之前,武汉已经先行发布了两支政府引导产业基金。

6月26日,武汉宣布市财政每年安排40亿元以上的预算,力争在5年内市级产业基金政府出资达到500亿元以上。市投控集团、市金控集团对财政出资实施不低于1:1放大,使武汉市产业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打造 3000亿—5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

此次打造的两只基金分别为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江城产业投资基金。

其中,“武汉基金”重点关注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以及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车等优势产业。“江城基金”重点关注集成电路。

科技企业在早期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政府引导基金的支持就至关重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尽管近两年产业基金增速放缓,但面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国家队引领的资本未曾停歇。

其实,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的核心使命就是“投早、投小、投科技”,武汉的行动与之暗合。

深创投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斌曾在去年底举办的“2023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上点明了趋势。

“当前的大趋势是创投、风投基金逐步向产业基金的运作方式转变,这是在国家的大趋势、大形势下发生的变化。”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在发布产业基金时提到了“基金集群”的概念。这是当前地方政府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今,政府不再倾向于扶持单一地方国资投资机构,也不再设立单支产业基金,而是由面到点,矩阵化发展。

这件事上最有名的是深圳。

2022年12月,深圳市引导基金宣布,打造“20+8”产业基金群,基金群总规模达千亿级。投资时,要求“一个产业集群至少有一只基金配套支持”。可以看到,深圳布局的产业都是高新类,对领域的划分非常细致。

目前,产业基金集群已在各大城市铺开,且都指向高新产业。

比如,去年6月,杭州发布“3+N”产业基金集群;今年6月,南京发布了“4+N”产业基金集群;前年7月,安徽发布了千亿级产业基金集群。

2

其实,在武汉高新产业最火热的“光谷”和“车谷”,产业基金已发展多时。

2023年3月,总规模500亿的车谷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揭牌,计划采取“母基金+重大项目直投+专项基金”等方式,力争撬动1500亿元社会资本,汇集形成总规模20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

这支基金将投向“车谷”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大健康、高端装备、智能建造、北斗等重点产业。

截至去年11月,这支母基金及子基金已对5大类近20个汽车行业项目直接投资138亿元。

目前,经开产投集团持有9支基金和11支经开产业子基金,投资引入路特斯汽车、亿咖通科技、岚图汽车、星纪魅族、芯擎科技、中创新航武汉基地等。

再看光谷。

2021年,东湖高新区提出了光谷合伙人的概念。当时,光谷分别给予光谷人才企业和初创期人才企业1.2倍和1.5倍返投认定加权,曾被市场视为十分有诚意的招引举措。

据媒体报道,成立2个月时,光谷创投引导基金已接到80余家投资机构的申报咨询,其中10余家机构的项目已立项,“能够立项的项目,落地的可能性都比较大。”该基金的一位经理表示。

2023年8月,“世界光谷”全球产业合伙人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计划打造总规模40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这次聚焦的产业有光通信、激光、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光电显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联网联汽车、智能消费终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科学等领域。

发布会上,美团、腾讯、联影、迈瑞医疗等全球龙头企业代表均到场。

有这样的资本发力,光谷成绩显著。

2023年,光谷签约落地6个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4个50亿元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协议投资额超2300亿元,产业项目到位资金64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6.8亿美元,均为武汉市第一。

十多年来,光谷企业数量从1.7万家增至14万家,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1500亿元、2000亿元、2700亿元大关。

3

评价政府引导基金时,市场通常关注投资领域、返投比、存续期等指标。

6月发布的“江城基金”希望打造千亿基金群。按规划,武汉希望将基金规模做到500亿元,带动形成15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集群,金融赋能超3000亿元,引导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资源在武汉聚集。

除了给钱,“江城基金”还自带硬核资源,比如,它将引进来自英伟达、华为海思等头部机构的产业专家库,建立“基金团队+招商团队”联动机制。

这对于希望在产业链上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难得的人力资源。

而同期发布的“武汉基金”也做出了一些改革调整,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武汉基金对参投母子基金返投武汉的比例要求降低至1倍,母子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至10年。

所谓“返投”,即母基金在向子基金出资后,子基金需要按母基金要求将一定的金额投入指定地区或行业,以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返投比”越低,则意味着市场化子基金管理人与其他市场化LP兼容度越强,市场化程度就越高。

近年来,降低返投比已经是趋势。目的是加速吸引社会资本,落地更多项目。就目前的行情来看,1:1的返投比十分有诚意。

其次,对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50%。

这样一来,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就得到更多资金支持。

最后,根据返投比例、投资效益和投资项目对武汉经济贡献等情况,给予母子基金社会出资人和基金管理机构一定奖励。

这一举措可以看作对市场的回馈。

近年来,武汉的产业基金屡获殊荣,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武汉基金”。

6月24日,由“武汉基金”投资的湖北德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名为“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数智化测试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由企业与山东大学负责牵头完成。

近日,2024母基金年度论坛发布榜单,武汉基金荣登“市级母基金TOP20”。在“区县级母基金TOP30”榜单中,武汉光谷产业发展基金也上榜了。

总体而言,作为强有力的“耐心资本”,武汉的产业基金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