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上,这群中学生为自己写下悼词

在语文课上,这群中学生为自己写下悼词

00:00
16:56

“结束高考后,还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意义。”

撰文 | 石悦欣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一群正处于花季的中学生为自己写下悼词:

“2023年6月1日,这本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儿童节,但我们敬爱的周先生却没能度过这一天。他死前没给我们留下些什么,除了那一大堆还尚未完工的作业与满是F的英语听写本。”

“她曾对我们说,死后将她的骨灰撒向门前的小溪。她会自己努力游向大海,再随着水蒸气去天上找玉帝斗地主。我想,玉帝见了一个如此有趣的人,也会喜上眉梢的吧。”

“我希望我的葬礼在清晨举行,这样,等到晚上人们安然睡去的时候,爱我的人可以不用那么伤心。”

……

朱林鹏一页页翻着学生们的文字。他没有想到,这么多同学选择直面死亡,在戏谑、温和、幽默中,注入对未来的想象,深刻且热烈。“死亡的存在,赋予活着的意义”是他的初心,也是他意料之外的惊喜。他是浙江省一所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

10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讲:“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在以散文、小说等题材为主的高中语文课本中,这篇悼词独树一帜。朱林鹏想,能否让学生们以他人的口吻,给将来的自己写一篇悼词?当生命的丧钟敲响时,自己将会在何时,什么场景下告别?他人又会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于是,朱林鹏在县中上了一堂关于死亡的语文课,便有了开头的这些学生作业。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在被考试和习题淹没的深海中,朱林鹏用各种方式,为学生们争取短暂的喘息。

一次,朱林鹏吃过午饭后,在校园中散步。恰好走到了学校的西北角,红砖墙上爬满了枯藤,顶上却生出一片灿绿的枝叶。

正好在学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眼前这面墙颇为应景。朱林鹏想起学生们问,除了体育课外,语文课是否可以搬到室外。语文课在周三下午,经过两天的高强度学习,学生已是疲惫不堪。

阳光不烈,秋意正浓,可以一试。

他带着学生来到枯藤墙边,学生们绕着他围成半圆,在泛黄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课程讲完,剩余的时间,由学生们站在半圆中央,轮流朗读自己上周的作文。从此,这成为了朱林鹏课堂的固定项目。

第二年春分,他继续带着同学们赏春色,玩关于“春”“花”“草”的飞花令。

到了深秋,朱林鹏又玩了些新花样。他去学校水果店买了两箱橘子,作为飞花令比赛的奖励。比赛过后,朱林鹏拎着小音箱,在一旁放着秋日的音乐。同学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闭眼享受秋风拂过,抬眼看着明澈的天。从此,“秋高气爽”不只是一个堆砌在作文中的形容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从何来,何为寂寥?朱林鹏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个答案。

2017年12月14日,朱林鹏在备课间隙,突然看到余光中去世的新闻。

他重读了一遍《乡愁》,再次被震撼。怅然许久后,他翻出更多诗,借由第二天的语文课,讲给学生们听。

在《乡愁四韵》的背景乐中,他们不断朗读,个人读、男女分读、齐声读,一首接一首。读到《今生今世》的两次“哭声”,第一桌的女生不断擦拭眼泪;读《角色》时,一个男生深情诵读,全班为之欢呼。

下课铃响,楼道里熙攘声渐起,唯有他们的教室里,师生在“掉头一去时风吹秀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朗诵中,齐齐红了眼眶。

朱林鹏始终认为语文有着更广阔的外延,更为自由的空间。在讲课时,他不否定,不强迫,不批判,留下大段的空白,等待学生填满。

高一第一单元是诗歌,他定好方向,让学生放开书写。他收获了一首至今想起都为之震撼的短诗《想一个人》——“我往窗外看,想起曾经你看向我的时候,我假装往窗外看”。

在压力极大的高三学习中,他跳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高考作文规则,凿出一堂课的缝隙,让学生从报纸、试卷中摘出句子,拼贴成一首诗。

讲《红楼梦》时,他想通过不同的形式,减少学生们对名著的抗拒,亲近它,他留了几项作业:以《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视角出发,为另一个人物写一封信;简要续写八十回后人物命运走向;绘制其中的经典场景或人物群像;做一道《红楼梦》中的美食,用视频记录下来;任何形式的自由发 挥。

最让朱林鹏惊讶的是,一位同学花了整个暑假,在游戏《我的世界》中还原建造了一座大观园。

讲《庖丁解牛》时,朱林鹏跟同学们说,“道,进乎技矣”,并非完全指向熟能生巧。但所有的结论都不是绝对的。“我目前理解到的内容,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但如果可以给你们一些正向的启发,那就吸收。如果是否定的,欢迎你们质疑我。”

讲《烛之武退秦师》时,他问,如果你们是烛之武,会怎么做?

许多看似耗时的课堂,却是朱林鹏坚信的教育之义——当人们离开学校,结束高考后,还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意义。

“学生可能没有办法获得某个知识点,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感受文字的浪漫,如果能对语文产生一点兴趣,成绩是可以慢慢提高的。”朱林鹏说,“可能看起来是浪费了一节课,但却是在为未来的某个时刻做准备。”

工作三年后,朱林鹏给自己的大学恩师发了一封邮件。他在其中讲述着同为人师的快乐、幸福、困惑和痛苦。恩师在回信中说,高中教师传递的情感、自省、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都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要专注自身,读无用而喜爱的书,运动、交友、保持内心的快乐。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恩师与他的共勉。

这八个字,也成为了朱云鹏班级的班训,被高高地挂在前排黑板上方。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朱林鹏所在的学校,并非县里的重点高中。他的许多学生,往往以很小的分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校园里弥漫着一股郁郁不得志的氛围。

中考出成绩的晚上,对于朱林鹏的学生来说,是现阶段的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挫败。

每到学期末,朱林鹏会让学生们做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这一学期的满意程度,对老师的建议或吐槽,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规划。

他在问卷中发现,直到高三,有的学生仍耿耿于怀中考的失败。“他们经常会设想,如果我多考了一分,会怎么样。是不是自己不该来这个地方,应该去更好的地方。”

朱林鹏很理解他们。他形容自己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也是失败的。他没有留在大城市、好学校,没有出彩的教学比赛成绩,没有亮眼的教师职称……

他的很多同学都去了大城市的一类名校任教,而自己却留在家乡的二类高中。看着同学们任教的学校重点率高,平台更大,教研氛围很好,成长得快,他经常想,5年、10年过后,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会不会更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所学校很少干预老师的上课方式,在这里,他能自由地掌控课堂。

朱林鹏在枯藤墙边讲课。

面对和他一样的学生,他只想上好每一堂课。

学到《琵琶行》时,朱林鹏讲,琵琶女一直认为自己“五陵年少争缠头”,却只能“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考试复考试,进了京城,取了功名,最后仍被贬为江州司马,泪浸青衫。

课本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有“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的壮志,也有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聊慰与坦然。

正如少年们都有一个金榜题名的梦,但努力过,即便梦碎了,也没关系。

“我希望传递给学生的也没有那么多,来到这里,经历了好的或不好的,各有各的风景。”朱林鹏说。

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能力?

有趣,有情,有用,是朱林鹏认为一节课应有的价值。

面对庞大的教育体系和抽象的教育理念,一个老师能做的,就是上好每一堂课。

共情、批判性思考和文本解读,是朱林鹏作为语文老师最关切的能力。

首先是共情。

朱林鹏带着学生们回归生活,独立思考。

讲《荷塘月色》时,朱林鹏起初也被朱自清的文字惊艳。但当他教到第二轮时,他逐渐开始不喜欢这些华美的比喻。

他更喜欢朱自清披起大褂,悄声出门,独自走在嘈声退去的马路上,背着手,踱着步。平日里,他有工作和经济的压力,但夜晚独属于自己,那是不寻常的惬意和纯粹的自由。

朱林鹏把这段向学生娓娓道来。有同学想到,每当放学,骑车回家的路上,一股清风迎面拂来,他能感觉到自己好轻,仿佛飘着。作业、考试,都飘走了,和月色下踱步的朱自清一样,心无旁骛,独享惬意。

朱林鹏认为,所有的文学读到最后都是读自己。“从文本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和生活是很重要的。不然文本始终只能落在纸面,与我们的生活有隔阂。只有共情,才会关心、尊重他人。”

其次,是批判性思考。

朱林鹏反复强调教材和老师都不是权威。他常对学生们说,刚刚这一页的PPT我们已经讲完了,这是考试时需要表达的观点,现在我们不要想这个观点。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你们可以畅所欲言,你们对这个事究竟怎么看?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酒香”真的“不怕巷子深”吗?

再次是文本解读。

并非每节课都很顺利。对于朱林鹏来说,备课,是一个痛苦与快乐并存的挑战。

户外语文课中的学生们。

朱林鹏有时会把教学的碎片发布到B站上,《登泰山记》这篇课文,在B站获得1.6万的点赞与1万的收藏。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山多石,少土。”

这篇《登泰山记》,不过是一篇游记,怎么能讲出新意呢?

备课时,朱林鹏搜遍了论文、资料和名师的讲解,把课文的每句话掰开、揉碎、重组。他依然找不到思路,沮丧蔓延了一夜。讲故事只是语文的一种手段,文本解读能力必须让我们回到语言本身,再探寻作者的经历。它为什么好?它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作者姚鼐的经历,点亮了这节课的雏形。他越来越兴奋,直到深夜12点,他满足地关上了电脑。

姚鼐去泰山前,好不容易考上了功名。但他仍决定放弃一切。他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讲到“苍山负雪”,朱林鹏质疑,“负”真的如同课文注释一样,是“覆盖”的意思吗?作者经历的苦难,是否更像苍山“背负”着白雪前行?登泰山的那一刻,他是不是更坚定了?

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学期末反馈时,这堂课高票当选为那学期最受欢迎的课堂之一。

“有时备不出好的课,我就知道今天上课一定很难过,只能是把课文的要点做一个转述,讲不出太多有价值的东西。”朱林鹏说,“备出一节令自己满意的课时,那种成就感和期待感是非常强烈的,可以胜过所有的外在荣誉评价。”

“关注即教育”

分数的利刃将学生裁成相同的形状,但朱林鹏想要知道,不同的学生有怎样的肌理和纹路,这将会把他们引向何方。

朱林鹏大四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在一整本教育心理学中,看到了藏在边角的一句话,“关注即教育”。

他想到了读书时的自己,沉默少言,成绩中规中矩,是极易被老师忽略的大多数。

读高中时,学校按照成绩排考场。成绩越靠后,考场也相应更靠外,最差的甚至不能在教学楼参加考试。朱林鹏记得,他曾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到昏暗的实验室,每走一步,就觉得自己更糟糕一些。自卑和失败,萦绕着他。

而有一次,他的初中语文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一张纸,征集学生的感想和建议。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

这份尊重,被少年朱林鹏铭记。当他为人师时,也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他尝试各种形式,试图表达对每位学生的关注。

作为班主任,朱林鹏带领同学去操场进行纸飞机比赛;他让每一个同学,在白纸上写下理想生活,为他们一一拍下特写;在每学期期末,拍一张班级大合影;为了不让固定座位锁住社交圈,他用问卷的形式,倾听同学们的座位意向……

当然,他也会为学生试卷上的那些数字而焦虑。他曾说,“数字好看,一切问题不复存在;数字难看,不是问题的问题皆成问题。”

他花费漫长的时间,与学生一对一谈话,探寻他们的烦恼、问题和理想。一次次的交谈中,“焦虑得以逐渐消解,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特别与可爱不断显现,这或许也是一种疗愈”。

去年六月,朱林鹏的第二届学生毕业。一名学生要去花店买一束花送给朱林鹏。她看到花店老板正在包装,许多束花堆在那里。

她疑惑地问了句:“老板,这么多花是给谁的?”“你们学校有位老师订了花要送给全班同学。”“哇,到底是哪个老师这么好?”

她捧着花回了班级,发现每一位同学都手捧一束鲜花,而自己的老师,正捧着一束要给她的鲜花,满脸笑意地站在她面前。

太辛福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1681maes

    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不容忽视,好的文学素养熏陶对学生是一辈子的受益。

  • 绿萝梧桐雨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对于每个人是内心的一种渗透

  • 听友267766010

    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