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压力?| 童慧琦正念冥想课

【讲解】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压力?| 童慧琦正念冥想课

00:00
08:10

祝贺我们完成了“何为正念”以及“为何正念”两大部分内容,也希望你不仅收获了认知层面的学习,也经由正念练习,获得了体验性的学习,尝到了正念之甜。而体验性的学习又会帮助印证和巩固认知层面的学习。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到正念冥想课程的第三大部分 压力新认知。在这一部分中,我会和你聊聊压力究竟是什么?压力从何而来?压力在疾病模式中的作用,压力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以及在压力处境下,如何经由正念来创造空间,以更加智慧地回应到压力。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压力究竟是什么?我很喜欢在概念层面上的厘清,因为这是我们学习某一对象的最基本的认知。

压力(英文叫 stress),这一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学,原本是指加在一个物体表面的力的内在的分布。然而,在生命科学中,内分泌学家汉斯-汉斯·塞尔斯(Hans Selye)被认为是第一个在生物学框架内使用术语“stress(压力)的人,他也被称为是“压力学之父”,他认为压力是 “身体对加在其上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性反应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压力是遇到困难引发的担忧或精神紧张状态。进而又说:压力是人类的自然反应,促使我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威胁。每个人都会经历某种程度的压力。然而,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对我们的整体幸福感影响很大。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定义中,压力既是一种反应,也是导致这种反应的原因。也就是说在压力这个词的使用中出现了既是原因(也塞尔斯把它称为压力源, stressor),也成了对压力源的反应(stress response)。在我们课程中,我会同时使用压力和压力源两个词,在使用压力时,也可能既是压力源也是压力反应。


不知你是如何看待压力的?你觉得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压力源存在?你又有些什么样的压力反应呢?

是否生活的城市非常的嘈杂,常常让你觉得不安?

是否有截止期需要赶,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而焦虑?

是否有一个挑剔严苛的上司,时常让你觉得紧张无措?

是否因为股票或房价下跌,让你感觉到了经济上的局促?

是否因为孩子学校的一个电话,你觉得心慌意乱?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海量的作业等着你,你的眼神都是黯然无光的。

或许你可以继续提供一些来自你生活的压力源?


无论是环境的、时间的、人际的、工作的、经济的、学业的、养育的压力源,各种压力源如果未能得到妥善及时地回应和解决,就有可能引发紧张、焦虑、抑郁、偏头痛、高血压、睡眠问题,而这些压力反应本身又成了内在的压力源,引发更多的身心痛苦。

我们来进一步看看压力在疾病模式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压力可以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带来如下一些影响:

1.     生理健康影响:长期的压力暴露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消化系统问题等一系列生理健康问题。

2.     心理健康影响:压力与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3.     行为健康影响:压力可能导致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过度进食等,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可见, 压力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其实,压力的存在与人类史等长。作为智人的我们对自身体验的觉察注定我们只要活着,就一定是在压力之下。

这不是我发明的说法,而是古罗马政治学家和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卡所说的:只要活着,就是在压力之下。而卡巴金则说:‘多舛生活“的高度概括的流行语就是压力。它能够涵盖如此广泛的生活情形,难怪他给他的课程取名为:正念减压。


好,这一节课中,我跟你分享了压力和压力源的定义,并看了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源,以及压力的身心反应。在下一节课中,我想跟你聊聊压力是否都是坏的,是否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压力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宇宙实验场

    老师向您请教:若属于高敏感人群、且极易能够在一件事中深入沉浸和专注者,面对外力的纷扰常感到力不从心、烦乱、甚至失去身心脑合一的能力?那该如何调整和排扰?(其实很多外力尚谈不上是压力)常有自己太虚弱无能感,请问童老师在心脑研究领域有类似情况吗,或者能指引一些书籍让我读一读吗?太痛苦了,我的孩子也会这样!万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