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矣◎从政之道◎圣人不病——知错能改的唐太宗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矣◎从政之道◎圣人不病——知错能改的唐太宗

00:00
14:44
从政之道
◎圣人不病——知错能改的唐太宗◎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矣◎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不知知②,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③,是以不病。
【注释】
①知不知:有两种解释:一是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一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②不知知:不知而自以为知。③病病: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对待,所以他就没有缺点了。
【解析】
老子在这一章谈到了人性的弱点之一——不懂装懂,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其表现是刚愎自用。在前边的章节里,老子曾提出过“自知者明”的观点,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才算高明。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自知了,才不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这句话中,“知不知”意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无知。“不知知”意为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把无知当有知。这句话意思是说:知道自己的无知是高明的,而本来不知却以为是知就是弊病了。老子在这里表达的思想,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最聪明、最有知识的人是承认自己无知的人。而孔子也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说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的知识和知道自己没有某方面的知识,两者都是知识。不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孔子,他们都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在对“不自知”的人作了一番剖析之后,又将圣人的“不病”摆在了世人的面前,并以此进行对照,结果不说自明了。圣人怎样呢?下面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前一个“病”字为动词,是痛恨、疾恨的意思;后一个“病”字为名词,本指疾病,这里指的是那种自己无知还自以为有知的愚不可及、无可救药之人。老子为什么说圣人没有毛病呢?在老子看来,圣人本身不是没有缺点和不足,而是圣人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时间久了,他也就没有什么毛病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病”了。这里的不病应该理解为心理上、思想上不为外物所蒙蔽。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够洞察一切。所以,圣人贵在有自知之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所以圣人的品德日臻完善,逐渐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一定会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界发生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个世界中的一份子。作为整体中的个体,我们怎样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克服自以为是的弱点。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定位好,制定出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而他仍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并且自以为自己意志坚定,那么这样导致的后果恐怕比没有目标更加可怕。刚愎自用、没有自知之明带给人的不是成功的幸福,而是失败的痛苦,这种盲目心理能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例如,我们为了追求事业或者爱情的成功,常常无所顾忌地奋勇向前,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又听不进别人的良言,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可怕的。
刚愎之人常常是狂妄之徒,狂妄的人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而自己也常常因为这种无意而受伤。有一些人,并不一定没有才华,他不能施展才华的原因就是太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多少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
刚愎之人,多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多是孤立之人;孤立之人,多是最终失败之人。大凡具有大将风度之人,多具有谦逊的品德;而刚愎之人,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最糟糕的当算是既刚愎又无能的人,刚愎使他什么都敢干,无能使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团糟。有时刚愎者尽管心中已感觉到自己错了,但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而这一点最让周围的人受不了。固执是刚愎者的一个手段,用来获得想要的东西,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非要不可。这种固执让别人讨厌。长此以往,他就会发现别人都躲着自己。
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必定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面对一个狂妄而骄横的人,我们无须与之理论,时间自会证明他的实际价值,事实自会惩罚他的无知可笑。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坚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则。
要明白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只有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策略,才能处处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刚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完美无缺的,因而常常表现得骄横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往往高估自己而低估对手,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导致判断失误,遭遇失败。
从政之道
◎圣人不病——知错能改的唐太宗◎
一个人有自知之明,这很难得,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能把缺点当成缺点来看待,那么这尤其显得可贵。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认识缺点,并能及时改正缺点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早年追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后来又在群雄争霸中统一天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登基为帝后,他虚心纳谏,以仁政治理天下,施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局面,历史上称李世民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曾在盛怒之下草率处斩了张蕴古。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除了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并能及时改正错误。
贞观五年(631),有一个名叫李好德的人,因为胡乱说了些针砭时弊的言辞而被抓了起来。唐太宗得知以后,下令彻查此案。当时,负责审理这个案件的是大理寺,大理寺的主管官员名叫张蕴古。经过审理这个案件,张蕴古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李好德神经不正常。这件案子证据确凿,没有什么疑问了。于是,张蕴古依据当时法律,宣判李好德无罪释放。就在这时,有一官员站了出来,他指出这个案子的疑点:张蕴古的老家在相州,而疑犯李好德的兄长恰好是相州的父母官。所以,这名官员认为张蕴古是在包庇李好德,替李好德开脱罪名。
李世民听到这名官员的禀告,非常愤怒,因为他最痛恨的就是臣下结党营私,于是问都不问,直接下令将张蕴古处斩。尽管事后李世民对自己的草率行为感到后悔,但这件事还是造成了恶劣的后果,那就是它直接影响了一段时期内法官判案的态度。自从张蕴古案发生以后,当时的司法官吏为了避免步张蕴古的后尘,都尽量不减轻对犯人的量刑和处罚。在他们看来,只要量刑适当,给予犯人应有处罚,那么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而一旦替疑犯洗脱罪名,就有受牵连的危险。
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把大理寺卿刘德威召来,向他询问道:“为什么近来执行法律时比较严厉呢?”刘德威回答说:“责任在皇上啊。君主喜欢刑法宽松,那么刑法就会宽松;君主喜欢刑法严峻,那么刑法就会严峻。依照法律的规定,犯人有罪而主审官吏没有给予相应的处罚,那么主审官吏也要处以该刑名减三等的处罚;犯人有罪而主审官吏减轻对他的处罚,那么法官也要被处以该刑名减五等的处罚。司法官吏只要不给犯人定罪,那么他就不会受到惩罚,而减免刑罚的搞不好自己也要获罪了。所以,现在的司法官吏为求自保,遇到较轻的案件就很难给犯人减免处罚,因此法官们都争着审判严重的案件。这就是执法官怕自己受牵连啊。”
李世民听罢,意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因此下令尚德缓刑,贞观朝的刑狱案件也越来越少了。
还有一则故事:贞观二十年(646),有人控告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说张亮豢养义子五百人,还和几个江湖术士交往,打算伺机谋反。张亮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御史大夫、金紫光禄大夫,贞观十一(637)改封勋国公。李世民听说这件事情以后,自然十分重视,于是立即展开调查,经过有关官吏的调查,张亮谋反的证据不足。但是李世民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张亮豢养义子,并与江湖术士交往,一定包藏祸心。因此,他在朝廷上与文武百官讨论这件事,大家都一致认为张亮谋反属实,应该处斩。只有李道裕一人坚持认为张亮谋反的证据不充分,不能轻率地处斩有功之臣。李世民最终还是处斩了张亮,并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到狱中和张亮诀别。一年之后,朝中出现了刑部侍郎的空缺,李世民让宰相提名,宰相拟了几个人选,但李世民都不满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了李道裕,李道裕当年说张亮的案子证据不确凿,分析得准确得体,当时自己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这时感觉非常后悔,因此主动向诸位大臣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轻率地处斩大臣了。
贞观二十四年(649),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临终之前,李世民曾撰写《帝范》十二篇,以此来警醒太子李治。“帝范”指的不是他成功的典范,而是他的过失和错误。他曾对太子说:“你应当再寻求古代贤明的帝王作为自己的老师,不要效法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我即位以来,不足的地方有很多,不但享用锦绣珠玉,还不停地修筑亭台宫室,犬马鹰隼无论多远都网罗过来,行游于四方,使各地供给烦劳,老百姓不堪其苦,这些都是我的大过错。你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对的而去效法它啊!”
李世民并不是不犯错误的圣人,他不能避免犯错误,对于正直之士,他也无法做到“未尝黜责一人”,但他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帝王,他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对自己犯过的错误予以纠正。李世民不掩盖或抹杀自己的过失,并能公开表示悔意,这也是李世民能够名留青史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太宗从谏如流,知错能改,终成千古明君。
为人之道
◎盲目自信——纸上谈兵的赵括◎
圣人有自知之明,不会不懂装懂。而盲目自信或自以为是的人,常常把不知道当作知道。战国时的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对兵法倒背如流。时间久了,他自以为攻无不克,但是他并没有实战经验。后来,赵括请愿去攻打秦国,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大将军赵奢之子,赵奢英勇善战,曾为赵国立下很多战功。赵括从小就喜欢研读兵法,立志长大之后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将军。赵括熟读兵书,每次探讨行军打仗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口若悬河,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赵括有时还与父亲赵奢探讨战略战术的问题,赵奢想出些难题为难一下他,好使他虚下心来,但是这也难不倒赵括,赵括就更加骄傲了,认为打仗是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听说赵括精通兵法,就纷纷前来找他讨教。

赵括纸上谈兵。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在赵奢眼里,赵括只能谈谈兵法,并不能真正领兵打仗,他对赵括的骄傲自满感到生气。赵奢的妻子非常困惑,不知道赵奢为何不欣赏儿子,就向赵奢问道:“赵括熟读兵书,又有很多人亲自上门向他讨教,但是即便这样也没有人能说得过他。他才能如此出众,但是你总是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赵奢回答说:“行军打仗,那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情,但是赵括却把它不当回事儿。要是赵王不任用他做将军还好,一旦让他做了将军,那么他在战场上一定会吃大亏,甚至丢掉性命。”妻子听罢,觉得赵奢说得有道理,就回答说:“如果以后赵王让他做大将军,我一定恳请赵王不要这么做。”
赵括成年之后,名气更大了。这时,赵奢已经去世了,赵王想任命赵括为大将军,但是由于赵括没有实战经验,而且大将军廉颇威望甚高,所以赵王就把这件事暂时搁置下来。
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攻打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迎击秦军。廉颇固守营垒等待秦军,秦军多次挑战,廉颇都坚守不出。赵王多次指责廉颇。秦国丞相范睢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实施反间计,大肆宣扬说:“秦国所忧虑的,只是畏惧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而已,廉颇容易对付,他马上就要投降秦军了。”赵王早就对廉颇有所不满了,军队战败多次,而廉颇却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再加上赵王听到谗言,就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迎击秦军。
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进宫求见赵王,并恳请赵王说:“您一定不要拜赵括为大将军啊。”赵王感到很疑惑,就问她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是大将军赵奢的儿子,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的父亲尚且那么能打仗,他一定也不会差劲儿的。而且,赵括年少的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华,又跟随他父亲征战多年,怎么不能胜任将军呢?”
赵括的母亲回答说:“早年我跟随赵奢的时候,赵奢身为大将军,身边靠他奉养的人有几十个,和他要好的人也有几百人,大王您赏赐给他的东西他都分给手下的军官和士兵。每当不打仗的时候,他便邀请朋友在家谈天、讨论政事。而他一旦接受了军职,就没有工夫处理家里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我一人承担。现在,赵括刚刚被您任命为大将军,他便摆出一副狂傲的架势,神态倨傲地坐在帅位之上接见自己的属下,他的兵将没有一个敢抬头望他的。而大王赏赐给他的金银珠宝,他都藏在家里,不分给将士们。不但如此,他一旦看上好的田宅,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他对待自己的属下也非常严苛,如果属下犯了小错,赵括就要用军法来惩罚他们。大王您看,他哪里像他的父亲啊?您还是别让他当大将军了。”

长平之战中赵括最终被秦军射杀。
赵王听了赵母的话,有点不以为然,便对他说道:“您就不必操心了,我自有主张。”赵括的母亲知道无法劝服赵王,只好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将来如果赵括因战败而获罪,我是否可以避免被诛杀的命运呢?”赵王回答说:“当然可以了。”于是任命赵括为大将军,让他率兵攻打秦军。
秦国得知赵奢的儿子担任将领,就暗地里让武安君白起任上将军,让王龁担任尉官副将。赵括一到,就发兵进攻秦军。秦军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安排两支军队攻击赵军。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营垒。秦军营垒防守坚固,不能攻入,而秦军的一支突袭部队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军队切入赵军的营垒之间,把赵军的营垒一分为二,就连运粮通道也被堵住了。这时,秦军派出轻装精兵攻击赵括,赵括吃了败仗,便下令构筑壁垒坚守,等待援军的到来。秦王听说赵国运粮通道已绝断,就亲自到达河内,赐给百姓爵位一级,征调年纪在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赶赴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
这时,赵国士兵已经断粮四十六天了,军内士兵暗中相互残杀,以人肉充饥。赵括下令属下攻击秦军营垒,打算突围而逃。他把赵军分编成四队,轮番进攻了四、五次,依旧不能冲出去。无奈之下,赵括亲自上阵,与秦军厮杀起来。秦军看到赵国主将,纷纷向赵括射箭,结果赵括被射杀了。赵军见主将被杀,斗志全无,于是全部向白起投降。白起佯装答应,等赵军的四十万兵卒放下了武器,便下令将他们集体坑杀。
赵括自以为是,不但自己身首异处,还连累赵军四十万将士被坑杀。赵括的事迹,充分体现出了“不知”所带来的危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