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自爱而不自贵,我们要介绍《老子·第72章》。这一章所谈的是统治者应该如何对待百姓,后面提到圣人,但前面所说的显然是负面的情况。
我们先把原文读一遍再来解释,《老子·第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ā)其所生。
夫唯不厌(yā),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它的意思我们用白话先说一遍:人民不害怕威迫的时候,大的祸乱就要来到了。不要打断人民的日常生活,不要压制人民的谋生之路。只有不压制人民,才不会被人民讨厌。因此,圣人了解自己而不显扬自己;爱惜自己而不抬高自己。所以舍去后者而采取前者。
这一章的原文有些争议,从第一个字开始。我们刚刚念的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我们把它理解为:人民不害怕威迫的时候,大的祸乱就来到了。前面那个“威”是威迫,后面“威”同样的字,就要了解为祸乱了。
为什么第一个字“民”有问题呢?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是李世民,所以当时就把《老子》一些版本里面的“民”都改成“人”,因为你要避开皇帝的名讳。唐太宗过了以后,后代再把它改回来,又把那个“人”改回来作为“民”了。但问题是,有些并不是改的,有些本来就写成“人”,结果反而被你改回来的时候改成“民”了。所以第一个字有些专家就争议,说这里讲应该是“人”。
“民”与“人”有什么差别?“民”就是指一般的百姓,是被统治阶级。而“人”呢?“人”有时候可以指“人君”,变成国君了,统治阶级。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争论。我们还是认为,这个作为“民”可以说得通。比如说这边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再过两章,你就会念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都跟“民”有没有什么畏惧的对象,是类似的语句。
也有些人把“大威至”的“至”理解为“停止”的意思,就是说老百姓不害怕威迫的时候,君主的威权就停止了,就不再能够行得通了。这种解释与后面所说的不容易连起来,因为它后面说的是“大威”,大的祸乱就会出现了,而不是停止了。
所以我们在这边的翻译,我们再说一次:人民不害怕威迫的时候,大的祸乱就来到了。也就是人民已经放弃服从领导者的意愿了,干脆大家一起同归于尽算了。
这种情况有点像在夏桀的时代。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帝王,他曾经把自己比喻为太阳。他说:你看,天上不是一个太阳吗?太阳就等于我了。太阳什么时候落下来,我的权威才会落下来。这种比喻老百姓都知道了,所以后来百姓中就流传一句话,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要跟它同归于尽!这句话在《孟子》书里面也引述过,叫做“时日曷(hé)丧,予及汝偕亡”,我与你同归于尽算了。所以照我们这样翻译的话,用夏桀做例子,因为你迫害百姓,百姓生不如死,干脆一起灭亡。所以我们就说,人民不害怕威迫的时候,代表天下要大乱了,这样讲是合理的。
接着两句话,就是提醒统治百姓的人,说你要“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ā)其所生”。后面“压”这个字,他写成“厌”,讨厌的“厌”,事实上你下面加个土,就是“压”,压迫的“压”,事实上这两个词在古代可以通用的。
这边在说什么呢?首先,“无狎(xiá)其所居”,“狎”这个字,现在要写成闸门的“闸”,代表截断与关闭的意思。就是你不要打断人民的日常生活,比如你发动战争,征用劳役,这个最明显。你一旦发动战争的话,古代兵出于农,很多农夫就必须打断生活,当兵打仗去了,让他简直活不下去。或者让他去服劳役,像筑长城、开沟渠这些。“无狎(xiá)其所居”,就是避免让百姓无路可走。
接着“无厌(yā)其所生”,就是不要压制人民的谋生之路。比如国家垄断了很多资源,像矿藏这些,百姓都不能够找到谋生之路了。你压制他们的生路,不等于跟秦始皇那个时候陈胜、吴广起来起义一样的情况吗?
所以后面就说一句话,“夫唯不厌(yā),是以不厌(yàn)”。这其实很容易了解,你只有不压制人民了,才不会被人民讨厌。古代的统治比较单纯,在《老子》书里面显示出来的就好像两个阶级,上面是统治者,下面是被统治者。统治者如果压制人民,用各种严刑峻法,限制及控制人民的话,人民当然讨厌了,这没有什么问题。
后面就结论了,提到圣人了,他怎么做?圣人从历史的教训里面学到了,他要“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就是他一方面要了解自己,但他不会去显扬自己,他不会去做秀,他不会去争一时的风光得意,耀武扬威;而另一方面他爱惜自己,但是不会过度抬高自己。
这两句话,你可以拿古希腊时代的德尔菲神殿上的两句话来对照,可以说是有类似的情况。第一句,你要“自知不自见”,什么意思呢?德尔菲神殿上刻了两句话,第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第二句是“凡事勿过度”。认识你自己不就是“自知”吗?老子也说过“自知者明”。你不要光想去了解别人,不要想显示你的智巧,你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话,就不会去显扬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胜过别人。
真的了解自己的话,就会发现宇宙里面多一个我、少一个我,其实不会改变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谁是非有不可呢?这个世界上少了谁会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呢?少了一个人,别人还会继续出来做他的工作的。但是相对的,每一个人也都不能够妄自菲薄,就是你要了解自己,但是没有必要去显扬自己,也就是名与实最好相符合。名过其实的话,你自己也会觉得有压力,别人发现你不过如此而已。
有位作家就说过了,他说:身为作家,最怕与读者见面,因为有的读者见面之后就会说一句话:你这个人见面不如闻名。以前听你名声很大,见了面之后聊聊天才知道,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老子就认为,圣人应该“自知不自见”。就好像古希腊所说的,要了解自己,认识你自己,要知道所有的你的成就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配合的,所以你没有必要特别去显扬自己。
再看第二句“自爱不自贵”,你爱惜自己,知道自己的生命很值得珍惜,人生是难得的,但你不会自贵,过度抬高自己。这跟古希腊所说的“凡事勿过度”,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分,这不是有类似的意思吗?你如果过于抬高自己的话,认为自己做任何事所向无敌,那就太天真了。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要自爱,这里面包括有自尊心,要珍惜、了解自己,做许多事情要适可而止,跟别人来往要互相尊重,像这些都是“自爱不自贵”的表现。既然这边谈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代表什么?代表有些人他会倒过来,他不见得自知,但他喜欢显扬自己;他不见得自爱,但是喜欢抬高自己。
所以最后结论是四个字“去彼取此”,这四个字作为结论,在《老子》里面总共出现三次:第12章、第38章以及这里第72章,都提到“去彼取此”这四个字,代表你要取舍。老子喜欢列出一种作为的正反两面,让你进行客观的思考与主观的反省,然后问自己何去何从。这代表什么?人生是不断的选择所构成的。选择的时候需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价值观,而道家的价值观,它的特色是从整体来看,从长远来看,一向是追求稳定与平衡的。
所以把前面的状况说了之后,从“民不畏威”开始,不管你把“民”说成是百姓,或讲成人君,都一样的。如果你毫不在意,心存侥幸,等到后果出来不堪设想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这里认为,第一个“民”这个字,没有必要讲成“人君”,直接说成“人民”就好了。当人民不害怕威迫的时候,大的祸患就来到了,这当然代表百姓走投无路了。所以后面就提到:不要打断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要压制他的谋生之路,让他们活得比较安定、快乐。
课后思考:
而老子的思想就是你最好掌握正确的路,让一切顺势而行。而后面对每一个人都有参考价值的,就是那两句有关圣人的话:你要了解自己,但是不要去显扬自己;你要珍惜自己,但不要去抬高自己。像自知、像自爱,对每个人都有很深的启发的。所以儒家对人来说的话,当然要你不断地去进德修业。而道家对人来说的话,它说你天生的本性与禀赋里面就有丰富的资源,你要顺着正确的方向,最后的目的是能够悟道,回归到道这个根源里面去。这一方面你有没有个人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的?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向内呈现自己天性,可以向外影响到他人,最终,每个人可以超越自己,过的宁静祥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老百姓如果开始不害怕统治者的威迫,天下可能要生祸患了。所以(统治者)不要随意扰乱百姓的正常生活,不要杜绝他们的谋生之道。只有不压榨老百姓,他们才不会对统治者产生厌恶。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以得道的圣人知道自己拥有智慧却不显扬自己,爱惜自己却不自我抬高自己。所以他会舍去后者而保留前者。(圣人善取舍)
想起了日不落帝国,还有陈情令里的射日之征。自比与太阳的都没啥好下场
sandade 回复 @Daphne胖小丫: 夏桀自诩太阳,认为他和太阳永存。所以就人人都盼着他死去,恨不得同归于尽,诅咒他:时日曷丧?予与女皆亡!太阳啊,你啥时候灭亡,我跟你一起灭亡
谢谢傅佩荣老师指点,学生谨记在心。
掌握了度,就掌握了自己,让一切顺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谢谢老师!
思考:“自知而不自见”是否就是“披褐怀玉”?是否就是“知不知”的体现呢?
现在以为自己知道的人太多了
傅老师,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似乎应该理解为:让百姓不感到害怕的威望,才是真正的威望。道德经一直强调无为,无事,还是理解成百姓畏服,那就是有为了。而且,此句后的无狎,无厌等句,也是在说明无为。圣人应该无威而威。好像苏辙也是这么理解的。
穿云雁1 回复 @麻兄_lw: 我觉得麻兄分析的对!大威似乎指代大的威望更合适。因为大威在自知不自见里,在自爱不自贵里,在去彼取此里,在民不畏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