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融贯中西:建筑细节里的文化秘语

5.6 融贯中西:建筑细节里的文化秘语

00:00
14:24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魏瑞瑞。


前两期节目中,我们讲了佛塔,讲了微缩的手法。如果要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它们的话,其实就是文化交流、融合。除了它们之外,在佛教建筑里,还有很多别的元素,也都带有这种文化融合的色彩。那么这一期节目,我再帮大家挑几个有意思的点,看看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寺的由来


第一点,我们先来说“寺庙”的这个“寺”字。我们现在一提到寺,大多都认为是佛寺。其实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有“寺”这个概念,只不过寺的本意不是特指佛教寺庙,而是官署。比如,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大理寺等,其实就是不同职能的官署办公处。


那后来“寺”为什么演变成了佛教场所的名称呢?这就要从白马寺的故事讲起。有的听众或许知道,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寺,起源于东汉。东汉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当时,来自天竺的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来到首都洛阳,被看做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那时候,官方就把这些天竺僧人,安排暂居在“鸿胪寺”,“鸿胪寺”也就是当时招待外宾的官署。所以到了东汉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的时候,官方要建设佛教场所,就沿用了“鸿胪寺”里“寺”这个名称,取名叫“白马寺”。


后来,佛教迅速在中国兴盛起来。汉末到南北朝时,王侯、贵族和富商之间兴起了一种把自家住宅捐出去,改造成佛寺的风尚。这有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是佛寺数量迅速增加,因为用豪族大宅改造,会更省时省料,比如北魏时候,据说佛寺就多达三万多座;另一个影响是佛寺的布局,由于很多佛寺来源于住宅,所以也沿用了早期住宅的布局,进而发展成了之后历代的寺庙布局。


颐和园四大部洲景观群


所以说,佛寺的“寺”这个名称,其实是来源于中国本土,被外来的佛教所用。那么顺着名称这个线索,我们再来看第二点。中国的佛教场所,用了外来的名称。


颐和园大家都知道。在颐和园后山,有一组佛教建筑和景观,有着藏传佛教特点。我们来看看这组建筑和景观的名字,它们有:须弥灵境、四大部洲、八小部洲、日月台、梵塔、众香界等等。


这些名字我们一听,就能猜到,它们都是来自于佛教的概念。比如这个“四大部洲”,就直接用了佛教里“四大部洲”的概念做名称。四大部洲,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世界观和空间观,在佛教的经典《阿含经》中有详细描述,里面说,所谓六道轮回里,六道之一的人道众生,他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


佛经中对四大部洲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四个地方有所区别,但总体来看都是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寿命很长,社会也都安定祥和等等。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


再回到颐和园后山的四大部洲建筑群,它们除了名称来源于佛经,建筑布局也附会了这四片佛国的版图。由于建在万寿山后山,场地空间所限,这“四大部洲”并没有做成四个各具特色的广阔的园林,来模拟四片大陆;它们还是以建筑为主,只是总平面布局由一个中心建筑群,和四个方向的建筑群组成。四方建筑群,就分别代表了这四大部洲,每一部分都有碉房、喇嘛塔等佛教建筑。


我们可以把这个案例,看成是另一类融合,把佛经中的世界,用中国传统建筑的语言,象征性地表达出来。

高台之上的建筑


除了总布局之外,如果我们再仔细看颐和园四大部洲景观群,还会发现一个典型的建筑手法,就是把建筑建在高台之上,来表达其神圣性。我们第三点,就来讲高台。


高台建筑和楼阁类似,也是中国本土就诞生的建筑类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著名的有楚国的章华台等等。早期的高台应当也会和神仙、统治者相联系,具备崇高、神圣的特性,所以后来也被佛教建筑广泛使用,逐渐变成了佛寺之内比较常见的建筑类型。


大多数高台是用夯土或砖石做的,台上可以建造单体建筑或者建筑群。比如刚才讲的颐和园的四大部洲建筑,大多就建在这样的高台上。其实敦煌石窟壁画里,也能看到很多高台建筑。而且,如果这个高台建筑是佛寺的钟楼,那么我们还能猜测这些高台可能是中空的,起到共鸣腔的作用,使钟声更洪亮,传播得更远。


除了砖石、夯土的高台外,从敦煌石窟的壁画中,我们还能看到木结构的台子。这类台子也很重要,那就是乐台或者舞台,用来演奏乐器,或表演舞蹈的。大家可以看讲义里的插图,是盛唐时期445窟壁画的一个局部。画面里就描绘了一种木结构乐台,四周环绕着勾栏,下面还有屋檐。几位香音菩萨们在台上演奏、起舞,营造出一派欢乐氛围。


1 莫高窟445窟壁画局部


这些壁画,应该反映的就是唐代寺庙的情况。有研究认为,在唐代,寺院院落大,四周有回廊,是非常理想的演出场地。据《南部新书》记载,首都长安城里,舞乐戏曲节目大多都会选在寺庙的舞台上进行表演。现在民间保留的很多寺庙中,也有戏台,或许可以看成是这个传统的一种延续。


音乐和舞蹈是世界性的,中国本土有,印度也有,印度传来的佛经描述的佛国世界里,也有能歌善舞的人、种族或菩萨。这类舞乐场景是很多佛教信仰中,净土、天国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是经变画中,还是寺庙里的台子,反映的既是古代市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佛经的转译。


中国寺庙的设计“灵感”代表——水池


高台建筑成了佛教建筑一种常用的手段。那么除了高台以外,佛教建筑空间中,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元素,那就是我们的第四点,水池。


我们还是从敦煌的经变画讲起。很多大型经变画中描绘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除了高台、回廊庭院外,最中心还会有一个大水池。


作为经变画,这些画面本意并不是要表现人间建筑,而是如《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弥勒上生经》等佛经中的西方极乐净土,或者佛国世界中的氛围与境界。但还是之前提到过多次的情况,这些画面的来源,很可能还是古代的佛寺场景。


在净土信仰的佛经中,对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常用“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等文字来描述。它的背后或许有着很多意义。单从字面意思来看,这些文字描述的西方净土是一个环境优美、宜人的地方,其中水池是重要的点缀;在一些学者的解读中,这段佛经中的文字表达了佛法的本意,其实是用水来喻指“空”性,它可以化为万象。


也有学者认为这类描述的背后,或许代表了古印度的风俗。在气候炎热的印度地区,人们有在河中沐浴的习惯,因此在完美的净土世界中设置了一个舒适的沐浴坏境。


虽然对这些文本的解读多种多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净土世界离不开水。水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东西,大家对它都很熟悉;同时水又有着无色、无味、无形等特点,能够用来比喻很多思想观念。这就非常适于宗教的传播。所以被用在佛教空间之中,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经变画之外,中国的很多现存寺庙中,也有水池,比如之前讲过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前就有一个净土池。甚至除了佛寺,其他信仰场所中,也会设有水池,比如太原晋祠前的鱼沼飞梁。它们都和经变画场景中的水池、平台有一定的相似性。


2 宁波保国寺大殿前的净土池

不仅是中国,在日本我们也能看到佛寺中的水池。10世纪中叶,净土信仰在日本兴起,佛教建筑和园林也开始了对净土的表现,建造了一系列水池。非常著名的有日本平等院凤凰堂,它在凹字形建筑平面之前,配有一个宽阔的水池。从水池对面观看,凤凰堂和前面的水池形成的景象,和敦煌的那些经变画的画面非常相似。


3 日本平等院凤凰堂

中西方建筑类型对比


以上四点就是这一期想要讲的佛教建筑的主要内容,它们的背后都是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和本土建筑的融合。最后顺着这一点,我也想在多做一些引申,来简单对照看看西方建筑和基督教的融合。


在学习建筑史的时候,往往会把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作为西方建筑的正统起源。这么来看,基督教对于这些文明来说,也是外来宗教。那么后来承载基督教的重要建筑类型——教堂,是从哪里来的呢?


和中国的情况类似。在基督教兴起之前,教堂建筑的前身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建筑史学者们会认为教堂建筑是从欧洲早期集会用的大跨度建筑,比如古罗马时期一种叫“巴西利卡”的大房子,或者 “万神殿”那种大型穹顶建筑发展而来。那个时候的欧洲,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石材加工、拱券和穹顶技术来实现大空间了。


举一个的例子,后来欧洲诞生的哥特式教堂,其实可以看成源自古罗马“巴西利卡”这类建筑。只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们逐渐建造得更高耸、更深远,再配合彩色玻璃窗组成的宗教故事画,营造出一种更神圣的空间。


相应的,早期“巴西利卡”里集会的人们或许是为了议事、为了买卖;但是后来在教堂中集会的人,是为了完成宗教仪式。


4 德国科隆大教堂


但是和中国稍有不同的是,欧洲教堂选择了几乎纯石材的这么一条技术路线,就让它和西方其他建筑类型彻底区分开了。石材自身不利于抗弯,所以如果要保证跨度,就必须用之前提到的拱券、穹顶这类技术。但是大多数其他建筑没有这种施工条件,所以用来承担跨度的屋顶,还是木结构为主。所以教堂在一个城市中,显得格外突出。


但中国的木构建筑,从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很成熟的梁-柱木框架结构体系。这种体系使得中国木构建筑,内部空间更灵活,可大可小,适用性强,既能用来建造千人集会用的大殿,又可以建造日常生活的小屋。所以佛教建筑和其他建筑,其实没有什么本质不同。都是已经一统江湖的中国木构建筑。

这几期内容,我们讲了佛教有关的建筑,或者说就着佛教建筑,来探讨了一下建筑中一些文化融合现象。之后的几期节目,我们会再来看看,中国本土诞生的宗教,道教,在建筑方面会有哪些故事。大家敬请期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