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不以自贵——仁、宣二帝的太平治世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不以自贵——仁、宣二帝的太平治世

00:00
12:51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①,无厌其所生②。夫唯不厌③,是以不厌④。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⑤,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狎(xiá):同“狭”。②厌(yà):“压”的意思。③厌:同上。④厌(yàn):作“厌恶”解。⑤见(xiàn):同“现”,表现。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解析】
这一章的要点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两句。人要了解、珍视自己的生命,但不要夸耀自己或自以为自己高贵。
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一个“威”意为统治者的权威、高压政策;第二个“威”指的是统治者面临的威胁。老子认为,如果民众不再畏惧统治者的权威,那么统治者也就大难临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统治者是民众的榜样,倘若统治者骄奢淫逸,行为不检点,一定会诱使民众滋生各种欲望,而民众也必然会用尽各种手段去追逐私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一来,民众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统治者的地位受到威胁,这是统治者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意为任意地、肆无忌惮地侵犯、扰乱以至于使人感到不安、窘迫和恐惧。“生”指的是生长的国度。在这句中,针对统治者地位受到威胁的情况,老子向统治者提出了最严厉的警告,警告统治者要好自为之,不可再作威作福。老子认为,民以“生”为本,如果他们连最起码的生计都难以维持,那么还惧怕什么苛政和威严呢?所以,一旦人民饥不择食、居无定所,他们就会惹是生非,发生逆乱,这样一来,社会动荡也就成为必然了。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这两句话与前面的两句话相联系,显然省略了一个过渡性的逻辑环节,它的完整形式应该是:“故厌其所生,以其被厌;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自知”与自欺的意义相对立,它是一种绝对的知的状态。一个人如果作了恶,他可以欺骗别人,但是无法蒙骗自己。所以,这里的“知”,含有“良知”的意蕴。当人们想方设法为自己的恶行寻找合理依据的时候,这实际上就是企图使自己的良知认同所做的恶行,然而这是绝对办不到的,因为人们所能办到的只不过是泯灭自己的良知罢了。所以,自知就是对自己良心和良知的认同。“自见”指的是只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见解和观念,这事实上就是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没有世界。“自爱”是自知的结果,是对自己天生的良心、良知的认同和热爱。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而不爱他人,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自爱者。只有做到爱己及人,这才是真正的自爱。“自贵”说的是只认为自己有价值,而否定他人和世界的价值。在老子看来,圣人都有自知之明,他们不仅爱自己,也爱百姓。如果统治者因位居高位而炫耀自己,抬高自己,那么他就会骄奢淫逸、恣意妄为,堕落成为压迫民众的暴君。
从政之道
◎不以自贵——仁、宣二帝的太平治世◎
圣人一定不会逼迫百姓,也一定不会阻塞百姓的谋生之路,这样,他便是自爱的人,也不会因为高贵的尊位来炫耀自己。明朝时的两位皇帝,仁宗和宣宗,他们不以尊贵的地位凌驾于臣民之上,对下采取谦和、怜悯的态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明朝建立之后,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朱棣死后,其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仁宗在位期间,实行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他一面平反洪武、永乐两朝的冤案,一面大修基础设施,与民同利。仁宗之后,继任者宣宗又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多有建树。仁宗、宣宗二帝在位期间,成为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时期,后世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

明代仁宗、宣宗二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稳定,后世称为“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炽是成祖朱棣的长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就被册立为燕世子,成为朱棣的合法继承人。明太祖在位时,对朱高炽就十分欣赏。有一次,朱元璋让朱高炽与秦王、晋王、周王的三位世子分别检阅卫士,朱高炽最后一个向朱元璋复命。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朱高炽回答道:“早晨天气寒冷,我让军士们吃完早饭,身子暖和过来再检阅,所以回来晚了。”朱元璋听后,十分欣赏这位皇孙的仁爱之心。朱元璋又问他道:“尧的时候发生过大水灾,汤的时候发生过大旱灾,老百姓依靠什么存活下来呢?”朱高炽回答道:“老百姓所依靠的是贤明的君主,因此做君主的要施行恤民的政策。”经过几次考察,朱元璋对这个孙子越来越喜欢了,认为他有平治天下的才能。
朱高炽即位后,曾经对臣下说:“以前一些做皇帝的都妄自尊大,不喜欢听忠直的话,而下面那些做臣子的,投其所好,阿谀奉承,结果把国家治理坏了,自己也丢掉了江山。朕和你们都应当谨慎行事啊!”朱高炽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所说的这番话。有一次,大理寺少卿弋谦上奏言事的时候,语辞激烈,甚至还批评皇帝的政策。这时,一些阿谀奉承的官员纷纷指责弋谦,只有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向朱高炽进言:“有圣明的皇上,才有正直的大臣。希望皇上能够宽容地对待像弋谦这样的人。”朱高炽听了后,虽然没有责罚弋谦,脸色却不大好看,说话的语气也很严厉。杨士奇进一步向他指出:“弋谦触怒了皇上,朝中的大臣看到皇上对他的态度,心里都会认为您不喜欢讲直话的人。”朱高炽猛然醒悟过来,说道:“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啊,那些奉承我的人,迎合我的心意,实际上是让我错上加错啊!”这件事过后,朱高炽一个多月都没听到朝臣的直言,于是他对杨士奇说道:“麻烦你去对大臣们说一下,替我转达一下纳谏求言的心情。”杨士奇回答道:“如果仅凭我的一句话,还不足以取信于诸臣,还是请皇上亲自降一道诏书说明这个意思吧!”于是,朱高炽下了一道诏书,进行自我批评,从此,朝廷中逐渐形成了直言不讳的好风气。
明仁宗朱高炽做了一年皇帝就去世了。其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承了皇位,即明宣宗。宣宗即位之初,首先平定了叔父朱高煦的叛乱,使自己的统治稳定下来。
天下安定之后,明宣宗重用贤臣,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有一次,明宣宗外出返京,沿途看到几个农民正在耕田,于是他亲自来到田间与农民交谈,然后接过他们手中的犁把,只推了三下,浑身便大汗淋漓了。他感慨地对随从大臣说道:“朕只推了三下犁,就觉得很累。老百姓一年下来都不停地劳作,他们的辛苦可想而知了!”回朝之后,宣宗便下诏宣布减免百姓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
宣宗继位之后,就开始着手修建明仁宗的陵墓献陵,宣宗谨遵仁宗朱高炽的遗嘱,力主俭朴,注意节约,只花了三个月的工夫就完成了陵墓的工程。朱瞻基带了这个头,以后几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较为俭朴,直到明朝第十一任皇帝朱厚熜的时候,才坏了这个规矩,为自己修建了奢华的陵墓。
明宣宗朱瞻基曾说过几句名言。一句是“省事不如省官”。有一次,浙江巡抚上书宣宗,请求他在杭嘉湖地区增设一名专管粮政的布政使司官员。朱瞻基觉得地方官吏已经冗员,没有必要再增设官员;况且,增设官员势必会增加赋税,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所以驳回了这名巡抚的请求。
还有一句是“安民为福”,这句话是在批评一名工部尚书时说的。有一次,工部尚书为了讨好皇帝,就上书建议修建山西圆果寺的佛塔,好为国家求福。朱瞻基当面批评了他,对他说道:“老百姓安定就是国家的福祉,何必借修佛塔来‘求福’呢?”
明宣宗不但体恤民情,还奖励那些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吏。河南有一名知县,正好赶上当地发生灾荒,百姓食不果腹。这名知县为了救济百姓,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就将驿站里的上千石公粮发放给灾民,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有些官员知道后,就上书弹劾这名知县,但是明宣宗却对他大肆表扬,说道:“倘若拘守手续,层层申报,那么老百姓早就饿死了。”
明宣宗还继承了仁宗乐于接受朝臣直言的作风。他要求大学士杨溥尽力辅佐自己,并让他时常指出自己的过错。杨溥非常感激,不住地叩首说道:“臣决不敢忘记报答皇上的恩情。”宣宗回答说:“杨公能直接指出我的过错,让我及时改正,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呀!”
明仁宗和明宣宗虽然是最高统治者,但是他们不仅自爱,还懂得体恤下臣和百姓,正是由于他们的开明作风,才有了被史家称赞的“仁宣之治”。
为人之道
◎自贵之祸——李自成骄奢致败◎
李自成,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出生于陕西米脂,二十四岁时参加农民起义,后来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以勇猛和识略兼备而著称。在进行反抗明朝的武装斗争过程中,虽然也曾遭受过多次严重的失败,但是对于每一次失败,李自成都成功地做到了东山再起,从而使自己的事业得以延续和壮大。
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朝宣告灭亡。崇祯皇帝虽然已经在煤山自缢身亡,但是明朝的残余势力立即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年号弘光,史称南明。如果弘光政权得以兴起,将意味着明王朝的恢复。虽说相比李自成的大顺军来说,南明的军事力量很薄弱,但是他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反扑,李自成如果想坐稳江山,就必须对残明势力给予彻底的剿灭。然而对于刚刚成立的大顺政权来讲,最大的危险不是日薄西山的前明残部,而是山海关外正在崛起之中的大清国。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国称号,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金在成立之后的二十多年间,一直不停地对外扩张,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政治目标远非仅仅统一女真一部即可,而是觊觎关内,欲像曾经的蒙古族统治者一样,让大清成为中国新一代的中央王朝。因此,明清之间在山海关内外进行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激烈争战,虽然当时明朝没有亡于清军之手,但是为了抵御强大的清军,明朝国力消耗巨大。再加上明军大批精锐之师被牵制在防清前线上,这无疑为起义军的胜利进军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然而,在明朝未亡之时,明政府是起义军和清军的共同打击对象,而一旦明政府垮台,代之而起的大顺政权也就与清政府形成了针锋相对、互不两立之势。非常遗憾的是,起义军的高层领导者对这一严峻的局势完全置之不顾,在他们看来,清军远在千里之外,更有坚固的山海关为之御守,根本对自身构不成威胁。事实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估计。在此之前,清军就曾经几度围困北京,明朝险些因此而颠覆,这说明,清军的威胁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山海关并未掌控在大顺军的手中,而是由明朝将领吴三桂控制着。大明皇帝已经不在,吴三桂在政治上也就失去了归属,而孤军难持,他必须找到一个依托才可以立足,因此,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或者归降大顺,或者投靠大清。显然,吴三桂依附于哪一方,对于哪一方就有着极大的利处。但是,就是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李自成及其部下处理得极为糟糕,这直接导致了大顺军的迅速溃败。
李自成虽然一方面也曾遣人招降吴三桂,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没有好好照看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家人。结果,吴三桂的父亲遭受拘押,并且被施以严酷的拷掠,同时,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大将刘宗敏纳为己有。闻知这样的消息,吴三桂岂能不怒火中烧,他立即率军向大顺军掩杀而来。在初战失利之后,吴三桂就投靠了清军,引领清军入关进攻闯军。后来诗人吴伟业曾以此感叹:“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的降清,使得大顺政权连一时的安歇也得不到。不过,李自成的错误不仅仅限于对待吴三桂的问题上,而是体现于方方面面。李自成甫一占据北京,就住进了富丽堂皇的明朝宫殿,只顾得享乐,将军政大事都弃置不理,甚至下属们都不能够轻易地见到他了。最高统帅的放纵享受,使部下以为自己已经到了极乐世界。以牛金星为首的文臣一方面忙着为李自成筹备登基大典,另一方面也积极地自顾享受,用郭沫若先生的话来形容就是:“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以刘宗敏为首的武将则忙着到处搜刮钱财,盘剥勒索,并且遍施酷刑,滥杀无辜。这引起了京城百姓的极大恐慌。
在元首和高级官僚的带领下,整个大顺军迅速地腐化堕落,几乎完全沉迷于酒色之中,从而军心涣散。而就在大顺军战斗力减弱的同时,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比明军更为强大的清军。在骁悍的清军迅然入关之时,李自成率领着一批已经懈怠了的军队去迎战,结果在山海关大败。不久,李自成撤离北京,逃往西安,他的军队很快被清军消灭了。
李自成和大顺军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并且还不是一般地发昏,而是头脑昏沉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李自成进京之后的表现,与之前英勇善战、能谋善断起义军首领形象相比可以说是判若两人。在中国历史上,像李自成这种因为初期的胜利而骄傲自满终致覆败的情形,还有很多例子,其前唐末黄巢大齐政权的失败,其后洪秀全太平天国的覆灭,即如此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