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当情绪劳动成为一种隐性付出

征文|当情绪劳动成为一种隐性付出

00:00
04:16

你如何看待情绪劳动?

本期话题

跟情绪价值相比,“情绪劳动”是个更新的概念。在2023年9月出版的新书《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中,美国作家杰玛·哈特莉用“情绪劳动”来指称为照顾身边的人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以及工作和家务中产生的情绪消耗。跟我们平常认知的劳动相比,情绪劳动更隐形、不被人注意。你如何看待情绪劳动?你认为这是一种劳动吗?

当情绪劳动成为一种隐性付出

● Soowa

在我看来,“情绪劳动”拥有许多与传统劳动不同的特点,并且因为这些特点更加值得我们重 视。

正如人们常常感受到的那样,情绪劳动经常伴随着焦虑、郁闷、痛苦等负面感受,它往往是无偿的,隐形且难以变现,没人愿意单独为你竭力展现的笑脸买单。

情绪劳动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即使不在岗位上,你也可能出于关心或责任,不断地思索今天和明天的工作。它可以来自四面八方,除了职场这一典型空间,家庭也是不可忽视的潜在场景。使你付出情绪劳动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工作场合中的甲方和领导,还可能是配偶、父母、子女,甚至是将你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的朋友。

在功绩社会中,社会是一台巨大的机器,时时刻刻标准化的运转是必然要求。鲜有人会关心一颗螺丝钉的心情,更不可能允许所谓“不必要的情绪”阻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当然,付出情绪劳动的人也不会自讨没趣,为了避免被社会淘汰,不让想象中的失败人生步步紧逼,他们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忽略自己付出的情绪劳动甚至遭到的情绪剥削,将其视为工作、生活中理所应当的要求,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这样的逃避当然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进益和成长,打碎的牙只会割伤自己,让本就鲜血淋漓的伤口不断溃烂,遍及全身。

难道情绪劳动就没有正向化的可能吗?万事皆有一体两面,情绪劳动也概莫能外。

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在于,我们需要及时觉察正在付出的情绪劳动,学会尊重并且珍惜它所提供的价值。

首先,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面对情绪劳动时,我们应该学会观照自己,分析各种情绪的来源,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管理好情绪。其次,我们可以发掘与情绪劳动相伴而生的负面情绪的力量,比如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最后,我们要学会拒绝,在感觉到明显的“心累”时,尊重自己作为人的基本感受,远离让自己感到不快乐的人和事。

让人们妥善安放自己的情绪,进而安顿好自己,学会正视并珍惜他人的情绪劳动,这或许也是学者最初提出“情绪劳动”这一名词时的一个用意。

下期话题

近日,“中科大拟撤销英语本科专业”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对于英语专业的热议,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对此,中科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出于学科优化设置的需要。从今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宣布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跟学位证挂钩,到此次事件,英语专业的变动总是备受外界关注。你如何看待英语专业的处境?在进行专业选择时,你会重点考量哪些方面?请以此为话题,大胆开麦,字数在800左右。

来稿请投 vistawriting@163.com

来投稿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