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篇及译文
选篇:述而·06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译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
二、逐字文稿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杨立华,很高兴在这里我们一起研读论语。孔子对于一个人为学的完整内容的论述,有几条特别重要,其中有一条,就是志于道居于德这章,这是孔子论述一个人成德的这个为学的这个内容,可以说是一个整体性、完整性的一个介绍,就是说你为学的目的是要成人,是要立德,那么成人立德的完整内容到底是哪些?孔子一共就说了十二个字,论语里记录的就十二个字。这个非常的精神,而且极整齐。“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什么叫志于道?志就是心之所致,就是心灵始终不变的那个方向。 第二个致,是往和到,意思是心所往所到的地方。当然,我们的心灵初入无时,莫知其香,对吧?这个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心最是灵动之物,所以古人常常讲“心猿”。为什么讲心猿?心就跟猴子一样,西游记为什么有孙悟空?那个孙悟空其实象征的就是心猿,你整个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西天取经的过程,那么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峙这个猿的过程。 心最是灵动之物,把捉不得,但是心又是极关键的,因为你的自主性、自觉性全从这儿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一点要强调这个志,立志,怎么才叫立志?方向确定,一旦方向确定,终生不移,这个才叫立志。当然大家一定要注意,立志是很快的瞬间,有的时候人生当中就是几个瞬间,就是一瞬间你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然后就确立了一个终生不移的那个人生的方向。那就叫立志,这就叫志。要以道为之。 为什么要以道为之?后来我们常常说得道,何晏在《论语集解》里面特别强调这一点,我觉得何晏这个强调是非常好的,就是道是不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被完全穷尽的。道是不可穷尽,道是所有的场景下,所有的环境里那个最恰当处,在所有环境里,所有的场景下的那个最恰当处,是无穷无尽的。所以道是任何时代都会有的,但是任何时代都无法穷尽,任何个人的生活处境当中,都有道的这个贯通性的作用。但是又任何一个个人,哪怕再伟大,这个人也不可能在他身上把道充分实现。
儒家至少应该不强调这个,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他真的就穷尽了一切的可能性吗?当然不能这么讲,除非你刻意要神话孔子。所以志于道,那个道不可能。所以何晏《论语集解》里面大概对得道这样的讲法其实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这点是很认同何晏的。《论语集解》里面的讲法就道只能是我们心灵持衡的方向,总是以此为目标,总是追求它。但是它又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时代,更不可能在任何一个个体身上得到充分的实现。所以至于道,因为无法穷尽,所以你无论做到多么充分,做到多么好,都不足以自满。
其实我们一个人会不会自满,会不会过于自恃,关键取决于他的心量,就是你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志向高远。你若真的志向高远,那你无论是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其实这个高度跟你的志向相比,都是远远不够的,你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做到有虚心平气。所以我们志向要高远,但如果不落实在实际的情况里,那你这个志向就流于空虚了,就是个空洞的指向。所以至于道之后,马上要居于德,居是可持守,可支持。你可以支持的是什么?你可以支持的是德。
德者得,也就是获得的那个得。儒家在解释重要概念的时候,常常有一个很重要的解释方式,就是用同音字来加以解释,用同音字当中有更具体内涵的那个字去落实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 比如德这个概念其实就相对比较抽象,志于道居于德,道和德在这个时代是要强调的。而我们马上会想到一部重要的经典,叫《道德经》。为什么叫《道德经》?因为老子八十一章分上下,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我指的是传世本老子,不是帛书本老子。传世本的老子,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是上经,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是下经。上经 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所以上篇被称道经。下篇第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为第一个名词是德,所以下篇被称德经。老子这个书里也强调道德,所以不能不说后来韩愈在原道里讲的那个区别,就是道与德为虚位,仁与义为定名,你看各学派的这个分别,你不能光看道和德这个概念,因为道和德这个概念大家都讲,你要看讲不讲仁义,才能判别出这个学派之不同。
那回到这个地方,居于德,德者得也。孔子的这个论述极平实,德者得也,什么叫得?什么叫获得?这个得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你现在持有的,这个叫得。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崇高的志向,你都得以你现在持有的德和能为基础。你现在的实际的道德水准,你现在实际的这个心灵境界,你现在实际的德行的能力,你现在实际的文化的修养,等等等等,这些都可以放在德的范围,就是你现在真实所有的,叫得。也就是说,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一个崇高的志向为引领,你所能聚首的,就是你持之以做事的、有入手处的,就是得。
在这个德和能的基础之上,那么进一步要向外扩展,实际上是在自己现有的德和能基础之上,在那个崇高的志向的引领之下,不断地提升和扩展。那么这个不断的提升和扩展,依据的是什么呢?依据的是“仁”,“仁”在这个地方,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向外关联感通的倾向,因为“仁”是在自己的现有的德的基础之上,然后由崇高的志向来引领,但在这个引领的过程当中,指向的一定是向更高,更扩大的方向去展开,那向更高更扩大的方向去展开,就是一个向外关联感通的倾向,那么这样一个向外关联感同的倾向,就是仁的倾向。“仁”这个字,一定要注意从人从二。说文解字里讲从人从二,我觉得这是孔子伟大的一个揭示,其实揭示出了人的基本的生存结构。 人永远在自我跟他人的关联里,那么在自我跟他人的关联里,你只要考虑到他人,只要始终心中有他人,实际上就已经保持了一种向外关联感通的所依循的那个方向。而且这个一定是切近的,一定是跟自己现有的德和能关联的,那种切近的向外关联感通的那种方向。所以一定不是好高骛远的,一定不是像坐缆车去登山一样一下子就到了山顶,而一定是像我们徒步攀登一样,拾级而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每一步都是实在的,每一步都是具体的。然后它是缓慢的,但是它是扎实的,所以它是切近的一种依循的方向。
那么最后一条,游于艺,这个艺在论语的上下文里其实是非常清楚的,应该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方面的技能,应该是着眼于各种各样的这种技能。 你如果仅有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这三个方面,其实还是空洞的,难以持守的。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天天就说我的目的就是磨练心性,就像后世有很多人去静坐,我在这负责任地讲,先秦儒学没有一家,没有一个人是跟你讲静坐的。不好意思,我是没有静坐的体验和功夫的。我相信先秦儒学的事上磨练,孟子讲,人的修养必有事焉,就是你一定要在事上磨炼。所以如果你仅仅说我的目标就是提高自己道德,就在那空洞地提高自己道德,躲在家里,然后你发现自己心灵特别纯白,善良无比,但你一到人群当中,一遇到事情完全无条理,整个人就乱了,原来觉得自己已经定力够了,遇到诱惑定力仍然不够,这样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至于道,居于德,依于仁,但真正要丰富和落实,要游于艺。
这个游字特别好,告诉我们第一点,不能急切,人的成长一定不能急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的人,心智的成长没有捷径。我不排除有少数天纵之才,不用太努力,他心智很快就达到那个高度,但绝大多数人不可以的。所以“游”第一点强调不要急切,急切是没有用的。其进锐者,其退速,在一个人心智的成长的过程当中,前进速度太快,他退下来同样快。这话是孟子的话,“其进锐者,其退速”。 你端这个架子没有用,必须得是真实的成长,所以游这个字第一点突出不急切。游这个字同时又含了好和乐的意思在里面。怎么才能游?为什么我们喜欢游戏?因为游戏当中有你的好和乐,所以你就愿意沉浸于其中,你在其中得到的享受和成长,就是更切实的、更切近的。“艺”是具体的事,你不能空洞。所以孔门弟子肯定不是每天空洞地讲道德,孔门弟子是在具体的事情当中,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一方面是治国的根本原则,又是礼俗的具体内涵,一个人的行为的得符合礼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礼乐是根本。射御,射矢,射箭,这是战争的技巧。书和数,书是什么?书是书写文字工作,数是什么?数是会计,就是你对物品的计算。如果你这些都不懂,那怎么治理一个地方,怎么管理一个地方?但这个部分都是具体的内容,所以要用游这个字。
当然,其实游于艺,在我们今天,我觉得其实是可以扩展的,我觉得前面三条都可以不变,你每个时代都是贯通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哪个时代都得讲这九个字,你要想追求自己心智的提高,你就得讲这九个字。 但是游于艺的范围,这个艺,我们今天啊不必局限于礼乐射御书数,因为我们今天这个内容更丰富,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的分工、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分化、游戏内容各种各样的分化其实都很细密了。所以我后来有很长时间我讲“游于艺”的时候,我强调这个艺,是有门槛的爱好。什么叫有门槛的爱好?就是说你喜欢这个东西啊,你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因为甚至要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比较专门的培养和训练。然后你才能好之乐之,有了好之乐之,这个对你来说就终生难去的。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下围棋,那下围棋绝对就是有门槛,你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其实才能下出其中的乐趣来,有一些游戏就相对来说就不是有需要那么多的训练。总之这个艺字在今天,我们不必要局限于礼乐射御书数。
道,人生正途。德,据守的德行,仁,在人中向外关联通。游,心灵成长没有捷径。
听两遍。本章很重要,大学老师的头像就是这句话。感谢老师的精彩讲解,。
事上磨练,心智的成熟没有捷径
如果仅仅“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还是太过空洞,所以要“游于艺”。“艺”在《论语》的语境中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技能。人的修养和心性一定要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有些人独处时,发现自己善良无比,可一到人群当中,遇到些事情,整个人就乱了,还是会去做坏事;或者原来觉得自己定力极高,但遇到诱惑仍会动摇。这些都不是真正达到了某种道德境界。真正要丰富和落实自己的精神境界,一定要“游于艺”,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磨练心性。
✌宝宝励志: 不写错别字! 🌹
"道可道,非常道"。知识的烹饪方法,千千万万。要做出最美味的佳肴,需要"耐心,细心和用心"(道和德); 还要反复实验和练习才能"色,香,味"俱全(仁)。最后拼盘上菜(艺)! ❤老师的知识让宝宝垂涎三尺🍭🍬🎂🥙🌮。宝宝一定好好品味,体会其中的精髓。✌谢谢老师!
❤老师,宝宝再思,就忆起了小时候: ✌数学老师爱拉宝宝的耳朵; 耳朵长了,就可以有效提高数字化信号接受? ✌语文老师爱让宝宝抄课文; 眼睛红了,就可以更好地窥视过去和未来? ✌生物老师大大提倡多吃青菜萝卜... 在种种帮助下,宝宝生怕小尾巴一翘,就是一只活脱脱的小兔子,所以一直谦虚低调不敢反抗,夾着尾巴过日子...🐇🐇🐇🐇🐇🐇 宝宝就好奇,孔子的"德"和"仁"在施行过程中有过监控吗?如何做到质量把关的呀? ❤老师仁德,帮解解?
志向高远,但要落实。据守德和才能,不断提升和扩展。向外关联感通,一步一步实在具体缓慢扎实的,不是好高骛远的。空洞自己道德修养不行,得在事上磨练心智。 心智成长 1.不要急切(游) 2.好和乐,愿意沉浸其中,具体的事(艺) 3.艺不局限于六艺。有门槛的爱好,才能好之乐之,终身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