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主义和人的心理

绩效主义和人的心理

00:00
03:43
绩效主义和人的心理

京瓷的经营遵循实力主义的原则。但是欧美有很多企业都采用了绩效主义。欧美派的绩效主义按照工作成果的大小,大幅度地增减报酬,是一种赤裸裸地刺激员工物质欲望的方法。成果大就给予高报酬,成果不提升就降低报酬,有时甚至会遭到解雇,这是一种缺乏人情味的人事制度。

我早就认为,经营者必须对人的心理有敏锐的洞察力。贯彻绩效主义,因为业绩提升了就能获得高报酬,能够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所以从短期来看,也许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法。

但是,工作业绩不可能一直上升,必定会有下落的时候。人心是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旦业绩提升、拿到高报酬以后,就会在无意识中习以为常。所以在业绩恶化、报酬减少以后,“过去业绩好, 所以报酬高,现在业绩不好,报酬减少也没关系”,能这么理性思考的人几乎不存在。所以当报酬大幅下降时,士气也随着下滑,对公司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在这种氛围中,企业不可能顺畅经营。

另外,还有公司打着按劳分配的旗号,依照各个部门的业绩,来增减各部门的报酬。采取这种制度,业绩好的部门士气高涨,业绩差的部门士气低落。这就会引发部门间的妒忌和怨恨。

采用绩效主义,在业绩差、报酬减的时候,就会催生员工的不满、怨恨和妒忌的情绪。因此从长远看,反而会促使公司内部人心涣散。

特别是日本民族是一个同质性的民族,“向旁看”的中庸意识非常强烈,对于报酬待遇方面过大的差距,心理上十分抵触。在日本企业里导入欧美式的赤裸裸的绩效主义,开始时,“只要努力就能多拿奖金”,组织似乎有了活力,但是,过不了几年,由于妒忌和怨恨必定招致人心的涣散。

当然,话虽然这么说,要让所有的员工待遇都一样,那也是不行的。有的人为了大家勤奋工作,有的人却不是这样,给他们完全相同的待遇,就变成了绝对平均主义。在阿米巴经营中,不会因短期的成果把个人的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但是,那些为了众人拼命工作,而且在长时段中业绩显著的人,对于他们的实力当然会做出恰当的评价,并且在加薪、奖金、升职等待遇中体现出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