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B 白话 唯识 第七段

1.2.7 B 白话 唯识 第七段

00:00
15:22
拆书酱作白话文翻译:

境界和识本是同一个实体,本来就没有内外之分,但为什么世人都会执着于有外在的境界呢?人的生活离不开现实,没有万物的支持就无法生存和成长。郭象说:“人的生命,虽然身体只有七尺之高,但却是以整个天地来供养的。因此,天地万物所有的一切,没有一天是可以缺少的。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东西,生命就无法存在。”他的话虽然简单,但却有深远的含义。然而,人们因为依赖物质来维持生命,就习惯了获取物质,久而久之,就错误地认为物质是存在于心之外的境界,并让心追逐这些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了这种追逐物质的生活方式,忘记了回头,对外在物质的执着就变得更加坚定。执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体和个别两种。个别的执着是对具体的物品,比如瓶子、盆子等的执着。空间的概念就是由此产生的。总体的执着则是对实际存在的外界的执着,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宇宙。由于这种执着,人们就认为存在一个空洞的空间,万物在这个空间中显现。空间的概念一旦形成,时间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虽然不同,但实质上是相同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被清晰地划分开来,人们甚至还用符号来标记它们,比如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钟表上的时分秒来表示时间。所以说,分段的时间概念实际上是空间概念的一种变化形式。当人们执着于外在境界的时候,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就一定会产生;如果没有执着于外在的具体物品,那么空间的概念就无从产生;如果没有执着于实际存在的外界,那么空洞的空间概念也不会产生。没有了空间的概念,时间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可以知道,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实际上是随着对外在境界的执着而产生的。因为有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对外在境界的执着就变得更加坚定。由于有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人们就更加认为外在的境界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相互加强的错误认知,使得人们很难有所觉悟。

我们已经驳斥了对外在境界的执着,接下来要消除对识的执着。因为人们执着于有外在的境界,所以佛教中提出了唯识的观点来驳斥这种执着。按照道理,不应该离开识而存在境界,这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世人所执着的、独立于识而存在的外在境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由于错误的识执着地认为它是存在的,所以说外在的境界只是识所显现的。这里所说的“唯识”是假设的,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独立的识存在,这一点在下文中会有解释。如果人们错误地执着于内在的识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种错误和执着于外在境界的错误是一样的。识是相对于境界而被命名的,它的存在并不是独立的,它只是作用的幻现。所有谈论识或心的说法,本质上都是基于作用来命名的,但同时也可以暂时将本体称为识。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明心》章节。实际上,识是与错误的习惯一直相伴的。对境界的认知,总是伴随着错误的习惯而产生。所谓的错误的习惯,是因为它们没有根基。这种识既然混合了错误的习惯,所以也变成了错误的存在,不能成为真实的心的流动。这里非常关键。所以说,识没有自性,就像外在的境界一样,是空无一物的。自性就是指独立存在的实体。有人可能会问:“外在的境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它是空的,而识是因为作用而幻现的,所以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为什么也说它是空的呢?”答案是:外在的境界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所以说它是空的;识因为没有自性,所以说它是空的。虽然空的状态不同,但它们都同样是空的。所以那些执着于识是真实存在的人,和执着于外在境界的人一样,都是错误的。过去大乘佛教虽然说唯识来破除对境界的执着,但也担心人们会执着于识是真实存在的,这种错误和前面的错误是一样的,所以提出了缘生的观点,来说明识的形态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的“缘”,是指相互依赖的意思。因为众多因素相互依赖,所以说是缘。“生”是指产生的意思。识的形态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幻地产生的,所以暂时称之为“生”。识的形态,就是众多因素相互依赖而虚幻地产生的,所以说是幻起。如果识真的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就是有实体的。如果有实体,那么它就不需要依赖任何因素,永远都会存在。现在说识是缘生的,就是说明识的形态就是众多因素相互依赖的形态。简单来说,这个识的形态只是众多因素相互依赖而虚幻地产生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识的形态可以找到。所谓的“虚幻”,虽然有形态显现,但不可以执着为真实,所以称之为“虚幻”。所以,识是有依赖的,而不是现成的,本来就没有自性,这一点在上面已经提到过。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什么是众多的因素呢?就是因缘、因为、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现在我们将依次解释这些缘的含义。

因缘,旧的说法是指有为法,能够直接产生自己的果,才被称为因。这一点在《三十论》的第七部分和《述记》的第四十四页以下有详细的解释。有为法,是指被当作因的法。因为它有产生作用的能力,所以被称为有为。办,根据《记》的解释,就是成办。因为因能够直接产生果,就像完成一项工作一样,所以说是成办。这里的意思是,因为因能够直接产生果,所以有创造的意义,直接产生的意思,就是因能够直接创造果。也有决定的意义,即因能够决定果的产生,所以说是直接产生。像这样的因,与科学上旧有的因果观念非常吻合。对于这些错误,已经有正确的纠正,所以不需要再讨论。现在我们应该辩论的是,根据旧师的理论,建立种子为因的实体。所谓的因,不是空洞无物的词,所以说到因,就一定有这个因的实体。《三十论》的第七部分说,这个实体有两种,其中一种叫做种子。这一点在《述记》的第四十四页以下有详细的解释。现在我们在这里讨论识的形态是缘生的,所以只提到种子作为因的实体。他们认为,心识的产生有其原因,心识合称为一个概念,是因为使用复词比较方便,所以一起提出来。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1. 同体:指境界和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 外境:指人们通常认为独立于心灵存在的外在世界。
3. 郭子玄:郭象,东晋时期的哲学家,对庄子哲学有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4. 因缘: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产生的。
5. 有为法:佛教中指所有有条件、有变化的现象或事物。
6. 种子:在佛教唯识学中,指存储在阿赖耶识中的潜在业力,是未来果报的原因。
7. 缘生:佛教中指一切法都是因缘和条件相聚而成,没有独立自存的实体。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深入探讨了人们对外在境界的执着以及识的本质。作者指出,虽然境界和识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但人们往往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习惯于获取物质,从而错误地将物质视为独立于心灵之外的实体。这种习惯性的执着导致了对外在境界的坚定信念。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形成,指出这些概念也是基于人们对外在境界的执着而产生的。

在反驳了对外在境界的执着之后,作者转而讨论了对识的执着。在佛教唯识学中,提出唯识的观点是为了驳斥人们对外在境界的执着,但同时,如果人们错误地执着于识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种错误与执着于外在境界的错误是相同的。识并非具有独立自性,而是依赖于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识的产生和存在都是缘生的,即依赖于因缘条件的聚合。识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它只是一种暂时的、依赖性的显现。

通过这种分析,作者强调了识和境界都是空无自性的,都是依赖条件而暂时存在的。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摆脱对任何事物固有实体的执着,从而更接近佛教所追求的觉悟和解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