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玮《元史》12顺帝即位:因果报应加持之下的新君

罗玮《元史》12顺帝即位:因果报应加持之下的新君

00:00
10:40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的罗玮,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在经过“明文之争”后,元文宗成功登上了皇位。跟仁宗、英宗一样,元文宗也是深受汉文化熏染,而且汉文化修养更高,似乎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元朝皇帝。元文宗的书法和绘画都有传世作品,而且清代皇宫藏有元文宗的肖像,现在也留存下来了,形象是有几分清秀的。元文宗一直把明宗之死引为心中的大事,尤其是文宗皇太子夭折,使笃信佛教的文宗开始相信因果之说。

有笔记史料记载,文宗临终前嘱咐道:“昔者晃忽叉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如果这份记载属实的话,这已经说得昭然若揭了。因此据说文宗决意传位给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但文宗去世后,权臣燕铁木儿决定封锁文宗遗诏,传位给比较好控制的明宗次子懿璘质班,是为宁宗。但年仅7岁的宁宗小皇帝,在位53天后得病而死。燕铁木儿只得再次把目光转向流放在广西的妥懽帖睦尔。

妥懽帖睦尔,1320年生于父亲明宗和世㻋流亡西域期间,明宗暴毙时他只有9岁。第二年,在文宗和燕铁木儿精心策划之下,编造了妥懽帖睦尔并非明宗亲子的谣言,然后昭告天下。或许是内心有愧,文宗只是把妥懽帖睦尔流放到了高丽的大青岛幽禁起来,不让人接触,并没有谋害他。一年后,又被迁徙到广西静江路,就是今天的桂林,离元廷中央远远的。别看桂林现在是“山水甲天下”的风景秀美的好地方,在元代却是流放要犯的南疆之地。在文宗和权相燕铁木儿的猜忌和清算之下,妥懽帖睦尔的童年可谓是颠沛流离,一个幼童已经走遍了大江南北。

妥懽帖睦尔一行千里迢迢从朝鲜半岛来到了广西静江,寓居在当地的大园寺中,寺中僧人长老们接纳并照料了这个北来流放的蒙古皇室孩童。妥懽帖睦尔在桂林大圆寺中生活了近两年的时光,期间受到了良好的汉文启蒙教育。之前在西域和高丽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中,妥懽帖睦尔较少有机会接触到汉文化,大园寺的学习生活为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元末明初的笔记小说中记录了很多妥懽帖睦尔在静江时的奇闻异事。比如说妥懽帖睦尔曾经在江边受到三只猢狲,也就是猕猴的跪拜,后来这三只猕猴又引来百只猕猴一起来跪拜这个蒙古孩童。最后妥懽帖睦尔将这百只猴子都放到了大园寺的后山上,因此大园寺也被当地人称之为“猢狲寺”。猢狲跪拜,就是预示了妥懽帖睦尔以后能坐上元朝皇帝的大位。当然这些故事可能只是出于传说,但是这个长期流浪的元朝皇室孩童,在静江寺院的僧人的照顾下度过了几年宁静的生活,给他的冷酷童年里增加了一丝暖色,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咱们上一讲讲过,文宗执政以后,因为皇太子的夭亡,加深了对哥哥明宗暴毙的愧疚,因此临终时决意把帝位传给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作为一种补偿。但文宗崩后,燕铁木儿怕被清算,违背了文宗遗愿,就让妥懽帖睦尔7岁的弟弟,明宗次子,更好控制的懿璘质班即了位,就是元宁宗。不料,做了53天皇帝的懿璘质班得病死了,于是皇位继承问题就重新又冒出水面。对远在静江宁静生活的妥懽帖睦尔来说,这是难得的天赐良机。燕铁木儿起初并不愿意继立妥懽帖睦尔,但在元廷统治集团内部妥协后,只能派官员去静江迎接这个长期被流放的孩子。

长年的流亡生活,使13岁的妥懽帖睦尔迅速成熟起来。他北上大都以后,见到燕铁木儿等元廷官员,经常不喜形于色,往往一言不发,保持沉默。这大概让背负有明宗命债的燕铁木儿心里七上八下,起了猜忌之心,觉得妥懽帖睦尔深不可测,难以控制。因此虽然妥懽帖睦尔已经来到了大都,但燕铁木儿不再提起让他即位的事情。没有皇帝的日子就这么拖着,一直过了几个月,燕铁木儿不久也病死了。至顺四年,就是1333年六月初八日,妥懽帖睦尔终于在上都即皇帝位,时年13岁,这就是元顺帝,因此我们以后就用元顺帝称呼妥懽帖睦尔。因为元顺帝所生的1320年是庚申年,因此很多笔记史料里边也称呼元顺帝是“庚申君”。

在元顺帝即位之时,文宗的皇后卜答失里已经和大臣们商议定了,遵照武仁授受的例子,元顺帝之后,再传位给文宗幼子燕帖古思,这就即避免了对“因果报应”的恐惧,还能保证帝位留在文宗一系。这样实际上,元顺帝就成了个“过渡皇帝”,那么他的人身安全也都时刻在危险之中了。但元顺帝即位,也证明了文宗发布的他不是明宗亲子的谣言的破产。

元顺帝即位后,一位高丽宦官选进了一位高丽的美丽女子为宫女,姓奇,后来逐渐得到元顺帝的宠爱,爬上了第二皇后的位置,后来在顺帝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就是史料中常说的“奇皇后”。元朝皇后有时有好几位,这都是游牧制度下的一些政治特色。

元顺帝即位不久,就进入了伯颜专权时期。这个伯颜可不是咱们以前讲过的那个为忽必烈平定南宋的伯颜丞相,这两个人只是同名罢了。这个伯颜是蔑儿乞部人,就是当年曾经抢去成吉思汗妻子孛儿帖的那个部族,到元代已经融入蒙古族之中了。伯颜也属于当年的武宗旧臣,后担任河南行省平章,以河南行省的军力为后盾拥戴文宗即位有功,实际上是文宗夺位的第二号功臣,地位仅次于燕铁木儿。元顺帝即位后,燕铁木儿已死,伯颜就取而代之,拜中书右丞相,进封秦王。不久,在伯颜的策划和支持下,一举剿灭了燕铁木儿的残余家族势力。元顺帝也是第一次假他人之手清除政敌。从此,伯颜一家独大。元顺帝即位之后,因为年纪尚幼,不熟悉宫内外环境,就直接深居简出,对伯颜的要求基本百依百顺,自己基本不干涉朝政,这就给伯颜专权开了绿灯。

伯颜专权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元史著作中经常会讲到,那就是伯颜的官衔很长,达到了246个字,比燕铁木儿的53字的官衔还多了193个字。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伯颜权势滔天,元廷的各个官署衙门都请伯颜挂名长官,或者说伯颜自己想兼任各个衙门的长官官职,比如各个宫廷生活服务的官署,比如徽政院,各支侍卫亲军的都指挥使司,还有管理藏地和佛教事务的宣政院,甚至管起草诏书的学士院,管天文观测的司天监,管理皇家牧业的群牧监等等等等,都请伯颜兼任官衔,最终就积累到了246字的超长官衔。

而伯颜专权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毁坏汉法、加强民族压迫的倒退政策,还大量滥发纸币,敛取社会财富。伯颜毁弃汉法的粗暴政策中,比较有影响的就是悍然废除了科举制度。咱们以前讲过,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以后每三年开一科,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到后至元元年,就是1335年,伯颜突然宣布废除科举,科举仅恢复了二十多年便又被废止了。伯颜废科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汉人的普通举子入仕做官。当然,那些大根脚的汉人勋贵家族的成员,他们的仕途依然畅达,并不会受到影响。

伯颜这些破坏汉法的政策有着更深层的原因,社会日渐不稳定使得元廷日渐趋于保守,不愿再与汉人分享政治权力。这也从侧面说明,元朝的政治机体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后期。

伯颜的倒行逆施,使当时整个社会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形势之下。在他掌权的七八年间,全国各地都开始发生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其中已经有一些是在民间已经流传几百年的秘密信仰“白莲教”所组织起来的农民暴动。这些都成为了后来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的先声。

元顺帝重新启用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至元”,我们称之为“后至元”。伯颜的专权日盛、势焰滔天,也日益引起元顺帝的不满和忧虑。但势单力薄的元顺帝没有力量对抗伯颜,只能继续过着半隐居的深宫生活。而另一方面,伯颜的侄子脱脱深感伯颜的当政使社会危机严重,事态发展不妙,于是便开始酝酿推翻权相伯颜。一场新的宫廷斗争正在悄然到来,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