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遭两闺蜜PUA8年被骗百万,如何躲过亲密者的伤害?《煤气灯效应》

女生遭两闺蜜PUA8年被骗百万,如何躲过亲密者的伤害?《煤气灯效应》

00:00
15:13

反pua书单点击查收>>

原文 

据上海公安专题节目“东方110”节目报道,今年3月25日,上海宝山区公安分局宝杨派出所的民警收到了一条微信求助,求助人是辖区居民小李。她在微信中说自己和室友小吴借了一百多万给闺蜜欣欣,但现在欣欣不还钱,人也失联了。


据小李和小吴说,她们和欣欣是大学同学,2015年毕业后合租在了一起,三人各自申请了一张信用卡,但并不是为了刷卡消费,而是为了把信用卡额度里的钱直接拿出来用,也就是俗称的“套现”,属于违法行为。后来第二天,浦东公安分局六灶派出所又接到了一名年轻女子欣欣报警,称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被两个好闺蜜诈骗了一百多万,这个报警人欣欣恰好就是小李和小吴口中不肯上班、沉迷游戏、欠债百万的欣欣。


最后警方调查后确认,事实是欣欣在小李的哄骗与操控下将每个月的工资、房租收入,父母和祖父母的退休工资总计23000元,按月打到小李账上,最后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关于这条新闻,网上有铺天盖地的讨论,精神PUA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多人分享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遭受pua的经历。这也不禁让我们反思一些问题,精神控制或者说PUA就是慢性毒药,这该如何识别呢?难不成越亲近的人就越要提防,弄得大家丢掉信任感吗?确定是PUA以后又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今天我们通过一本心理学著作《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聊聊在生活、恋爱、职场上容易遭受哪些PUA。这本书的作者罗宾•斯特恩博士有超过30年心理咨询经验,相信这条音频能帮你好好认识自己的内心,强化自己的心灵力量,认清哪些关系是良性的,哪些关系是毒性的。《煤气灯效应》全本有声书在喜马拉雅平台已经上线,感兴趣的听友可以点击文稿头部链接,或者评论区第一条链接,收听全本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聊,什么是“PUA”?这种精神控制应该怎么认识?


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本的含义是指“搭讪艺术家”,指男性接受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来这种概念进一步扩大对象范围,形容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这种行为目的性很明确,就是想达到精神控制某个对象的有计划的行为。


罗宾•斯特恩博士也提出了一个道理相通的心理学名词“煤气灯效应”,这个效应来自由两人构成的一段关系: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他需要扮演那个凡事都正确的角色,这样他才能保持自己的身份认知,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握有实际的权力。另一方是被操纵者,她总让操纵者来定义她的现实世界,并把他过度理想化,总期许得到他的认可。煤气灯操纵者和被操纵者没有性别限定,在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中都有可能出现。


在这次新闻事件中,众多网友又提到了一句热梗——“防火防盗防闺蜜”。这也恰好印证了一段理想而又亲密的关系中,有时候会出现强势与弱势的一对力量。不过精神PUA背后并不意味着闺蜜这个群体就肯定有错,而是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产生犯罪动机,从而借助类似“闺蜜”这种亲密的关系,进一步放大人性的恶,这才是PUA的本质。

罗宾•斯特恩博士在书中列举了一些例子,这里简单介绍其中一个。


米切尔,男,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准备毕业后当一名电子工程师。他又高又瘦,比较害羞,所以还没找到女朋友。最近他终于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并开始交往。一天,女朋友委婉地说他的穿着还像个小男孩,这让他感到很难堪但也觉得女友的话有道理。


于是他跑去百货商店选了一套新衣服。换上后他觉得焕然一新,成了一名体面有魅力的男士。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他很享受女乘客投来的欣赏的眼光。但是,当他周日穿着新衣服去父母家聚餐时,母亲忍不住笑了出来:“哦,米切尔,这身衣服完全不适合你,看起来太可笑了。”“拜托,下次再去购物的时候让我来帮你吧!”听了这话米切尔很受伤,要求母亲道歉,但母亲难过地摇了摇头说:“我只不过是想帮你,你却用这种无礼的态度跟我说话,应该道歉的人是你。”


经历这两件事儿以后,米切尔很困惑,究竟是女友说得对还是母亲说的对呢?自己会不会真的对母亲有些过分了呢?其实从本质上讲,他们任何一方都没有所谓的对与错,一切都是因为米切尔——当然也有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内心最深的恐惧,最急切的担忧,以及内心深处对被理解、被欣赏和被爱的渴望,当我们信任、尊重或爱的人以非常确信的方式说话,尤其当他的话有道理或者触及了我们对爱的渴求时,真的很难不去相信他。


说到这儿我们大概就能体会到精神控制背后的本质了,也就是人们对爱、尊重的渴求,而那些现实中被恶意PUA以至于造成精神伤害的事件,其性质并不像上面讲到的米切尔和他的女友以及母亲一样,自然而然产生一些善意的误解,而是某些肇事者利用煤气灯效应,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捆绑相对弱势的另一方,用一些阴险的情感虐待和操纵形式比如道德绑架、语言冷暴力,驱使对方怀疑自己内心的想法。


下面我们再继续聊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哪些PUA的行为?


罗宾•斯特恩博士提出了所谓精神“操纵”的三个阶段,相信我们通过对这些阶段的介绍会让大家对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PUA行为有一个真实的感受。


首先是第一个阶段:“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作为被PUA的对象,我们很难在一对关系中察觉到这个转折点,比如一个小误会、片刻的不适、脾气有一点失控或者微小的意见分歧,因为我们通常会自我调解,认为这只是常见的朋友之间的矛盾罢了,甚至会想“关系好才会吵架”。 


比如,假设在一天晚上,你和正在交往的男友或者女友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出租屋里,对方偶尔会发脾气和吼叫。你很讨厌被吼,但你愿意忍受。当他(她)开始提高声调的时候,你平静地说:“请不要对我大吼大叫。我们先别吵,睡觉吧!”这个时候还没有人被煤气灯操纵,争论可能就此化解。但如果你对象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敏感!”或者“我没有吼,我只是用正常的声音说话”,怎么办?最好的选择是,你说:“我不想继续说下去了”或者“我想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甚至“也许你是对的”,这样你们还有希望在自我认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结束争论。反过来,如果任何一方过分使用了批评的语言,让对方感到焦虑、脆弱,甚至于确信自己会变成地上的一摊烂泥,那么精神操纵者就出现了。


接着是第二个阶段:“总是处于防御状态”,这里的防御不是说谁也不理或者像是火药桶,而是指敏感。这个阶段里,你身边亲密的人所说所做都会让你很敏感。


打个比方,你的同性闺蜜带你去吃精致的大餐,庆祝你升职,你很激动。不过这个时候她说:“现在看到你这么放松开心真好,毕竟过去这几个礼拜,你可一直对我没好脸色。”然后你故作镇定地问她什么意思,她说:“比如那天,我说你穿那条裙子看起来有点胖,你气得半小时没和我说话。你太敏感了,不是吗?”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也代表了你是否在第二个阶段:如果你在第一个阶段就会说:“你脑子进水了吗?难道从来没人告诉过你该怎么跟女士说话?”;如果在第二个阶段,回答就会不一样了:“听到这个真让人难受。我今天晚上只想开开心心的。我愿意以后改进,但今晚能不能歇歇,不讨论我有哪里不好,好吗?”很明显,对方使用了很委婉的情感威胁方式,让你觉得自己必须是个优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爱的人,以至于你开始从她的立场看问题。


最后是第三个阶段:“一切都是我的错”。这里可以提一下煤气灯效应这个名词的灵感来源,也就是1944 年由著名演员英格丽·褒曼、查尔斯·博耶和约瑟夫·科顿领衔主演的电影《煤气灯下》。在影片里,博耶扮演的男主为了霸占女主继承的遗产,刻意引导她变疯,逐渐让褒曼扮演的女主角相信她自己正在失去理智。


一开始男主给了女主一枚胸针,看着她把它放到手提袋里,然后偷偷地把胸针拿走,接着再向她索要。可是女主怎么也找不着胸针,但是她清楚地记得放进手提袋里了。于是男主角就下定论说:“亲爱的,你可真健忘。”一开始女主会说:“我并不健忘。”但随着类似的情况频繁出现,她不禁怀疑:也许他是对的,我真的健忘。这样女主就到了第三个阶段,自己已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记忆和认知。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如果面对类似的PUA行为,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要保护好自己,最能依赖的人就是自己。这里罗宾•斯特恩博士给了几点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首先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置,将所有的同情心留给自己。即便施加精神控制的人在你的感情世界里十分重要,但你一定要明白自己才是受害者。因为一旦被恶劣地对待,最严重的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后果之一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活该。随着我们变得更有责任感,我们会发现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这种糟糕的行为,所以会觉得自己被这样对待确实是活该的。只要时刻认清这一点,相信你会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心灵健康。


其次,就是用真实可靠的一段关系比如挚爱的亲人师友,或者目的性强的行动来给予自己力量。分割过去被欺骗的关系,这段过程是漫长的,你可以每天和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聊天,或者至少每周和心理医生聊一次,以保持你的自我认知。如果你不想交流或者犹豫不决,可以写下你和可能正在操纵你的人最近的三次对话,进行编辑,仔细想一下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形时自己希望如何处理。还有,回忆最近一次感到喜悦的情形。用文字描述、画出来,或者寻找一幅能唤起那段记忆的图片。把它贴在你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新生活。


你是否对自己的看法往往来自周围人的评价?你的父母、上司数落你的穿着、工作、朋友还有交往对象,你却反思也许他们也是对的?


PUA行为存在于很多地方,有的人是有意为之,有的人是无意造成的误会,但结果都是同样的:那就是被精神控制的一方受到了内心的伤害。但我们要时刻牢记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你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一味地希望自己获得被操纵者的认可,即便受到打击依然坚持,甚至在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后,还是包容对方的“错误”,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不过相信大家只要提高警觉、保持坦诚、学会求助,就可以终止这些“毒性关系”。

你是否曾遭遇最亲密朋友的pua?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来聊一聊。


好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马讲书

    向大家推荐一个份反pua书单:著名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博士的《煤气灯效应》,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阿德勒心理学经典作品《被讨厌的勇气》。https://pages.ximalaya.com/mkt/act/9aec78f11403c81b?utm_source=pinglun

  • 听友316579959

    说的非常好去哪里看完整版

    喜马讲书 回复 @听友316579959: 可以查看置顶评论链接,或者直接点击https://xima.tv/1_3MgSvB?_sonic=0收听~

  • 听友470983449

    请问在哪里可以听全书?第一条链接怎么打开?谢谢🙏

    喜马讲书 回复 @听友470983449: 可以点击置顶评论里的链接或者直接点击https://xima.tv/1_3MgSvB?_sonic=0收听❤️

  • TIGERFM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 好一生_ck

    防骗防盗防闺蜜

  • 话不好听自己反省

    你自己软弱,毛嫩,怪别人pua你,就好像人人都是无师自通的pua大师一样,他们这些教你怎么反pua的,就和给你说星座的,塔罗牌的一样

  • 云天染

    我每天cpu她们,对她们好,让她们觉得男人配不上她

  • 背心没有扣

    pua是搭讪艺术,别乱用词语行不行?

  • 云淡风轻1586

    主要是要有自我认知

  • 此生无悔123

    一个典型的叛逆者会不会受到pua?别人说啥都得拧着干,不说还好,越说越干