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用“神”的视角看建筑

5.5 用“神”的视角看建筑

00:00
13:45

喜马拉雅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魏瑞瑞!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讲到在佛教的概念中,建塔的层数和功德大小是相关的,层数越多,代表的功德也越大。《南齐书》中有一个关于佛塔层数的故事,主要是说南朝的宋文帝修建湘宫寺时费用奢侈,原本计划建一座七层的孝武庄严刹,但宋文帝想建十层。可是当时的技术难以达到,十层的佛塔建不了,于是最后建了两座塔,每座各五层,两塔层数加起来总共为十层。


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建塔的功德大小会体现在层数上,因此建塔的人对佛塔的层数是有追求的,哪怕技术上难以实现,也要曲折地想办法凑出更高的层数。为了技术上可以实现超多层数,又出现了尺度缩小、具有象征性的密檐式塔。


早期的楼阁式塔都是木构造的,密檐塔却不是木材,而是砖石。通常密檐塔的第一层很高大,一层以上的各层层高,却远远小于正常楼阁式塔一层的高度。比如一般的楼阁,每一层楼高有几丈,而在密檐塔里,每层檐高可能只有几尺。所以造十几层的密檐塔,和几层的楼阁塔高度类似,就可以在同等技术下,实现更大的功德。

这其实就是一种“微缩”的手法。

微缩手法在石窟中的运用


在佛教建筑中,微缩的手法还是比较常见的。和其他宗教类似,佛教的教义和经典中也描述了众多完美的神圣世界,比如,佛国、净土、天宫。这些神圣的世界通常都是规模宏大、细节完备的。怎样把这些佛国世界宏大的整体和局部的细节展示出来,我们会在现存的石窟和佛塔中找到相似的解法,那就是用微缩建筑指代的神明之所。


在云冈石窟第39窟中,有一个楼阁式塔形的中心柱。我们从讲义中的图片可以清楚看见,中心柱的造型是五层的方塔,通高6米。方塔的四面,每一层都有五开间,每一间正中雕刻有一尊佛像。中心柱的石塔和现实中的塔相仿,也立在台基之上,每层每面的开间,用雕刻出的小方柱隔开,方柱上的斗栱、枋子都仿照现实中的木结构一一雕出。塔顶雕刻有相轮、山花蕉叶等细节和窟顶相连。这个中心塔柱和周围洞窟壁上雕刻出的千佛龛一起,模拟了佛教中“三千大千世界”的格局。中心塔柱的雕刻细节高度还原和模拟了楼阁式佛塔的建筑特点,礼拜者在绕塔之余,可以对这种楼阁式塔的建筑细节一目了然,就好像佛塔和佛国世界都近在眼前一样。


1 39窟窟内中心塔柱


还有一类微缩建筑,其实是把密檐式塔直接做成了小塔。密檐式塔在7世纪和8世纪的建造十分流行,也就是大约是唐代的时候。这些小塔往往只有几米高,也是微缩建筑的一种。它们也由多层塔身、多层塔檐和塔刹组成。不同的是,塔身每层的高度很低,通常是实心塔,不能登临。这类小密檐式塔和每层楼都可以登临的楼阁式塔相比,象征性和符号化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外面通常雕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供佛教徒礼拜和绕塔之用,也起到宣传教义和纪念佛陀的作用。


例如,建于唐代天宝二年,也就是743年的青州段村石佛寺杨瓒造像塔,现在存放于山东博物馆。这座石塔修复后的高度约3.5米,完整情况下应该会更高一些。塔身是两个石块拼接成的小型佛龛,龛后壁则有浮雕佛像。佛龛位置约和人的视线在同一个高度,这使得礼拜者从门洞往里看,视线会自然落在内部微缩的佛像上,这种视觉效果类似于特写镜头。观者在看清楚佛龛内佛像的尺度时,会感受到自身的庞大。这种对自身尺度的认知和转换,会帮助人们接下来想象一座佛塔实物的塔身的巨大。塔身铭文记载了石佛寺建塔过程的场景,其中一句是:“临万仞以俯视.....峨峨风刹,随风律以翱翔”,是说登上这座塔顶就像在高山的山顶一样,能感受到风声。

山东青州段村石佛寺的天宝二年(743)杨瓒造像塔


其中“临万仞以俯视”这一句,一仞比一丈短一点,咱们可以认为大约有2米,万仞就是几万米,因此万仞通常指代高山,显然对于这座三米多高的密檐式塔来说,是一种文学化的夸张描述,并且这座密檐式塔也不是以登临为目的的。但是如果参考这座塔的层数和结构,在想象中还原一座可以登临的宝塔的大小和高度,就一定能感受峨峨风刹,随风律以翱翔的高空环境。


可以说,微缩建筑是为了引导观者调整视角,或者是给人一种神明的视角,来看到现实中难以看到的建筑和环境场景。而这种思维,正好也是还原一个理想的佛国世界所需要的——那就是用微缩建筑里的种种重复、堆叠的繁复元素和细节,使观者想象一个比眼前建筑更为宏大、繁复华丽的净土。

微缩手法在墓葬中的呈现


其实或许在用来表达宗教信仰中的理想世界之前,人类就已经有微缩的手法了。甚至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的始终,因为人们需要模拟和记录现实中的事物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材料和空间的限制,那么,缩小实物的比例和尺度,就成了一种可行并且比较省力省材料的做法。


微缩模型可以非常明确地表现和对应现实中的真正事物,因此通常具有象征性的含义,或者是说作为现实事物的一个替身。如果微缩的对象是建筑,除了省时省力的实际因素外,其实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建筑的视角,就是那种不用于人仰望建筑,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部分的视角,而是可以俯瞰整个建筑全局的视角,类似于“神的视角”。


讲微缩的建筑,我们还是从中国原生的一些精神追求开始。其中最容易注意到的例子就是墓葬里面的明器,明器的概念,我们上一期已经讲过了,可以理解为墓葬里的微缩模型。我们用汉代墓葬举个例子。


汉代的丧葬观念深受事死如事生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导致了汉代墓葬空间不仅是安葬死者的地方,更是为其在另一个世界中提供居所和生活设施的。因此在汉墓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作为随葬品的建筑和生活器具,比如宫殿、住宅、餐具、车马。都是为了模拟现实的生活中需要的空间和器物。


这些明器,通常都是现实器物的微缩版,例如在沂南汉墓中有一个茅厕明器,大小仅仅为实物的三分之一,但是在外观上非常写实,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厕所。由于汉墓中的明器是为了让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延续他生前的生活和习惯,因此这些随葬品通常也是墓主人生前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反映。


我们试着来解读一下用微缩的明器来陪葬的现象:

一方面,用微缩的明器,能在有限的地下墓室空间里,呈现更完整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其实也是通过微缩的造物手法强调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明器哪怕做得再逼真,也不可能真的当作实物来使用;但是逼真的外观,能够让人联想到真实的功能。微缩的手法本质上是将现实世界更复杂、细致的东西符号化了,具有特殊的象征性。所以从明器的例子中,我们能看出来,制作微缩的物品,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实用功能,更多是和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有关。

中西普遍存在的微型建筑


由于这种和精神意义相关联的特点,微缩的手法就经常应用在需要强调精神性的建筑空间中,比如寺庙和祭祀空间中。这种微缩建筑普遍地存在于中国和西方的其他纪念性质的建筑和构造中。


在河北定兴,留存有一处北齐武平元年,也就是公元507年,修建的石柱——义慈惠石柱,就是一个典型的微缩建筑。简单地来说,它把一座佛殿堂缩小后,立在了一根石柱之上。


义慈惠石柱总共高7.93米,由基石、柱础、柱身、盖板和一座微缩石屋组成。石柱顶端的微缩石屋仿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柱子为梭柱;栌斗、柱头枋、椽子和飞子都清晰可见,角柱上还雕刻出了老角梁与子角梁等细节。石屋前后明间各有一个小型佛像,可以看出微缩石屋模拟的是一座佛殿。这座微缩的石雕佛殿堂仅有101厘米,立于6米多高的石柱上,显得佛殿更加高远。这个石柱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起义战乱中死难者所设,并且刻有详细的颂文,有着很强的精神纪念意义。

 

3 义慈惠石柱


图4义慈惠石柱细节


微缩建筑并不仅限于中国文化,西方也存在类似的建筑形式。在西方的天主教堂中,模拟微型建筑的做法十分常见,14—16世纪,比如在高大空旷的教堂空间内部,会放置有类似教堂建筑形态的舍利函、圣餐容器和圣婴摇篮等。缩小的器物虽然形象上和建筑类似,但是不再受制于结构和力学的合理性。


因此教堂室内的这类微型建筑可以使用一系列不同于石材的建筑来搭建,比如金属,或者珍贵的硬质木材。这些缩小的建筑形器物通常装饰繁复、风格迥异,超越了实际建筑技术所能建造的形式。但是它们拥有的类似教堂建筑的外观,可以诱发观看的人对时空的想象,提供一种由俗入圣的精神体验。

微缩建筑为理想世界提供媒介


微缩建筑作为神明之所和神圣空间的象征,通过精巧的设计和雕刻,引导人们想象并且接受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无论是石窟和密檐塔,还是西方教堂内的微型建筑装饰,这些微缩建筑都体现了宗教目的和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并且引发观者的视觉愉悦和宗教敬畏。它们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也反映了人们对信仰的追求。在这些微缩建筑中,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得以完美结合,共同构建出了一个寄予了古人希望和向往的神明居所。


下一期,我们会给大家再讲一下佛教建筑中,那些从佛经而来的空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